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乃立德之本:漫談明代時期,孝道激勵政策的推行與發展

2020-02-02     尋菡探史

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在弘揚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要先行孝道,孝是立德之本,也是影響社會風氣的一大要素,從古到今,無數聖賢都用身體力行表達著孝的意義,漢文帝為母試藥、曹娥救父投江,無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輝。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統治者又是用怎樣的方式來踐行孝道的傳承呢。

一、傳統之美德

孝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在傳統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代作為一個長期保持穩定、統一的盛大王朝。對於弘揚、遵守孝道的百姓都會在物質和心理上給予相應的獎勵,這些措施對弘揚孝道保持社會穩定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孝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孝是促進社會風氣和諧穩定的精神保障。不論身處何種境地,不論做何事,都要先懂得孝敬父母。

只有擁有了孝心,並為之行動,為父母著想才能在別的事情上有所思量,才能獲得大的成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說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體會得到。對父母的孝心也要靠自己的領悟才能體現。

二、孝道的初衷

1、孝乃立德之本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後,明確了"治亂世用重典"的統治方針,倡導他的臣民要重視孝道,以行孝道來行使皇權的統治。朱元璋認為孝是"古今之通義"、"風化之本"、"帝王之先務",認定"垂訓立教,《明通鑑》中記載"大要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親。君能敬天,臣能忠君,子能孝親,則人道立矣。"明朝一直遵循著孝道的傳統,朱元璋在位時期一直倡導著"以孝治天下"。

明朝的孝道政策實行非常有效,明太祖對孝極為重視。明太祖"以孝治天下"與其本人的成長經歷有關。因為朱元璋幼年時期家境貧寒並且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在他做了皇帝後卻沒法孝敬父母了,因此非常遺憾。所以他非常倡導百姓行孝。朱元璋用身體力行來向百姓做出榜樣,倡導教育百姓孝敬父母,在政策上提供支持以及大加獎賞實行孝道的人。

2、重用年長者

洪武時期,不論是科舉考試還是選擇官員都要以孝為重。《明史·選舉三》中提到洪武六年曾罷科舉,舉賢才,其目有賢良方正、孝悌力田、孝廉、耆民等。薦舉一途,"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明朝還頒布了許多養老的政策來引導百姓多行孝道。

還經常給老人賞賜日常物品,給他們官職讓他們議政,參與考核官員,處理百姓日常的大小事務。讓他們發揮自身的價值。並且制定了規定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由官府負責養老。由於明太祖的大力提倡,整個明代都非常重視孝道。

漸漸的明朝開始"移孝於忠",孝文化走向極致。統治者更重視的是臣忠子孝,卻忽視了君明父慈,甚至形成了"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忠愚孝的思想出現,與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孝道含義的變化

1、明初孝道的高度實施

明朝是繼漢朝之後最為儒家化的朝代,重新實現"政"與"教"的合一。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政策方面以"去胡元弊政,復中國先王之舊"為宗旨,標榜"漢唐舊俗",以上古三代為法。為此朱元璋特頒布《大誥》,他在序言中說:"華風淪沒,自即位以來,制禮樂,定法制,萬機之暇,著為《大誥》,以昭示天下。且曰忠君孝親,治人修己,盡在此矣。"在朱元璋時代要求全民講讀《大誥》,如此興師動眾,朱元璋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社會和國家秩序的重整。

明朝比之前的朝代突出之處就是在民間設立了實際的組織來進行教化。比如,明朝老人制的設立。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命令天下郡縣選民間有德行的老人充當耄宿,職責是接受地方官對政務與民間事物的諮詢,並受官方委託處理民間婚姻、田地方面的訴訟事項。這無疑是加強地方控制的有效手段。明朝在地方還實行飲酒禮,以古禮的形式來強化秩序精神,對年老有德者的尊崇自然在社會形成好的榜樣,弘揚敬老的風氣。

為了老年人在晚年有安定的生活,朱元璋在全國各地下令建養濟院。據萬曆《明會典·禮部三十八·恤孤貧》:"洪武初,令天下置養濟院,以處孤貧殘疾無依者。"據《大明律·收養孤老》,養濟院為所養孤貧提供一定數量的糧米、布花等,"凡鰥寡孤獨,每月給糧米三斗,每歲給綿布一匹",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之需。

安度晚年的老人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充當基層社會中精英群體的角色,老人文化社團是他們的重要組織形式。無論是富庶的江南,還是中原、西北等經濟不甚發達的州縣、邊關,不少年齡在六十、七十歲之上的老人,都會組成"怡老會""耆老會""里老會""十老會"等社團,在一起講學論道、吟詩作畫。

這些活動,娛樂是第一位的,但又不是簡單的娛樂,因為老人們身份特殊,他們也是國家統治思想的傳承者和示範人,是地域文化建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安定地方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文化娛樂活動也會影響到地域文化的構建

所以明清之際的大學者錢謙益說:"賢人君子,國家之元氣也。觀於在野,在國可知也。觀於老而致事,則強仕服官可知也。故曰:鄉之有老成人,如樹之有碩果,如松之有茯苓。樹之蕃,而松之茂,必征於此。"就是對老人在國家和社會中所發揮作用的形象比喻。

2、推行孝道受社會影響阻礙

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建立在老人有良好物質生活保障的前提下。明代前期,制度落實較好,社會風氣樸實,形成了良好的尊老敬老風尚。明代中後期,受商業經濟的衝擊和制度敗壞的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整體上出現兩極分化,貧困之家的最低生活無法得到保證。滄海桑田,里老人也淪為職業差役,社會精英不願意擔任,姦猾之徒充盈其中。

顧炎武在《日知錄集釋·鄉亭之職》中就記錄了這一變化,他說:"近世之老人,則聽役於官,而靡事不為,故稍知廉恥之人不肯為此,而願為之者大抵姦猾之徒,欲倚勢以凌百姓者也。"社會風氣敗壞,人心不古,不尊敬老人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崇禎末年,山東鄆城的現象就很典型,"邇來競尚豪奢,里中無老少,輒習浮薄,見敦厚儉樸者且笑之"。

明代養老和優老的政策及其運行效果表明,養老政策確實能夠保障社會穩定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國家政策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否則不僅政策會失去功效,社會風氣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孝道一經統治階級提倡,不久就使敬老養老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變成了維護封建倫理的手段。"二十四孝"就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形成的,這體現了孝文化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

二十四孝圖

不論是怎樣的時代,孝的都是要求子女對父母的話聽命實行,孝文化的內涵開始被曲解,漸漸被融入政治運行的系統。

明代孝道思想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在其高度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傑出的孝子孝孫,他們在傳承孝道弘揚社會風氣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即使這樣,社會中也不可避免地有不孝子孫的存在,如洪武三年,"罷中書右丞相汪廣洋,退居高郵侍御史劉炳劾其事母不孝故也"。

3、孝道實施的不足

在明朝初期,就有不孝案例發生,而且還是中書右丞相這樣的高官,可見孝道思想在明初期的踐行還有不足。又如"永樂二十二年,仁宗初即位,長沙府民,有自宮求為內侍者"。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古人對後代的繁衍是比較看重的。

然而,在明前期,有很多人自宮後入內侍,他們拋棄了這一傳統觀念,使孝道思想的深入發展受到挑戰。再如萬曆五年,"嘉靖間靖江王府輔國中尉經捷,侍母不孝,時出惡言,母含憤,自盡而死"。除此之外,有違背父母教令不贍養父母的,甚至還有詐言父母已死的,等等,這些不孝行為的發生對孝道的發展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為了更好地弘揚和發展孝道,朝廷想通過實行積極的鼓勵政策,使社會樹立孝道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孝道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行傭供母圖

四、結語

孝道是幾千年來所有統治者都重視的,也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做到的,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前提。懂得孝道不僅是盡到個人義務更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能使父母與子女更加親近,能促使社會更加和諧。這是一種文化內涵,是一種精神力量。是我們應該世世代代傳遞下去的基本準則。

參考文獻:

1、《明實錄》

2、《明史》

3、《明通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bSqDXABgx9BqZZI0K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