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獲得者楊振寧:加入美籍,與摯友決裂,為祖國保住200億不止

2020-01-28     尋菡探史

有人說楊振寧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物理學全才",是華人當中知名度最高的當代科學家之一。的確,楊振寧先生是現當代科學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物理學界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物理巨星,影響深遠

1957年,他憑藉與李政道先生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一舉拿下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少數的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同時他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可見其實力的深厚,以及他在整個物理學界的突出成就。縱觀國內的科學界,楊振寧也算得上是界內數一數二的人物。而他的貢獻卻不僅僅止於物理學界,他對中國近代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楊振寧算得上是出生於應該學習氛圍特別好的家庭。他的父親楊武之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數學家與教育家,而且還在西南聯大任教,一度成為西南聯大數學系系主任。良好的家庭環境與學術氛圍為楊振寧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啟蒙,再加上受到獨特的歷史背景,楊振寧的教育發展歷程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巨星養成記

1922年,楊振寧與動亂中出生於安徽。自小便受到母親的啟蒙,不得不說楊振寧有著與眾不同的學習天賦,僅僅在四歲的一年裡,便學會了三千多個漢字。由於父親的工作緣故,楊振寧跟隨父親北上進入北京,並因此得以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學習與成長,這為他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27年,抗日戰爭逐步深化,日軍的勢力也逐步從沿海向內陸延伸,使得北京一度陷入混亂的境地。戰火的硝煙打破了北京原本的安定,甚至影響著教育的正常開展。因此,清華、北大、及南開三所大學毅然決定組成西南聯大,遷往內陸以延續教育的發展,保存實力以為中國發展儲備知識分子。於是楊振寧便隨同父親一路南下,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高二的楊振寧順利通過了西南聯大的考試,並最終錄取。

剛到西南聯大的楊振寧首先遵循父親的旨意選擇在研讀化學專業,後來又選擇了物理學。這次專業選擇的轉變是楊振寧生命中的轉折點,正是這樣的決定改變了楊振寧的一生,也深刻影響著中國近代的發展。當時他的導師便是被譽為"中國物理學之父"的清華教授吳大猷先生,後來他又師從王竹溪教授與清華物理系讀研。1945年他又獲得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的名額,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深造。

留學赴美,深造物理

赴美留學的楊振寧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美國先進而開放的教育環境與濃厚的學術氛圍薰陶下,楊振寧也獲得了很大提升。在美國的學習過程中,他與李政道相識並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兩人常常共同研究物理學的問題,還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這樣的理論在當時震驚了這個物理學界,並一舉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收入囊中。

楊振寧與李政道的相識算是強強聯手,兩人都是當時物理學界響噹噹的人物,也因為諾貝爾獎的獲得,兩人的名氣也在學術界傳播開來。但就在兩人合作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兩人便決裂了。而之於兩人決裂的原因,各自也保持著不同的說法,學術界對此也說法不一。

但其中的原因究竟為何,我們也不得而知。楊振寧先生曾表示:與李政道的決裂是他人生中的一大遺憾。其實這更是學術界的損失,畢竟兩人默契的配合研究確實對學術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赴美留學後的楊振寧便定居美國,並於1964年取得了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由於此時中美關係所處的尷尬境地,楊振寧與中國的聯繫也逐漸減少。但這卻絲毫不影響楊振寧對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他仍然時時刻刻關心與挂念著祖國。期間還應邀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學授課,對辦學的改進發展提出了重要意見 。

身在異國,心懷挂念

在發展科研學術的同時,楊振寧先生還致力於推進中美的和平發展,維護中國利益。1971年楊振寧回中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此後他在美國多次進行演講,使得中國在美國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並呼籲他們對中國保持友好態度。這對中美關係的緩和與改善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改善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得不說,楊振寧對於中美關係正常化是功不可沒的。

此外,在領土問題上,他深入分析了爭議島嶼是中國的原因,說辭有理有據,在維護中國領土完整上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之於中國的教育問題上,楊振寧曾發起設立專研基金會,先後為教育籌集資金超過兩千多萬,使得無數青年學子從中收益,這也為中國近代發展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推進了中國科研事業的發展。

心繫祖國,教育貢獻

楊振寧還積極投身於中國自身的教育發展,曾應聘於清華大學教授,對近代人才的培養做出重要貢獻。尤其是清華、北大、中山幾所大學也是從中受益。此外,他還設立"楊振寧獎學金"以獎勵具有先進創造能力的優秀大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貧困學子有所幫助。年僅2005年一年,楊振寧先生就完成了籌款一千萬美元,可見其對教育的重視與貢獻。

2017年,楊振寧先生恢復了中國國籍。之於物理學界,他主要在量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之於現代中國發展,無論是中美關係的正常化、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發展以及中國領土的完整,他都功不可沒。對於中國現代科研事業的發展,楊振寧更是有著重大貢獻。

科研逸事,明智抉擇

中國曾經還打算投入200億美元建立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此時的中國技術並為成熟,經濟能力也難以承擔,為此楊振寧堅決反對在當下開展這項科學研究。但他並不是在阻止中國對高能物理的深入探索,而他表示大型粒子對撞機實驗不會再有新的重大發現,應該把經費投入到更有潛力的研究中去。

這對尚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也是無比明智的選擇。他這樣明智的決定為祖國保住了200億不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Y1U7m8B3uTiws8Knt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