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口罩資源緊缺,而在此時,竟有人為圖謀非法利益,趕工生產假冒名牌口罩。為了防止大家中招,給大家整理的鑑別指南!
分辨「醫用外科口罩」的方法
通常較為正規的醫用外科口罩外包裝上都會標註產品註冊號。編號規則通常為:X械注准(X是各個省份的簡稱,如鄂、浙、粵之類的)+註冊年份+264(表示屬於二類醫療器械64分類)+編號。可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來辨別。
1)登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帶gov是政府官網)
2)點擊醫療器械查詢,根據你買的產地,選擇是國產器械還是進口器械。
3)輸入註冊證編號,也就是帶有X械注准+201XXXXXXXX那段。
或者:
4)根據產地選擇對應的產品。
5)點進去主要看兩個地方,一個是產品名稱,如果顯示是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那麼就可以放心使用,若不含「醫用外科」字樣,像寫著「一次性無紡布醫用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等等不含外科字樣的,都不屬於官方推薦的醫用外科口罩之內,醫用不代表外科醫用。
第二個是生產標準。醫用防護口罩(KN95/N95)生產標準是GB19083—2010,醫用外科口罩標準號是:YY0469-2011,而其他防霧霾標準是GB2626—2006,一般是工業級防護口罩用它防止飛沫也夠。
辨別3M N95/KN95
如果是買到盒裝3M N95/KN95系列口罩的話,可以通過下圖步驟查驗。
3M口罩包裝盒上還有一個肉眼就可以分辨的標誌,就是包裝盒上的雷射防偽標籤,真的口罩,紅黑部分在某個角度會變成同一個紅色,白色部分在某個角度會變成淺藍色。而假的口罩標誌不會變色。而且「3M」印花沒有明顯的凸凹感(如下圖)
還有許多人買到的3M口罩是散裝零售的,這種應該如何鑑別真假呢?
看印刷,3M口罩都是由雷射列印的,列印痕跡呈45度斜角。而假貨是油墨印刷,往往有油墨不均勻的痕跡,字跡有空白點,完全看不到45度印刷痕跡。
除了官方發布的3M口罩鑑別方法外,網上還流傳著許多從細節方面判斷3M口罩的方法,但由於口罩淡旺季工期品控力度不同,所以我們提出這些方法僅作為輔助參考。
01 味道:第一聞味道,3M口罩沒有明顯異味(活性炭口罩有淡淡的活性炭的香味),橡膠帶都沒有味道。
02 包裝:真假口罩在包裝上,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顏色,假口罩文字顏色更黑,而且沒有透明度,真口罩包裝顏色為深灰色,有一定的透明度。
真口罩的防偽標識為草綠色,而假口罩發藍,顏色有色差,這一點大家也要千萬注意!包裝可以直接鑑別出真假,同時,包裝也是最容易作假的部分,如果包裝無法判斷真假,那下一步,就要看防偽標識了。
03 標誌:看LA標誌和QS認證,不是印刷在盒子上的,那個沒有用,是兩個小標籤。
非國產口罩,只要是正規進來的,一定要有LA認證,國產口罩,不管是國內用還是用於出口,都一定要有QS和LA認證。
判斷完包裝,下一步就是判斷口罩上的防偽標識,真假標識顏色上基本差不多,直接觀察,沒有對比的話,幾乎無法判斷真偽,但仔細對比看的話,你會發現細微的差別。
真標識的「安全防護」字樣更加細,盾牌LOGO也更加立體,整體來看比假標識要精細,尤其是數字,也更細。這是判斷真假口罩非常關鍵的一個鑑別點。
04 數字序列:口罩下方的數字序列,真口罩非常的明顯,文字同樣以條紋狀排列,而假口罩字跡模糊,不太清晰。
05 使用文字:口罩上的使用文字,真口罩的文字更加清晰明顯,不管是黑體還是細體英文字體,都以條紋狀排列,而假口罩文字會模糊,英文字體也不對。
06 邊緣:假口罩按壓孔比較粗,同時比較淺,並且邊緣很薄,而真口罩按壓孔更小,更深,邊緣也比較厚,可以明顯的看出差別。
07 金屬條:金屬條其實也有明顯的不同,真口罩表面沒有那麼光滑,而假口罩表面非常光滑。
08 帶呼吸閥的:如果買到的3M口罩是帶有呼吸閥的版本,可以通過呼吸閥上的凹陷來判斷(如下圖)。真的呼吸閥採用注塑工藝,會留下一個凹陷。也可以通過呼吸閥上的3M字體是否清晰,有無毛邊等差別輔助判斷。
09 口罩內側真口罩:3M標識淺,和RMB側面的頭像水印類似。假口罩:用較深的方式印刷 。
10 對光深深淺淺不勻的基本可以認為是假貨。
無論是購買國內口罩,還是代購國外口罩,一定要從可信賴的渠道購買哦!口罩不夠用怎麼辦?普通百姓不能開源我們還可以節流呀!事實上,普通人的口罩不必一次一換。
如何循環利用口罩
1月29日國家衛健委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
除了工作在高危環境的醫務人員,以及出現疑似症狀的患者,需要時刻佩戴口罩,及時更換。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非醫院」等多數場合,符合標準的一次性口罩使用兩三次沒有問題。回家後摘下口罩,置於通風環境下,自然晾乾或曬乾其中水分,並防止表層菌群積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鄭宇給出4點建議:
1、日常防護居家環境無需佩戴口罩,注意屋內適當通風;
2、日常出行只需佩戴一次性口罩,不必要一定佩戴N95口罩等這類高級別的防護用品;
3、一般一次性口罩可正常使用4小時以上,如短暫出行,不需一次一換;
4、注意手衛生,勤洗手,回家及時更換外套。
有些市民大開腦洞,用紙巾、柚子皮自製口罩,鄭宇表示:口罩的生產有專門的技術標準和衛生要求,市民使用紙巾等材料製作口罩,衛生條件和過濾效果均無法保證,強烈提醒市民不要自制口罩。
鄭醫生也強調,一次性口罩不推薦重複使用,如果實在沒有了,可採用蒸鍋消毒或紫外線消毒。
方法1:蒸鍋消毒
蒸鍋沸騰冒煙後,將口罩置於蒸盤上,合蓋熏蒸3分鐘,取出後,於潔凈乾燥敞口容器自然晾乾。
方法2:紫外線消毒
使用家用紫外線燈或紫外線消毒碗櫃,對口罩進行30分鐘的紫外線消毒。小提示:消毒後,蒸鍋、烤箱或消毒碗櫃可以直接繼續使用烹飪食物,因為高溫已經徹底殺死細菌病毒,無須擔心。
特別提醒:這些方法僅作沒有口罩時應急使用。每次清潔消毒,都可能降低口罩的效用,因此不作推薦。
▎本文來源:會計幫App、上海頭條、新浪微博、什麼值得買等,由高頓整理髮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台議定合作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