冠心病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據統計,我國冠心病每年新發病例以300萬的速度遞增,防治形式不容樂觀。
對於「耳熟能詳」的冠心病,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並不完全了解。為此,我們於2020年4月23日邀請到了國家衛計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技術冠脈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邱春光教授做客健客直播間,為大家分享冠心病的健康管理知識,現在將直播課程的關鍵知識點進行梳理,便於大家收藏和記憶。
1、什麼是冠心病?
冠狀動脈是向心臟提供血液的主要血管,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引起管腔狹窄或者閉塞時,容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因此,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所致的心臟病。
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狀是胸痛,也就是心絞痛,除此之外還可能會出現心悸和呼吸短促等症狀,此外要重視一些不典型的冠心病症狀,比如短時間一過性發作的喉嚨緊、牙痛和喉嚨痛等症狀,建議諮詢專科醫生是否由於冠心病引起的。
冠心病具有遺傳學特點,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低鹽低糖飲食、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
2、如何診斷和治療冠心病
當出現胸痛或不適症狀,並且不能有效緩解時,特別是出現胸痛的同時,有呼吸短促、心悸、頭暈或者大汗淋漓等症狀,應該及時撥打急診電話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心電圖或者冠狀動脈的CT成像檢查,以確定是否患有冠心病。
冠心病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藥物治療包括傳統藥物β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滯劑等。手術治療方式最常用的為介入治療(放支架),對於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或者閉塞可考慮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需要注意的是,支架植入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在支架植入術後應該遵醫囑繼續服用抗凝、抗血小板和降脂藥物,防止血管再次發生堵塞,導致冠心病病情的加重。
3、預防冠心病引發的心衰
嚴重的冠心病會導致心肌缺血或壞死,進而引發心衰,此外還可以會誘發心律失常等,因此冠心病一定要及時治療,控制症狀,避免心衰的發生。
心衰的治療原則是恢復心臟的泵血功能,需要採取綜合治療的手段,包括祛除誘因,針對病因治療和對症支持治療,主要治療目的包括緩解症狀,穩定血流狀態,維護重要的臟器功能等。
目前常規治療心衰的藥物「金三角」包括的有RASS系統抑制劑(ACEI/ARB,例如普利類和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及螺內酯。現如今,新型藥物沙庫巴曲纈沙坦(諾欣妥),能進一步降低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改善預後。
4、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冠心病的發展,同時,冠心病患者應該注意定期體檢,避免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
因此,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預防應該戒煙、控制飲酒,監測血壓並且控制血脂水平,低鹽飲食,儘量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
冠心病常發於清晨或者夜晚,患者應該準備一些隨身急救藥物,比如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同時建議冠心病患者的親屬學會心肺復甦術,關鍵的時候可以為冠心病患者爭取治療時間。
冠心病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在年輕時候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和進行適當的運動。對於危險因素比如合併高血壓、糖尿病或家族遺傳史患者來說,要定期體檢,避免冠心病發生。最後,冠心病患者一定要警惕「預警事件」的發生,不要耽誤最佳搶救時機,同時在支架植入和搭橋手術後要遵醫囑按時服藥,預防冠心病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