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能忍,方能止嗔

2020-04-26   漁樵耕讀看生活

「嗔」字,在說文解字中,嗔的意思是:盛氣也。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能戒掉嗔,就會變得盛氣凌人,與人於己都不利

嗔心似乎是人性固有的弱點,就連剛出生的小孩子也或多或少地有些嗔心。比如,他希望媽媽給他喂奶,但稍不如意,他就會立即手舞足蹈,開始大哭起來。可以說,人與生俱來就有嗔心,在人生的修行中,能夠擺脫嗔心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

佛家有云:「當愚痴的邪風吹來的時候,要抱緊智慧明理的磐石;當嗔怒的烈火熾盛的時候,應潑灑柔和忍耐的法水;當貪慾的洪流高漲的時候,需開啟喜合布施的閘門;當驕慢的高山隆起的時候,的運用謙虛尊重的巨鏟。」只要一個人通過自律來控制自己的壞脾氣,糾正自己的態度,更會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01

有一個脾氣暴躁的男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的時候,就在後院的籬笆上釘上一個釘子。

第一天,男孩就釘了37顆釘子。慢慢地,他每天釘的釘子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比釘釘子容易。於是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心,隨意亂發脾氣。

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父親又說,只要他每天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就再去拔出一顆釘子。一天又一天,男孩最後告訴他的父親,他已經拔出了所有的釘子。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籬笆上的洞。這些柵欄可能永遠無法恢復原來的樣子了。你生氣時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一樣會留下傷痕。如果你用刀在被人身上劃一個傷痕,不管你說多少次對不起,傷口總會存在的。而言語的傷痛和真正的傷痛一樣令人難以忍受。」

一個人一旦有嗔心,大多會變得怒目猙獰,難以接觸,這樣的人肯定不會有好的人際關係。但不要以為不會「動怒」的人就沒有嗔心,有些人總是口蜜腹劍,這是一顆隱藏的嗔心,雖然這顆隱藏的嗔心沒有外在的表現,但它也同樣是一顆嗔心,對人同樣也是不利的。

02

唐代宗時,權震當朝的宦官魚朝恩問藥山禪師:「《普門品》中說,黑風吹其船舫,漂墮羅剎鬼國」。請問禪師什麼是黑風?禪師說:「黑風就是人的嗔心,人有了嗔心,就很容易入魔。」

魚朝恩問:「那禪師何謂魚朝恩?」禪師直言說:「魚朝恩!你這個呆子,問這個問題要做什麼?」

聽到這話後,魚朝恩勃然大怒,藥山禪師笑著說:「這就是嗔心。」魚朝恩因不喜歡藥山禪師的嘲笑和譏罵,嗔心馬上就生起,立刻就要發作。

在現實生活之中,兩個人因為爭執,互相責罵,舉拳相打,都是因為內心的嗔心而為。嗔心可以摧毀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比如愛情、婚姻。兩個人再相愛,但只要彼此嗔心一起,就會產生爭執,最終愛情就會被埋葬,雙方也都會承受嚴重後果。

嗔心是人生最大的「病」,這病是從哪裡來的呢?

星雲大師說:「嗔心其實就是從『不愛』而生起。所謂的『不愛』就是憎惡。因為不愛被別人做事有不如自己得意之處,不愛別人勝過自己,不愛自己所愛的東西被別人奪走,所以才有了無盡的嗔心。」

嗔心給人帶來的壞處是顯而易見的,每個人都有過直接的經歷,每個人也都想戒掉自己的嗔心,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不懂「愛」的人很難真正糾正他的嗔心。

03

有一個有錢人,總是認為他的手下很愚蠢,完成沒有什麼可愛的地方。不管兒女奴婢做什麼,稍有讓他不如意的地方,他就會很生氣。

因為他脾氣暴躁,雖然家裡有很多財產,但人口總是不旺。他自己也知道嗔怒是不好的,一心想改變,於是在一塊小木牌上寫下「戒嗔怒」,掛在胸前警告自己。

一天晚上,他聽到家裡的僕人聚在一起議論:「我們的主人嗔心太大,不像隔壁的劉先生宅心仁厚,所以準備想離開這裡。」

「你們的膽子真大!」說話的時候,便拿著「戒嗔怒」的木牌,打那個議論他的僕人。我現在已經很有修養了,我已經改掉了我的嗔怒,你們還在我不如人!

這個人自認為自己在胸前掛上一塊「戒嗔怒」的牌子,就沒有了嗔心,但他還是不愛聽別人說他的過錯,不喜歡聽別人比他好,也從不認為別人有可愛之處,所以嗔心還是沒有戒掉。其實,要想真正治癒「嗔病」,只需要記住兩個字——愛、忍。

人生之所以患上這個嗔病,就是缺乏修養的功夫,一有不愛的逆境當前,一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好似天地間的萬物都在嘲諷自己,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

事實上,人生哪裡有那麼多不順利?做人需要明白,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別人有對你不好的地方,但同樣他們也曾給了你很多好處。你應該去「愛」每一個給你帶來過好處的人,「忍」每一個給你帶來災難的人。只要你有了這種寬容,嗔的大病就不會輕易發作。

其實,世上所有不愛的事情和所有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道生起嗔心就能解決了嗎?當然不是,嗔心只會增加事態的嚴重性。

所以,凡事要仔細考慮,不要無謂的嗔怒。正如佛家所說:「若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