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經歷著兩種人生,一種是在表面的生活中生活;另一種是生活在更深層、更真實的內在生活中。
而從根本上支持我們的是我們的內在生活,這是一種無法抑制的主導力量,更是決定我們是否快樂的關鍵因素。
在生活中,一個人若心神不寧,躁動不安,便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個時候,與其做一些毫無意義的改變,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反省自己。
正所謂:「水才能照萬物,前提是水面平靜;人能看清最真實的自己,前提是心如止水」。一波動盪的水面,怎麼能照出最真實的容顏;若是不能戒除內心的浮躁,怎能讓心歸寧靜。
有這樣一個故事,對我們來說,看見最真實的自己是很有啟發性的: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生活在大山里,他的父母去世之後,他決定走出大山去外面闖蕩一番。走出大山之後,年輕人發現外面的人和自己大不相同,他們說話大聲,中氣十足,而自己性格溫和,常被別人稱為「娘娘腔」。
為了擺脫這個不雅的綽號,小伙子開始學著大聲說話,大碗吃肉喝酒,他開始不打理自己的衣服、修飾自己的頭髮。但是後來別人又說他太「粗魯」、太「野蠻」,於是,年輕人不得不克制自己的行為。
總之,他不斷受到四周人評價的影響,不斷改變自己,因此換了好幾份工作。他收到過很多人的「建議」,其中有些是相悖的,這讓年輕人很苦惱,進退兩難,也讓他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疲憊不堪。
為了緩解心中的憂鬱,年輕人在一位老人的建議下,去尋找一位禪師解惑。
禪師問年輕人:「是什麼事讓你這般苦不堪言?」年輕人說:「禪師,我心裡很不安,很困惑。我不知道該聽誰的建議,但我又不能做的讓別人不滿意。我心裡有很多矛盾在糾纏,我現在的生活沒有一點快樂。」
禪師聽了年輕人的話,用睿智的目光看著年輕人說:「如果我給你一盆水,你能從中照出自己的臉嗎?」「當然,可以。」年輕人說。
「如果我給這盆水加上各種顏色,你還能把你的臉照出來嗎?」「染色之後的水會變得渾濁了,自然照不出我的臉。」
禪師又問道:「如果我把一盆水加熱煮沸,你能從中照出自己的臉嗎?」「當然不能!因為水在滾動,而且一直在冒氣。」此時年輕人表現出一副「明知故問」的不耐煩。
禪師沒有理會年輕人的不耐煩,繼續問道:「如果池塘里的水是靜止的,但是水面上有許多水藻漂物,你能從中照出你自己的臉嗎?」「這也很困難,因為有太多的雜物,甚至看不到水面,怎麼能照出自己的臉呢?」
禪師意味深長地說:「你既然這些道理都懂,怎麼不能解除內心的煩惱呢?人的心就像水面,只有在它平靜且沒有雜物的情況時,才能照應出臉的輪廓。而別人的意見、評價和建議都是雜物。當這些東西落進一盆清水裡時,你越是震盪,水就越渾濁。如果你能把這些東西沉澱下來,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你的心就會像盆里的水一樣清澈,這樣你才能看清最真實的自己,看到事物的真實本質,知道什麼意見該聽,什麼意見不該聽。」
聽了禪師的話,年輕人幡然醒悟:「我現在明白了,當我的心不靜的時候,我會受到別人意見的影響。看來所有這些苦惱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禪師說:「年輕人,你要記住,只有當你心靜如水的時候,你才能看清自己。」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一切都如此「現實」的物慾世界裡,權利、地位、名利、財富等都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會覺得生活不易,感到自己的渺小。
這時,你能對著一盆清水,看著你的臉,回答這些問題嗎?你能做到心如止水,心如明鏡嗎?你知道你應該追求什麼,不應該追求什麼嗎?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不讓自己迷失在物慾的世界裡面嗎?面對所謂的流行、明星,你能淡定如水,不隨波逐流嗎?你能每天靜心一小時,讀一本書嗎……
或許沒有多少人能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可以!」因為很多人的內心都缺少寧靜和自制力。
老子曾說過:「濁而靜之,徐清;安而動之,徐生。」意思是,誰能使渾濁的水慢慢地靜止,慢慢地變清澈,誰就能讓平靜的生活激發出勃勃生機。也就是說,即使周圍環境再糟亂,只要能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你的生活就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只有當內心寧靜,心智才能變得明朗;只有內心寧靜,才能看清自己,堅持自己,看清別人,看清這個渾濁嘈雜的世界,才能輕鬆地生活,感受到真實的快樂。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