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座城市,女性買房比男性更積極

2019-07-26     西一安鮮

第一次遇到身邊女性買房,還是在2006年。一位40多歲的離異企業高管,當時西安房價每平米3000多元,她當時的月收入已經上萬。跟前夫離婚後,房子還歸她所有,但是她不願意繼續生活在那間充滿回憶的房子裡,於是決定買房,並向我諮詢相關注意事項。

我其實是2007年才進入房地產行業(目前已離職,從事的行業與之無關),如杭州就遇到了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和11月的「國十條」發布,因此在我從事房地產的最初印象中:「房子是並不好賣的」。

那又是什麼時候發現房子供不應求的呢?說實話可能沒有多少人信,2010年新的「國十條」頒布,明令禁止炒房行為,全國陸續49個城市開始執行「限購令」時,房子一下開始好賣了。

這種反常規的市場現象令我印象深刻,同時也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依稀記得行業內透露要執行「限購令」時,我們集團當年有4個項目要集中開工銷售。過完春節開工第一周,我們去拜訪之前的一個大客戶,某上市企業的老總,記得當時他坐在茶海前一邊泡茶一邊聽我們抱怨管控政策,聽完我們的抱怨後,他一邊笑著雙手遞過來茶杯一邊說:危機就是轉機

這句話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得到了應證,我們當年5月頂著巨大壓力開盤的一個小戶型項目,開盤當天去化率達到了88%,其中接近一半都是女性購買,隨後我們轉變了宣傳思路,以「女性獨立空間」、「女性屬於自己的家」為概念銷售該樓盤,半年多時間售罄。

這件事讓我對於「男買房」的固有觀念發生了改變,也正視了女性的經濟能力和消費能力。

而隨著十多年來住房結構、住房習慣以及購房人群年齡的不斷優化和改變,女性購房者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強,甚至在部分城市出現了女性購房與男性更早的情況。

近日,貝殼找房對外發布《2019年上半年城市居住報告》,根據《報告》顯示:重慶、鄭州、深圳、天津、北京、廈門、廣州、南京、杭州9座城市,女性購房者占比呈現上漲趨勢。

同時在深圳、杭州、長沙等9座城市中,女性平均購房年齡均小於男性,其中長沙差距最大,相差1.4歲。

其實女性一直都是消費中的最大群體,在如今經濟自由化的社會環境下,女性在個人財富積累和家庭財富資助下,部分女性群體甚至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就擁有了自己的首套住房,在我國離婚率逐年增高的客觀現實下,婚前給自己購買一套住房,成為眾多已實現財務自由女性的首選。

根據上半年各地統計局數據,我們發現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中,長沙以6.4的房價收入比繼續排名最末位,深圳則以36.1的房價收入比繼續排名全國第一位。

製圖:易居研究院

結合房價收入比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長沙市女性買房年齡與男性購房者相差懸殊最大(1.4歲),因為在長沙按照平均收入一個人6.4年的收入即可購買一套商品房,到了深圳則需要36.1年。

長沙市在房地產調控方面真可謂是全國城市學習的榜樣,長沙市不僅在購房資格上有嚴格的限制,還在購房後交易有嚴格的要求,同時對於公積金貸款也有嚴格的審查,將任何一個可以「炒房」的漏洞全部堵死。

長沙市本地家庭在已有一套住房的前提下,如果還想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在第一套住房取得產權證4年以後方可購買第二套住房。而對比其他城市,最多是限制二套房的首付額度和貸款利率。長沙市此規定就是在極大限度的滿足「剛需型」購房者的購房需求,同一套在售房源,你有房你不能買,他沒房可以買。

同時長沙市禁止向企業單位在限購區域內銷售房屋,並要求已經購買的企業在取得產權證5年後方可上市交易。這一要求就是堵死了部分企業炒房的行為。

還要求落戶集體戶口的大學生不得在限購區域購房;投靠父母的子女不滿2年不能購房;夫妻離異,其中任何一方2年內購房商品房的,另外一方兩年內不得再次購買。

在如此細緻的限購要求下,長沙市還不斷提供充足的土地供給,將房地產泡沫在土地最源頭就進行消滅。

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下,長沙市房價收入比連續多年排在全國省會城市和重點城市末位,不得不說,值得全國城市學習和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c9eLmwB8g2yegND_k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