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由懷化全媒體中心和湖南三通慧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辦
(鄧克全指導村民做好品牌宣傳)
(人美桃甜)
8月4日,麻陽黃桃原產地蘭里鎮蒼沖村,滿山遍野金燦燦的黃桃掛滿枝頭, 前來購買採摘的客戶絡繹不絕,一派豐收景象。
黃桃成為村民「致富果」
「來來來,嘗一口。」村民龔宗水見到一路跋涉、滿頭大汗的記者,遞過來一顆又大又紅的黃桃,記者輕輕咬下一口,皮薄肉厚,鮮嫩多汁,綿柔糯口,汁液滑至喉間,滿滿的幸福感,直呼爽哉。
「這才一上午,黃桃就賣掉了1000多斤……」53歲的龔宗水告訴記者,他種植黃桃有8 年了,一共有黃桃20畝,今年的黃桃產量大概5 萬斤,自己還創建了黃桃「苗貢」品牌,年收入20 萬元以上。自從種上黃桃後,他們家的日子就越來越富裕了,如今家裡修了兩層樓的「小別墅」,面積有300個平方米,家中有兩個小孩,大女兒醫專畢業後,在醫院裡當護士,小的在縣城讀高中,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
來到山頂,記者見到了一位長相甜美身著苗服的姑娘在桃林之間忙碌著。
「我的黃桃品相和口感都很好……」這位苗家姑娘人美口齒伶俐,吸引了許多前來購買黃桃的市民。苗家姑娘名叫王歡歡, 由於人長相漂亮, 村民們叫她「 黃桃西施」。2016年, 王歡歡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通過爭取政府支持30 萬元,自己投資幾十萬元,承包了扶貧產業園種植黃桃,每年為204 個貧困人口增加了收益。在這三年當中,她共種植黃桃300 畝,創建了「苗嫁源」黃桃品牌,今年部分桃樹掛果(三年掛果),產量6 萬斤,今年的收益大約40 萬元左右,如果300 畝黃桃基地全部掛果收入在100萬以上。
能人引領黃桃銷售火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蒼沖村很多黃桃種植戶擁有自己的黃桃品牌,每位村民都有品牌意識,黃桃的零售價格達到了10 元,網上售價更是到達了10 斤128 元,而且還供不應求。
一村民告訴記者,今年黃桃能夠賣出這麼好的價格,離不開麻陽苗族自治縣供銷合作聯社理事會副主任鄧克全的努力,正是這位在農村工作26年的基層幹部,2019 年帶領供銷電商團隊,在黃桃成熟前期,一直幫助該村宣傳推廣,蒼沖村黃桃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知名度。
鄧克全向記者介紹:麻陽蘭里鎮蒼沖村, 9 個自然村14 個村民小組2581 人,散落在海拔800 多米的雄山腳下,是麻陽種植黃桃歷史最久、產量最多、品質領先、懷化市乃至湖南省聞名的黃桃種植專業村,黃桃種植面積3032 畝,年產量600 萬斤。由於蒼沖村黃桃(又名橫喇黃桃) 遠近聞名,所以很多外地黃桃冒充該村黃桃以次充好, 讓該村黃桃品牌受到影響,價格也一直賣不好。
「要想蒼沖村黃桃賣個好價格,首先就得杜絕外地黃桃冒充該村黃桃現象。」鄧克全為了加強了村民的品牌意識,組織村幹部召開座談會,號召村民們建立自己的品牌。2019 年,供銷電商服務中心為蒼沖村建立了農產品產地追溯體系,免費印發了5000 張產地追溯二維碼,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外地黃桃冒充蒼沖橫喇的現象。同時為該村黃桃基地製作果園全景圖,190多戶貧困戶全部上了全景圖,將該村的果園全景圖向全國推廣。並為該村黃桃做了宣傳片,在電商平台線上線下幫忙銷售,多渠道為村民銷售黃桃。
智慧數據打造供銷助農創新服務平台
幫助蒼沖村樹立品牌銷售黃桃,帶領村民致富,只是鄧克全做的多項為農服務工作之一,作為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鄧克全做了很多為農服務的工作。
2018年初,麻陽被列為湖南省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示範縣。建設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農資配送體系、鄉鎮惠農服務中心和工廠化育苗示範基地成為麻陽供銷深化改革示範項目的建設內容,其中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重中之重,建設過程中得到省、市、縣領導高度關注和重點支持。
鄧克全告訴記者,經濟學就兩個字,一個是供,一個是求,也就是供應和需求。多年來我們的農產品不管是產量小時供不應求的偽需求導致農戶盲目擴張加劇風險,還是供大於求低價賤賣時果賤傷農。農產品的困境歸納起來也就三句話: 一是你不知道,這是信息不通;二是你知道但你買不到, 這是渠道不通; 三是你知道,買得到但不敢吃,這是食品安全問題。麻陽供銷惠農電商服務中心圍繞這三個痛點,搭建全新的供銷體系助農電商服務平台。
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搭建三維縣域農業產業宣傳和購物真實場景,展現中國水果之鄉、中國最美養生棲居地、中國長壽之鄉的獨特魅力。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以村為單位,建設麻陽村聯網資訊平台,主打村裡的農產品供求信息發布,宣傳麻陽農業生產基地、美麗鄉村和麻陽農產品。該資訊平台的創新服務模式——鄉村AR 版塊,一改過去的二維扁平化宣傳方式,以無人機航拍生產基地的四季景觀,用AR 技術展現出三維的新農村真實世界,極大地增強了視覺衝擊體驗。該版塊的上線,不僅可展現中國水果之鄉、中國最美養生棲居地、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冰糖橙之都的獨特魅力,通過在真實場景里標註從事種、養殖產業的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和分散的小農戶的聯繫方式和基本情況、上傳宣傳片,還可以實現基地、農戶與市場需求的點對點溝通和聯繫,極大地加強了縣域農業產業的宣傳水平和宣傳力度,成為麻陽供銷獨特的農業社會化公益性服務的靚麗風景線。
目前,平台已建設麻陽椒林、黃雙沖、花園等冰糖橙專業村AR 場景15個,麻陽蒼沖黃桃專業村AR 場景5個, 宋家灣全民創業示範園生態水稻、稻花魚種養殖場景2 個、麻陽花園白鵝養殖AR 場景2 個、米沙村、報木山村、馮家壠村美麗鄉村AR 場景3個,上傳從事種、養殖農戶的聯繫方式和產品信息1000 余條。進入平台瀏覽的人群,既可欣賞麻陽美景,也可直接網上下單。
麻陽農產品信息中心惠及千家萬戶。通過建設移動端的麻陽農產品信息中心,培訓和培育小農戶使用智慧型手機,開通縣域農業產業直播間,實現農戶自主上傳產品信息到手機端和PC 端的雙重信息發布和產地採摘網絡直播功能,解決了山區農民群眾因沒有網際網路而難以發布產品信息的問題,也能方便縣城客戶及外地客商直接在「麻陽農產品信息中心」直接下單。再由麻陽供銷電商服務中心運營團隊與村辦業務員聯合代收代發,建設「農村最後一公里」通道,拓寬了農產品上行渠道建設。
「麻陽農產品信息中心」於2019 年5 月建成以來,直播間已免費開展麻陽龍舟賽直播5 場,瀏覽點擊量400 余萬,關注量41000 多人,同時,在供求信息版面,已上傳麻陽蘭里鎮貧困戶種、養殖信息823 條。
搭建縣域助農銷售代辦團隊,連接郵政、車站、通村車隊、三通一達等物流企業,建設縣域農產品進城通道, 助力城鄉統籌發展農產品進城難,特別是小農戶生產的小眾農特產品,比如鄉雞鄉鴨等,基本情況產量不大且不穩定,難以吸引外來客商上門收購,而其優質的品質符合縣城乃至市場的強烈需求。對於如何讓小眾農特產品進城,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初步實施的方案是村一級對接有能力有意願和能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村民,培訓他們註冊使用「麻陽農產品信息中心」公眾號,上傳本村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生產的小眾農產品信息,縣城則由麻陽供銷電商服務團隊,對接麻陽城鄉客運車站和對接縣城酒店和社區, 實現農產品進城和送貨上門。通過2 個月試營,已簽訂鄉雞鄉鴨定點收購酒店4 個,月銷售雞鴨300 余只。鑒於麻陽冰糖橙、麻陽黃桃、紅心獼猴桃的巨大產量,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於2018 年8 月中旬至2019 年6 月,先後組織召開3 次銷售服務會議,組織線下代收代發的中間商153 人,在資源和信息共享基礎上,組建麻陽農產品代辦協會或聯盟,開展團隊協作運營模式。2018 年代辦團隊協作運行模式已取得初步效果, 僅2018-2019 麻陽冰糖橙銷售季,線下代辦團隊51 人就年前銷售冰糖橙5000 余萬斤,年後銷售碰柑1000餘萬斤。
麻陽供銷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依託可視化場景建設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品牌強農示範點,帶動縣域農業產業回歸產品本身,以質量贏市場。目前,麻陽供銷電商服務中心已建設土雞、鄉鴨、黑豬、麻陽冰糖橙、黃桃、紅心獼猴桃、麻陽白鵝、生態水稻、稻花魚、農資配送可視化基地和網點18 個,建設產地追溯二維碼20個,免費發放產地追溯二維碼5000 余個。由供銷電商服務中心送貨上門的農特產品,全部已實現產地可追溯。(記者 李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