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取消二​三本?高中生沸騰,初中生嘆息:竟在這等著

2020-02-22     二胎全職媽媽親子

​自恢復高考幾十年以來,高考改革從未停止過,最近,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制度,事關高考,不僅孩子們格外關注,家長上學期孩子的家長也非常重視。

在2018年的高考前,全國有23個省將二三本合併,也就是說三本不再存在。北京、山東、浙江、上海、海南等率先新高考試點,將一本二本合併,這就意味著取消了二本三本,大學招生不再分一批二批三批次(一本二本三本),而只分本科和專科。

合併一本二本三本統一為本科後,對高考生產生的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1.志願填報數量增加;2.批次分數線的庇護作用消失;3.志願填報失誤的後果急劇加大;4.填報志願難度上升。這樣一來,考生苦惱的不再只是高考,更苦惱的恐怕是如何選擇意向高校,如何選擇意向專業。

有人不禁會問:高考只與高中生息息相關,與初中生有何相干,初中生只要關注中考政策就好。其實並不然!新高考大方向:採用全國統一卷,錄取方式「兩依據、一參考」,不再分省卷或地方卷,不再分文理科。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歷史、物理科目二選一;剩下的兩科目在思想政治、歷史或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科目五選二。新高考對當前的初中生將會產生什麼巨大影響?我們來看看以下四點:

一、考試科目發生大變化

新高考前:高中年級分文科和理科,考試科目分以下四科:數學、英語、語文、理綜(或者文綜),文科生和理科生參加高考的科除了理綜文綜的區別外,還有數學試卷也不同,文科生的數學試卷在難度上較理科生的有所下降;

新高考後:「3+3」考試模式為:語文、數學(不管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全統一使用相同的試卷)、英語三科為必考科目。另三科目為:歷史、物理二選一;思想政治、歷史或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科目五選二。

不再分文理科後,對即將升入高中的初中生影響很大,尤其對有偏理科或文科的學生,影響更大。在新高考前,這部分學生肯定會信誓旦旦地說:怕什麼,反正高中分文、理科,到時我讀文科(理科),甩掉了拖後腿的弱科,成績呼啦一下子就往上竄了。新高考後,凡抱有這種僥倖心理的學生,估計要涼涼了!

文理分科的弊端:禁錮學習思維,不利於學生綜合發展。文理不再分科的目的就是讓中學生全面掌握綜合的文化素質,在大學能夠繼續發揮綜合優勢,提供多種選擇渠道,更為以後的就業人生提供更多的方向。

二、學業水平考試大變化

新高考前:高中所學的九門功課全部集中在高考當年一月份進行小高考,考試成績用於高考後高校招生或專業錄取參考。

新高考後:高中所學科目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考試,合格性考試安排在高二、高三下學期各組織一次(並且包含補考),相當於高中畢業資格考試,考試成績為高中畢業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時間,在結束高考語文、數學、英語考試後,再進行選考的三科考試,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三、增加綜合素質考核

新高考前: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為自主招生高校的參考內容。

新高考後:新增了綜合素質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學業成績等。這項考核不僅為自主招生參考內容,而且是所有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內容。

素質教育的好處是: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師評價觀念,推動教學改革;變革考試評價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方式轉變;培養誠信意識,優化社會風氣等等。但當下的素質教育仍處於摸索階段,在沒有豐富的經驗指導下,相關操作仍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直白一點說,現階段的初中生升入高中後,需要不斷地改變和適應處於修正中的政策和規定。

四、英語考試大改變

新高考前:高考英語考試只進行一次,成績計入總成績。

新高考後: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高中階段有兩次考試,取成績好的一次將考分計入高考英語總成績。

新高考不僅帶來挑戰,也為初中生帶來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1.隨著加分項目大幅度縮減,高考裸分的比試使升學考試更顯公平公正;2.語文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最大,得語文者得高考,語文成績好的學生更易考大學;3.大學招生將按專業進行,學什麼樣的專業與孩子的興趣、愛好直接相關。能學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從事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工作更容易成功、成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LHTgXABjYh_GJGV_sw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