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這朵溫室的小花能放過張愛玲嗎?看她近期的表現估計不行了

2019-11-19     吃土少女風格紀

​ 文/十七娘本尊

馬思純為《七月與安生》試鏡時,據說影片監製陳可辛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一看就是一個從小被保護的很好、很乖巧的女孩。」

陳可辛不愧是閱人無數,眼睛毒辣,一眼看出馬思純是個溫室里的花朵。

被保護很好的馬思純,7歲就出演了電影,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是《大宅門》這樣的大製作。

雖然成名後的採訪里,她多次提到,「不希望別人覺得自己靠著小姨接戲」,還拒絕了跟蔣雯麗一起演《娘要嫁人》的機會,但是稍微了解點娛樂圈的人,翻看下馬思純此前的閱歷就知道,她的首次女一號機會就是蔣雯麗的老友沈嚴給的,在《戀人》中搭檔郭曉冬。

之後,她還演了蔣雯麗導演的《我們天上見》,也算是跟小姨有了合作。

被保護很好的馬思純,不僅介意別人說她靠小姨,也對於網友批評她的演技受不了。

最近她的新電影《大約在冬季》上映,豆瓣評分和票房都不怎麼好看

網友的評價更是直接:「周冬雨和馬思純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了」, 結果沒想到昨天引來了馬思純親自下場「消滅中差評」

講真,我是第一次看到藝人親自下場撕業務能力的,這一方面說明了,馬思純是個對待自己專業方面有追求的人,這個值得贊;另一方面說明了,馬思純真的是朵溫室里的花朵,受不得一點委屈。

這在去年也發生過。

當時網傳馬思純要接許鞍華的《第一爐香》演出葛薇龍(其實早就定下了),馬思純大概是忍不住內心的雀躍,就寫了篇讀後感

但這篇讀書筆記,先是被燕公子發帖指出,這是「哈姆雷特看成了哈利波特」

又被作為書迷群體的張迷客廳,誠摯建議好好讀書。

畢竟被挖出來讀的是張愛玲偽語錄,真是很尷尬

本來文青人設翻車也沒什麼,但是馬思純這邊確實是受不得委屈。

先是回懟燕公子,「讀後感,我提到了書中的某一點,但讀後感甚至可以和這本書無關,就是看完當下那一刻本人的感覺,與你無關,不必諷刺。」

在被燕公子又懟過去後,直接來了粉圈流行的,「你行你上」同類變種衍生

這事情在去年還在廣大吃瓜群眾中引發了一輪張愛玲作品閱讀理解的討論,本來呢,這都已經是舊八卦了,雖然後來《沉香屑第一爐香》劇組照片一出,廣大張迷又一輪想原地自我了結。

葛薇龍的「她的臉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現在,這一類的「粉撲子臉」…變成了馬思純的正經、凜然正氣…

這樣的臉,怎麼演得了,「至於我,我既睜著眼走進了這鬼氣森森的世界,若是中了邪,我怪誰去」的宿命感?

不過拍也拍了,心裡抱著點幻想,或者許鞍華能化思純為薇龍呢?

結果……

時隔一年,在《我就是演員》節目裡,馬思純再次挑戰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演了顧曼楨,被問到怎麼看待顧曼楨的愛情觀?

她對顧曼楨的人物解讀是「希望她更勇敢點」……

???

怎麼看待葛薇龍?馬思純的讀後感是「要勇敢」。

怎麼看待顧曼楨?馬思純的解讀依舊是「要勇敢」。

節目裡姜思達問出了我想問的,「馬思純,你為啥就跟張愛玲過不去了呢」??

三言兩語,能把張愛玲的女主角都讀成青春疼痛小說女主角,馬思純,真乃第一人!

我既被馬思純作為一個演員的鈍感驚到了。

一個演員,日常的工作是什麼呢?理解角色、消化角色、輸出角色。

她在理解角色這一步就讓人絕望了,你讓我們怎麼去相信,她能正確消化角色,給觀眾輸出角色呢?

但我又有些羨慕馬思純。

馬思純的理解里,顧曼楨是不夠勇敢才落得後面的下場。

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她如果確實完整讀過張愛玲的小說,還覺得顧曼楨的遭遇僅僅是不夠勇敢,這樣的「何不食肉糜」需要多好的環境,需要多溫室的環境才能讓她在娛樂圈這樣一個慾望橫流的地方保持這樣的「單純」?

所以,她到現在還會被饒雪漫感動,「第一次讀到《大約在冬季》的時候,我就很想演安然。我很想體驗一下她這樣的一生,覺得好像有遺憾,但是又很完整,也很美好。」《大約在冬季》也是她自己主動要求演的。

所謂的「青春疼痛」已經在80後和90後的記憶中模糊了,我們這代人都很難引起共鳴了,更何況是現在的00後?

14年的馬思純想要演饒雪漫筆下的黎吧啦,她媽媽流淚向饒雪漫訴說:「純純從8歲就開始演戲,很多次都是你讓我演我就演,你不讓我演就算了。從沒見過她對一個角色如此地投入,拼死拼活地要去爭取。像中了什麼邪一樣!」

19年的馬思純,依舊被青春疼痛小說感動著。

可能馬思純本人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畢竟她被網友吐槽「讀什麼都能讀成青春疼痛小說」時候說過,自己到六十歲還要繼續讀……

但是這些都足以說明,馬思純,對待張愛玲和饒雪漫筆下人物的理解並沒有不同。

所以表演方式上有她自己說的走出舒適圈嗎?

雖然她自己說她一直在演不一樣的角色。

她演跟自己十萬八千里差距的角色嗎?演的。

但是演得如何呢?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里馬思純演的不良少女又變成了堅貞不摧的好人家的女兒。

跟《七月與安生》中那個在愛的包圍中長大的七月有區別嗎?沒有。

張愛玲寫葛薇龍的故事時很年輕,但是她已經懂得要讓她筆下的女主角去嘗一嘗那危險的果實,要看看華美的袍子下,究竟藏著什麼。

馬思純31歲生日時,饒雪漫在給她的信中寫道,「當你在王府飯店委屈地看著齊嘯,紅著眼睛說『我不逼你,我也捨不得逼你』的時候,我知道這個角色註定要如黎吧啦一樣,與你糾纏一生。」

就好像馬思純自己說過的,六十歲還要讀青春疼痛小說…

葛薇龍被慾望誘惑,馬思純卻可以天真不諳世事地說:「如果我要得到什麼,就得去應酬,去奉承別人,去跟人吃飯,那我會覺得還是算了吧,我寧可不要。」

顧曼楨的人生還能怎麼苦呢?馬思純依舊卻可以在節目裡天真地說,「希望她勇敢點」。

人一輩子當個溫室花朵沒什麼不好,一輩子不用頭疼資源的明星更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估計很多所謂的「事業粉」願意粉這樣的明星。

但是作為演員呢?

饒雪漫可以一輩子靠著自己的青春疼痛小說吃飯,馬思純難道也要靠著演什麼都是青春疼痛小說過一輩子嗎?

一個三十歲的演員,還能把張愛玲讀成饒雪漫,讀成白落梅,還能是朵溫室的花朵,講真,她應該一輩子就是這個水準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dHgg24BMH2_cNUgX5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