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6年沒過!實務才考25分:真心勸你別做會計了!

2020-04-08     高頓

初級考試雖然簡單,仍舊有很多「二戰」或者「多戰」的考生!一起來分析下初級考不過的原因!


@考生一

我從15年就開始考會計,2019年還在考初級會計。回想起來當時買的還是14年的教材,記得15年剛開始考的時候純屬想感受一下考試氛圍,抱著這樣的心態,結果可想而知。


@考生二

以前考過一次初級,當時幾乎可以說是裸考,《經濟法基礎》一點兒沒看,《初級會計實務》看了三四章吧,參加考試還是上班時間,我連假也沒請,直奔考場。坐在考場裡,字我全都認識,可以題基本答不出來。


初級考了6年

見證初級成績查詢頁面的變化


下面這位考生,初級竟然考了6年!自嘲說見證初級成績查詢頁面的變化!



從6年的成績中可以看出這位同學初級會計實務每年都是最差的一門,但是他卻沒有針對自己的問題做出應有的改進和變化,所以考了6年依舊沒有起色。其實反應了很多初級考生的問題,就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初級會計實務》如何備考?


很多考生反映今年的《初級會計實務》比較難,但其實是對於基礎知識的考核更加深入,考核方式靈活,客觀題考點覆蓋比較全面,綜合性較強,整體難度並不是很大!


《初級會計實務》有三分之二的分數需要核算,這部分內容出題的靈活性很大,是整個考試裡面的攔路虎。試題主要測試考生進行會計核算基本業務的處理能力。


初級會計實務八個章節,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會計基礎(第一章)


第一章為會計概述,也就是會計入門基礎知識,包括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和借貸記帳法等會影響到整本書你能不能夠順利拿下的鋪墊型知識點。這一部分內容非常重要,但是考試真的考得不多,就像小學內容高考不考,但是加減乘除必須要會,一樣的道理。


會計實務這門課程的考查實則在於「怎麼做帳」,說白了也就是「怎麼寫分錄,後面的二~六章都要以第一章為基礎展開學習。如果第一章沒學明白,後面章節真的是沒法學。


前期即便用比較長的時間「入門」也沒有關係,一定把基礎打紮實。但是切忌鑽牛角尖,第一章就是「概述」,而不是「詳述」,涉及到的各個科目後續章節都會詳細學習,所以這個部分也不用死摳,不懂的地方後面還會涉及到的。這一部分內容大概8分左右,都是選擇題。


第二部分:財務會計(第二章資產、第三章負債、第四章所有者權益、第五章收入、費用和利潤,以及第六章財務報表)


第二章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學完第一章,雖然你的一隻腳已經入了會計的門,但是另一隻腳會不會被門檻絆住,基本上就看第二章了。


這一章內容概括起來很簡單——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當它們增加和減少時 「怎麼記帳」。學起來還是比較頭疼的,光第二章就占25分左右,更別說還會考大題,以及和其他章節結合的綜合題。


第三到六章,幾章要解決的大問題是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收入、費用、利潤、財務報表。


第三部分:管理會計(第七章)政府會計(第八章)


管理會計一直是最近幾年的熱門,做了很多增加、刪除和更新,今年同樣熱度不會減,除了傳統的產品成本核算之外,還有貨幣時間價值的一些基礎知識。第七章的章節名叫管理會計「基礎」,自然不會太難,另外這一章還包括一些財管入門知識,分數占比大致為15分左右。


學習第八章時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前幾章學來學去主要研究怎麼賺錢,而政府會計的主要工作則是花錢,國家給的錢怎麼運籌帷幄花出去。同樣,這一章(第八章)的名字叫政府會計「基礎」,既然是基礎,就說明考試不會太為難我們。本章分數占比大致為7分。


明確重點後就要做計劃去執行,千萬不要向上面考生,初級都考6年,就真的不適合做會計了!


▎本文來源:會計大咖、高頓初級會計職稱、新浪微博、233網校等,由高頓整理髮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聯繫後台議定合作或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HkAXnEBnkjnB-0zoK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