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12萬人評分,爆紅5年的這本書,是時候揭秘它背後的故事了

2019-11-07     中信出版集團

阿信這裡有這樣一本書,就算你沒看過它,你也一定聽過——

它就是《人類簡史》

這本現象級的作品火爆到什麼程度呢?一圖勝千言,阿信直接上圖好了:

甚至還催生了碰瓷作品:

《人類簡史》的爆紅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國外那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順便也帶火了他的作者,以色列青年學者——尤瓦爾·赫拉利

尤瓦爾·赫拉利

今年是《人類簡史》出版5周年

8月,尤瓦爾·赫拉利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借5周年之際,號召讀者分享《人類簡史》的金句,得到了讀者廣泛響應。

《人類簡史》在其現象級銷量的背後,也成為社會和思想層面的現象。

簡單說,《人類簡史》的5年,是一個時代的進行式

阿信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本書背後的故事。

文末,我們會有一個粉絲活動,歡迎讀過《人類簡史》的小夥伴積極參與。


尤瓦爾所詮釋的時代

出版5年來,《人類簡史》在世界範圍內有多受歡迎呢?出版5年來,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它有多少種「打開方式」:

在印度的藝術沙龍里成了冥想教材:

上了韓國的綜藝節目(還專門注釋說這本書「很難」):

上了比爾·蓋茨的度假小視頻(「海邊度假帶上的5本書」):

C位當選《衛報》評出的「21世紀最好的100本書」:

在中國,被王自健說成了脫口秀:

《人類簡史》英文版出版於2014年9月,中文版出版於2014年11月。在出版之初,可能沒人想到《人類簡史》會進入世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至今,《人類簡史》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賣出超過1200萬冊,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在中國尤瓦爾的簡史三部曲銷量已近800萬冊,在社會各界激起了多層浪花。

2013年,中信出版版權部收到《人類簡史》這本書的草案。當時看來,它是本不錯的大眾通史書,編輯預期它可以像《槍炮、細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000)那樣,成為一本通俗的人類發展啟示錄

當中文版在2014年11月問世時,確實銷量不錯,受到了讀者的一致好評,2015年還獲得了國家圖書館文津獎,不過當時的影響力大多都還是在歷史學術圈。

所謂經典好書,往往是生逢其時,順應了時代需求,同時也被時代推波助瀾。2015年前後正是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社會思潮湧動的時期,各行各業在網際網路技術下被重新洗牌,傳統的人類網絡、關係、商業模式被不斷打破和顛覆。

《人類簡史》對於社會網絡、關係、組織底層邏輯的分析,恰恰幫我們重新理解了這個貌似看不懂的大時代。

破圈引爆,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了。

回顧《人類簡史》的出圈之路,或許能讓你理解這個憧憬和憂慮交織的5年。


「網際網路聖經」

還記得嗎,我們2015年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阿信帶大家一一回顧下:

首先,移動支付終於被大眾接受,我們們開始習慣「用手機付錢」了。

相應地,購物平台、國產手機、手機APP、網約車、外賣平台、共享經濟的產業擴張十分迅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東西塑造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急速擴張,萬眾創業——這是2015年、2016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業態。當時,商界讀者從《人類簡史》里挖掘出一個黃金原則:「認知革命」

什麼是「認知革命」?

用書里的話說:7萬年前的智人進化出了虛構想像力,尤瓦爾稱之為第一次認知革命

而且不光是能自己想像,虛構出「神話」、「民族」、「錢」等事物,而且是能大家「一起」想像,共同相信它們的存在。

正是這樣的認知,才使得互不相識的人能夠有效合作,從而迅速完成幾千萬、幾十億人的群體協作,乃至今天超大規模的全球性連接。

獵豹移動的CEO傅盛在談到《人類簡史》對他的啟發時說:

「網際網路真正的革命在於,極大縮短了大家統一認知的時間。」

傅盛

網際網路企業的核心邏輯也正在於此——重新構想一種現實,給用戶講一個新的故事,並且用網際網路實現它。

尤瓦爾在書中的很多論述都帶著很強的網際網路思維,怪不得有人把《人類簡史》奉為「網際網路聖經」

2015年初,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公布了自己的新年願望——要每兩周讀一本書,《人類簡史》是其中一本,更是進一步引發了國內的興趣和關注。

此外,《人類簡史》也為前沿科學提供了哲學啟示。

AI研究泰斗朱迪亞·珀爾承認,尤瓦爾所看重的人類的虛構想像能力,想讓機器學會是非常困難的——想像力是高級人工的核心能力,也是AI研究要攀登的頂峰


引發新的閱讀潮流

2015年不僅是我國經濟商業如火如荼的時期,而且也是大眾閱讀口味、興趣的重要轉變期

如果寫一本《中國人的閱讀興趣史》,那麼2015年會是一個重要節點。

這一年,《人類簡史》獲得了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因此,很多大學和中學也開始把它列入推薦閱讀書目。

下至十幾歲的小讀者,上至高校教授、導師、院士,都在閱讀和討論這本書。要知道,此前人類史、世界史只是非常「小眾」的領域,優秀的出版物也較少。

阿信記得上一次類似的閱讀風潮,還是2007年《易中天品三國》《明朝那些事兒》問世的時候。

不同的是,2015年的這次人類史熱,背後還有更深層的社會邏輯——用時髦的說法,叫做「知識疊代」

我們大多數都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在學校學的知識,大部分對我們今天的工作都沒什麼用。從今以後,世界變化得越來越快,「學校知識」會和現實越來越脫節。

如今人們旺盛的知識需求,究其緣由,是我們見證了太多新科技的誕生、新經濟模式的崛起,人們需要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所以也是2015年前後,「知識經濟」進入大眾視野——代表者包括羅輯思維、樊登讀書、在行、知乎live等。

某些尤瓦爾創造的詞,例如「認知革命」、「認知升級」、「自主進化」、「數據崇拜」、「算法霸權」等等,也成為「知識提供商」們的高頻詞。

雖然常常脫離尤瓦爾的原意,但並不妨礙它們以多種多樣的衍生含義在大眾話語中激盪迴響。


「未來已來」

未來已來——這是《人類簡史》為我們時代做的另一個重要註腳。換句話說,我們在談論歷史時,未來必須在場。

在關於未來的討論時,《人類簡史》也常常被人們提起。其實,尤瓦爾在《人類簡史》中的思考的確有下半場——比如「我們想要AI做什麼」、「如何讓AI學會行善」這些問題。

這些人類千年歷史中懸而未決的大問題,我們需要答案,我們還要把這些答案寫進程序里,不然的話,開發出來的新技術可能毀滅人類。

這就是尤瓦爾第二本《未來簡史》的主旨。

2016年,尤瓦爾這本新書誕生,中信出版花重金買下版權。從翻譯到出版,緊鑼密鼓只用了1個月時間,終於讓《未來簡史》在2017年1月1日問世。

尤瓦爾寫出《人類簡史》之後的這五年,他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到處奔走,回應人們提出的觀察、疑問、乃至挑戰。他的足跡遍布美國、以色列、歐洲各國、俄羅斯、烏克蘭、伊朗、阿富汗等國,在2016、2017和2018年三次來到中國。

在和各界人士天南海北的對話中,尤瓦爾給時代定下的基調或許可以稱為「審慎悲觀」。

正如尤瓦爾在和史蒂芬·平克的談話中給出的「三句箴言」:

「人類的境況史無前例地好,但人類的境況依然很遭,人類的未來境況有可能會遭得多。」

環境危機、AI、大數據、腦科學和基因技術,給人類未來帶來了太多未知數,尤瓦爾在和世界各地的大咖對談中,總結了當下大家最關心的議題,寫出了最新的《今日簡史》。


尤瓦爾在網上的的「金句召集」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語言讀者的響應。

值得一提的是,讀者貼出來數百條金句,重複率並不高,每個人都拿出《人類簡史》中打動自己的句子。搬運幾句:

可見,全世界的讀者們讓《人類簡史》成為了一個箴言本。


讀者活動

你跟《人類簡史》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歡迎曬出你的《人類簡史》的皂片,以及書中印象最深的句子或觀點是什麼?

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在後台發送曬書照+300字以內的啟發/金句/淵源,帶上話題#人類簡史5周年#方便阿信收集。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2019.11.11

之後我們將pick15位投稿的小夥伴,每人贈送一份《人類簡史》5周年限量書籤+圖書禮包一份。

開獎日期:2019.11.13日的微信推文二條

購書福利

還木有《人類簡史》的盆友,阿信為你們準備了雙十一特別福利

不用等到11.11,現在即可5折get《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

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回復「人類簡史」,即可購買!

總之,阿信不許你沒有讀過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5ShYW4BMH2_cNUgBd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