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vs現代美,你是哪種?找準定位,變美其實水到渠成

2019-07-23     美即是正義

古裝劇最近又回溫了!

從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到最近開播的《九州縹緲錄》和《宸汐緣》,討論熱度都挺高:

雲集眾多小花小生,也不乏老戲骨加盟

其中,《長安十二時辰》還原了唐代女性面妝中最具特色的桃面花靨,它的考據,還蠻受好評的。

面如桃花大概就是針對這個妝面來說的吧!

不僅如此,劇中還根據唐時期女子熱愛身穿男裝的生活風貌,讓女演員穿男裝,不僅英氣還有柔美。

女子男裝有種剛柔並濟的感覺

但細節上的考究,很難遮掩這些古裝片在女性選角上的粗陋違和——很多女性角色的長相都很不古典,氣質非常現代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兩個女性角色,其實都蠻現代的,古典氣質不算強

再比如《九州縹緲錄》里的江疏影,和《宸汐緣》里的倪妮,不少人都表示,雖然好看,但不如她倆的現代裝出彩——

歸根結底,多少也是因為這倆古典氣質不太足,氣質上更偏現代:

倪妮很慘的是,被評論說被旁邊的女演員襯下去了……

上一次古裝被這麼挑的女演員,應該還是舒淇

當時這個扮相一出來,也有很多人表示,她太現代了,完全不古典

有些人(特別是年紀比較小的讀者)可能會說,現代麼?我覺得她們挺古典的呀?

但是若對比之前的古裝劇,雖然不同劇集的妝容、風格、氣質不盡相同,也未必每個都像《長安》那樣細節考究,但主演的古典感卻是撲面而來的。

並沒有還原當時的妝容,但是給人一種生在盛唐的感覺

缺少古典氣質不止《長安》一例,翻拍電視劇常被說缺少韻味,其實往往是今日主演不如往昔主演那麼有古典氣質

在90年代排不上古典美女的趙雅芝都能輕鬆碾壓所謂的「古裝女神」

比如,現在提起楊貴妃,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范冰冰那個著名版本。但90年代時,周潔林芳兵的楊玉環其實才是正統扮相。

不是一個人,但氣質上都很古典

我們常羨慕香港美女足夠時髦,但往往忽視了大陸美女在古典感上,往往能領先至獨孤求敗。

這種差異在同框時特別明顯:

何晴在90年代和台灣演員演了不少古裝片,但只要同框,她基本可以妥妥傲視群芳——顏值是一方面,古典氣質濃厚很重要

說了這麼多,究竟什麼是古典感?什麼是現代感?你是哪種類型?為什麼今天的女星往往缺乏古典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01

端正舒展的比例

很多人想到古典感,往往就會馬上想到簡妮提過的「留白」——相比於當下小臉大五官的極端審美,我們往往認為面部留白多的人更加古典。

重要的點是,給視覺緩衝空間,不至於讓重點太多,顯得擁擠

這觀點不能說錯,畢竟,回首舊日古裝劇,面部留白較多的情況確實更多:

不會刻意追求小臉大五官,反而喜歡臉飽滿瑩潤的美

但「留白」並不是古典感的關鍵要素,留白多並不必然帶來古典感!

比如下面兩個例子,陳法蓉梁小冰,她倆面部留白都挺多,認真比較的話,陳法蓉還略多些——但誰感覺更古典呢?

卷卷我覺得是梁小冰

相對的,面部留白少的人,也未必不古典。

大陸經典古裝美人趙明明,其實臉就很小,面部留白不算很多:

曾經扮演過趙飛燕的趙明明,是90年代和陳紅齊名的古典女郎,臉真的非常小

所以,古典感的關鍵是什麼呢?一是比例端正

相比於梁小冰,陳法蓉的眼間距其實略近、鼻子略長,合起來會讓她的五官顯得更「擁擠」更有「衝擊力」一些:

單從長相論,其實她的氣質更為現代摩登時髦

她不算特別標準的長相,以現代標準有特色,但走古裝路線就比較吃力

相比之下,梁小冰的五官位置更端正,五官排布的更「鬆散」一些——

這類人雖然現代妝往往較為平淡,但古裝卻往往顯得氣質宜人,非常動人:

她的現代妝,即使用的是濃眉紅唇的港風妝,也會顯得比較清淡

這樣說「鬆散」和「緊湊」可能有點抽象,我們用更具體的例子來說明:

90年代的港風美人,雖然也不乏美艷的古裝造型,但其實她們的長相往往是現代的。

當時的審美,也更偏向星光熠熠的艷麗款美人,李嘉欣袁詠儀是典型例子:

艷麗的長相比較容易有嫵媚的風情,香港的審美偏歐美,相比大陸不那麼古典

袁詠儀臉型偏寬偏圓,但眉眼距離近、人中短,五官縱向排布更「緊湊艷麗」些——如果你細心觀察,這種長相特徵是偏歐美的,因此更現代。

一般來說,亞洲人的五官較歐美人更「散」

相比之下,同為類圓臉的張莉(老版《紅樓夢》中的寶釵)眉眼要遠得多,人中也略長,整體看起來五官排布更「鬆散舒展」一些:

今天的審美,往往更偏好袁詠儀這種面部比例

不同的五官排布往往會帶來不同的感覺:張莉顯得更舒服清淡些,而袁詠儀則顯得更艷麗奪目些——後者才是今天的審美主流。

比較同時期到港發展的大陸女星,也可見這種長相差異

較港星五官排布明顯更鬆散,但靠妝容拉近,有「香港化」

但換個角度,稍顯鬆散的面部比例,反而造就了90年代大陸女星出眾的古典感

這些女星按今天的審美,眉眼都有點太遠,但反而給予了她們沖淡的古典感

相比之下,港台女星更緊湊的面部比例,讓她們更艷麗之餘,氣質更偏摩登,古典感較薄弱(但今人看港劇多了,可能會覺得這種才是正統):

所謂TVB式古典感,大體就是非古典面容的美女的古典扮相

古典往往意味著更加保守,更加穩重,也更需要相對而言更四平八穩的比例——而這顯然是大陸女星的勝場。

這種排布差異和所造成的氣質差異,在同框對比時特別明顯:

左一是台灣女星溫翠萍,右一是宣萱,左二是鞏俐,誰更端莊,誰更古典?

同理朱茵蔣勤勤這對劇中的姐妹花,朱茵的比例明顯更緊湊些。

朱茵的比例要明顯更緊湊些,蔣勤勤是典型的古典美女,或者說,符合老一輩審美的美女

當然,正如留白多和小五官都不必然指向古典感,散也只是其中一個長相特徵,並不決定古典感。

留白多也好、五官小也好、臉飽滿也好,比例散也好,這些其實都共同指向同一結果:五官衝擊力弱,比較淡。

古典氣質強的女明星,基本長相中都帶點淡

今人可謂「畏淡如虎」,誰都希望自己小臉大五官,吸引全場目光,艷驚四座。

但看完一系列對比後,不知道大家可否get到端正舒展的比例,其實也是另一種美:

黎明在這張中,被兩個眉眼距超近的美人襯的沒精神。但其實用90年代標準,他才是更端正的那個

除了舒展的比例之外,能造就古典感差異的,還有不同的線條——

02

飽滿圓潤的線條

下圖中,你覺得誰最古典,誰最不古典?

你能判斷哪位是台灣女星麼?很容易對不對,香港女星真的過於洋氣

問過幾個人之後,大部分人會認為,就古典感來說,最左的翁虹>最右的陳德容>最中間的李嘉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這幾位的五官排布雖有差異,但感覺也沒有差那麼多……

我們可以多找幾個同時期的台灣女星做對比,找找感覺:

左邊是俞小凡,右邊是趙永鑫,比香港女星更古典,但比起大陸女星又感覺差點什麼

對比同一角色下,陸台女星的不同演繹,差距會很明顯:

潘迎紫和劉曉慶相比真的有點不夠莊重,潘迎紫是一個過於精緻的美女

具體說來,台灣女星的五官和面容,常常給人一種更「」的感覺,相比之下,大陸女星的古裝扮相,往往顯得飽滿而雍容。

從線條的差異來說,台灣女星的線條往往是偏直線銳角的,顯得比較銳利精緻之餘,容易顯得比較薄。大陸古裝則多為飽滿圓潤的曲線

古典感一定程度上來源於曲線——看古代仕女圖都知道,即使是類直線,也往往帶點弧度,線條長於柔美:

明清時期審美偏薄,但仔細看右邊的眉毛,直線中依然是帶有弧度的

唐朝喜歡富麗雍容,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清時期審美偏瘦薄,但線條依然是帶有弧度的,以紅樓夢造型為例:

看著是直線,其實都帶有弧度,線條都是柔美而飽滿的

理解了這一點,再回頭看90年代的台灣女星,很容易發現差異:

她們往往面部直線感強烈,更精緻,但不夠古典:

這些內眼角和眉毛的處理,都很直線化,很接近今天的古裝造型了

雖然她們比例上比香港美女端正,但由於線條偏直,五官偏薄,她們往往撐不起需要柔媚大氣的角色:

雖然潘迎紫這個妝畫得很有氣勢,但還不如旁邊劉曉慶大氣——五官太薄

另一例是另一對姐妹花,蕭薔陳德容,蕭薔的五官更偏曲線,而陳德容則直線更多:

即使不談古典感,也可以直觀感覺到蕭薔更端正,更柔媚

而如果這倆演古裝,蕭薔顯然更手到擒來,陳德容要演古裝,眉形、眼型、唇形都得重新勾勒,往曲線化發展:

右邊這個造型算相當不錯的,把她的線條都處理成曲線了,她其他的古裝造型都不如這個

這裡解釋一下「」的線條。萊斯特曾說過,古裝美人的要點來自於尖,這特點也對應精緻感

古典美人多半有內眥,內眼角也往往是尖而下勾的:

劉亦菲的內眼角就很古典

然而,就卷卷我和簡妮討論,這種古典感的尖,更精確地說,應對應中式傳統的圓尖——劉亦菲本身眼睛偏圓,妝容上就要將內外眼角畫尖上挑

一味放大,只會破壞天仙眼睛的線條美

但這種尖,顯然不是指歐式大雙式平直尖銳的尖。後者眼型缺乏曲線感,犀利但缺乏柔美,氣質上顯然是更偏現代的:

熱巴不僅是因為五官大而現代,她五官線條也偏直,不夠飽滿圓潤

現代的古裝片,之所以常被詬病「太現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再沒有90年代古裝的那種曲線感,渾圓飽滿感。

秦嵐是個很好的例子,她長相其實偏古典,內眼角平直而尖銳

知畫時期的眼妝,努力地把她過尖的眼睛畫圓,而到富察時期,則進一步強化了她過於尖銳的內眼角,前者其實更古典:

其實她的內眼角是不古典的,需要配合曲線,右邊的妝非常直線,接近90年代台灣女星,顯得太薄了

圓尖」的線條偏好,不僅表現在眼角,也表現在嘴角

古典美人往往是唇線清晰且嘴角偏圓尖的,這點看劉亦菲早期的現代和古裝妝容就可發現差別:

劉亦菲早期嘴角很圓,古裝劇一定是試圖畫出嘴巴的型,以及把嘴角畫尖的

類似眼型,嘴角也是過圓就要畫尖,嘴唇過薄嘴角過尖就要畫圓,比如佟麗婭俞飛鴻。

另外,古典美女的唇形基本都是比較鮮明的,太圓太沒型的唇形,都指向現代性感,不指向古典:

左邊佟麗婭嘴唇其實略微畫厚了一些,右邊余男的嘴唇很現代,這種很難演古裝

不僅是五官,面部形狀的線條也會影響古典感!

前面說過,古典感往往對應著飽滿柔和的曲線,看90年代古裝就能get到這點。那時的瓜子臉,往往是圓臉加一個尖下巴,整體線條依然是渾圓飽滿不見骨的:

老版紅樓的晴雯,屬於那個時代的瓜子臉,今天看就覺得是圓臉了

李嘉欣之所以氣質完全不古典,就是因為面部骨骼感太重,與古典喜愛的飽滿感背道而馳:

當然,美還是美的

港式美人的臉型,相較大陸美人,要消瘦很多。蔡少芬年輕時膠原蛋白飽滿,尚算俏麗型古典美。甄宓時期基本靠演技——

甄宓時期面部骨感明顯,其實已經不算傳統古典美人了

類似的,大家童年回憶中,《東遊記》里的白牡丹也比何仙姑要更古典,線條更飽滿圓潤:

何仙姑面部骨骼感較重,沒有那種渾圓飽滿的美

把握了「曲線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同一演員的不同古裝扮相,古典感會差很多:

比如黃奕,其實她面部線條直線多,偏英氣,不算太古典。

她的古裝巔峰是上錯花轎嫁對郎,仔細看的話,這部劇的妝容把她五官都往圓往曲線里畫了,顯得飽滿溫潤,又英又媚:

左邊是上錯花轎時期,右邊是還珠時期,右邊妝容就直線得多

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同一個演員,不同時期,古典感也會差很多:

由於面部膠原蛋白消失,臉部骨骼感太明顯,如果沒有柔光加持,就顯得古典感減分了

03

輪廓與色彩

妝容色彩也會影響古典感的塑造!

好的妝容,可以讓女明星留下顏值巔峰記憶的高光時刻,但壞的妝容,則全靠美貌在撐。

陳紅夠美了,但下面這個貂蟬妝容,還是顯得好傻:

下次腮紅打太多,就假想自己是陳紅

前面說過,古典感的來源之一是淡——

這未必是說古典美人一定不能濃妝,或者畫很多步驟,但古典美人往往對應的,是更清淡傳統的顏色少現代感的多色混雜

如果你把面部塗得太五顏六色,雖然考據上未必不合理,但給人感覺上則往往不夠古典:

同一個人,左邊的妝容感覺更淡更精細,就顯得古典很多

亮片、珠光其實都屬於蠻現代化的元素,其實相對不適合古典美人。

蔣勤勤這種經典古典美人,更適合的古典妝,往往是以簡潔傳統的顏色(黛眉紅唇)來勾勒曲線感線條,達致飽滿雍容效果:

她演第二夢的時候,真沒覺得她特別美,線條和顏色都不對

看完上面內容,發現自己氣質比較古典的人,應該如何著手改造自己的造型?

除了「不以濃艷動人」「妝容注意曲線感」之外,復古路線古典色,往往是不錯的選擇:

之前總結出的古典常用色

從圖譜中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古裝配色讓人感覺就很不「古典」:

古裝顏色往往帶點暗,不會這麼鮮亮的

實用例子依然是劉亦菲

她顏值巔峰時期,配的基本是符合古典感,也符合她自身氣質的嫩黃嫩綠嫩粉(偏淡的顏色):

真的很嬌俏可愛

她皮膚足夠白,但依然不適合玫紅(不是桃紅)、寶藍這類非常現代感的顏色:

左邊就不如右邊

同理,螢光色也是非常工業化的,古典氣質的人穿它基本一秒毀,再白再美都逃不過:

天仙也扛不住螢光色啊,主要氣質也真的不合適

最後,顏色也好、妝容也好、表情也好,古典感美人所適合的造型核心,說白了其實是「少現代感」「少工業感」

何晴夠美了,但現代裝很多一言難盡,除時代包裝水平限制外,她總喜歡選擇現代感的元素也是重要原因:燙頭、奇怪劉海、顴骨修容、誇張耳環、濃艷眼妝……

右邊整個裝扮都很「時髦女郎」,鍾楚紅可能可以hold住,何晴就算了

霍思燕也類似,本身是清秀佳人,其實現代妝簡單幾筆就如出水芙蓉,非得堆砌假睫毛、濃妝重眼線、裸色口紅這些現代感元素……

艷嘛未必夠艷,但本身那種清水出芙蓉的美倒是被抹煞了,很讓人扼腕嘆息:

霍思燕的現代濃妝,完全不如古裝出彩啊!

看到這裡,其實不難理解,為什麼今天的古裝劇,古典感越來越少了:

演員本身長相就缺乏古典感;妝容往往也瞎畫,跟現代妝沒什麼區別,顏色也瞎配:

現代妝和古裝基本沒太大差別的妝容

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放在奪目驚艷,眼要越來越大,臉要越來越小

沒必要,你們這真的沒必要

與其所有人都跟自己過不去,或者被模式化的包裝抹煞自己清水芙蓉般的美,卷卷我更希望,古典美人們看完這篇,能更理解和珍視自己的美——

做獨一無二的美人!

合作者:簡妮

圖片助理:小景

看不懂或看不夠?還可以看:

20s美人 / 60s美人 / 大陸美女

港風1 / 港風2 / 港風3 / 港風4

古裝女神 / 古裝男神 / 濃顏淡顏

微信: BeTheBeauty

商業合作/轉載申請,請聯繫bethebeauty@sina.com

(除手繪圖外,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vmuKWwBmyVoG_1ZEQ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