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阿信看到一個微博熱搜#小時候以為的2020#,時間過得真快啊,還有不到一個月就2020年了,整個10年代就要過去了。
在這個話題下,很多90後曬出了小時候的作文本,在想像中,2020年家裡應該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了,有會飛的汽車了,放假可以去火星旅行了……
2020年終於要到了,但似乎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世界沒有變成我們想像的那樣,我們也沒有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的人。
圖/@鄭毅有話說 | 小時候寫作文,2020年,阿信已經是一個太空人了
我們小時候對於2020年的想像大多來源於科幻電影和文學作品,所以感覺根本不「靠譜」,但是當阿信抬頭看到高樓聳立的城市,隨處可見的廣告牌,錯綜複雜的電纜,又會覺得我們離想像中的世界越來越近……
《銀翼殺手》里的2019,是一則來自過去的預言
阿信想首先說說《銀翼殺手》這部影片,之所以要說它,是因為這部上映於1982年的電影,時間設定正是我們身處的2019年,更重要的是,電影中2019年與現實世界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銀翼殺手》 美國正式版海報
比如擁擠的街道,城市裡隨處可見的霓虹燈,高樓上的電子廣告牌,都像極了2019年的大都市——看看現在的東京涉谷和香港九龍城寨,似乎就像是《銀翼殺手》的現實版。
黑暗陰冷的街道
光怪陸離的人造光源
直達雲霄的摩天大樓和電子廣告牌
為什麼《銀翼殺手》能夠如此神奇地構造一個超現實的世界?
這就要從它的賽博朋克風格說起了。
從字面上理解「賽博朋克」(Cyberpunk),Cyber是Cybernetics,是對信息傳遞和控制的信息研究,punk就是朋克,是一種反主流的叛逆的風格。
更簡單一點說,賽博朋克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想像了離我們時代不算遙遠的未來,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媒體技術、生物技術等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全面影響後的結果。
賽博朋克首先是以文學形式出現的,第一波浪潮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銀翼殺手的原著正是「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出版於1968年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彼時的西方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城市危機」,由於去工業化、核心產業的遷出和白人大量遷移的影響,城市中心被逐步掏空,城市成了長期貧困的聚集地:
住宅區逐漸衰落;暴力犯罪事件攀升;毒品泛濫等社會問題激增,城市陷入經濟衰退……
這種大城市呈現蔓生特徵,著名地理學家愛德華·索亞將其形容為「後福特/後現代大都會」。
2019年的洛杉磯/圖:unsplash
所以在賽博朋克電影中,它依然保持著現代社會的一些特徵,並且對這類特徵進行誇張化。
《銀翼殺手》所創造的賽博朋克視覺風格,也直接影響了1995年的日本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以及《黑客帝國》三部曲等一系列後來的科幻作品。
真人版《攻殼機動隊》 2017年
21世紀以後,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未來電影中又出現了另一種風格——極簡風格。
純白的建築和家裝,比如電影《無姓之人》中的城市,表面上看不再陰冷黑暗,但是明亮簡潔的背後,卻透出了科技的冰冷。
電影中描繪的未來城市建立在現實城市的基礎上的,對未來城市的想像也影響了城市設計理念的變化。
電影與現實就是這樣互相影響。
科幻作品中繞不開的「人工智慧」
在科幻電影中,人工智慧永遠是繞不開的話題。
對於人工智慧,人類總是保有一種很複雜的情緒。一方面,我們總是想像機器人能夠擁有人性。
1999年的電影《機器管家》就講述了一個機器人管家安德魯和馬丁一家人的生活,最終與人類相愛並由機器人轉變成人類的故事。
《機器人管家》
另一方面,我們又對人工智慧充滿了畏懼。
早在1965年,戈達爾在《阿爾法城》中描繪了一個被超腦計算機「阿爾法60」控制下的非人世界,「阿爾法60」也成為人工智慧想像的先行者。
1968年,一部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作品,就講訴了一個人工智慧為了保護自己殺死人類的故事,這就是《2001太空漫遊》。
這部電影將時間設定在了距離未來33年的2001年,「發現一號」在太空執行任務,除了太空人之外,還有一台可以操控飛船的電腦「哈爾9000」——
一台被設定為永不出錯的人工智慧形象,它協助太空人完成任務,同時也監控著整個飛船。
影片並沒有創造出有人形的人工智慧,而是用一個機器代替,在影片中,「哈爾9000」與太空人鮑曼下棋並輕鬆地贏了對方,它可以毫無障礙地和太空人交流並且理解人類的語言和情感。
當它感受到來自人類的危機時,通過讀唇語為自己贏得了先發制人的機會,並殺死了三位太空人。
最終,唯一的倖存者鮑曼到達了哈爾的記憶中樞,並摧毀了它。
哈爾9000與太空人鮑曼下棋
還記不記得前幾年,谷歌圍棋機器人3:0戰勝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賽後柯潔掩面哭泣說它(AlphaGo)太完美了,找不出一點破綻。
柯潔:「是不是挺可笑的?但是我真的努力了。「
無論是「阿爾法60」還是「哈爾9000」,人類所探索的問題核心還是人與計算機的關係,人工智慧所代表的技術將往人類帶往何方?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各種智能音箱,智能家電,雖然離真正的能夠思考的人工智慧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已經初見雛形了。
在《2001太空漫遊》中出現的人臉識別的刷臉門禁、視頻通話、摸屏顯示器,也都已經成為了現實。
從某種程度上說,科幻電影也是科技行業的啟蒙者,行動電話之父馬丁·庫珀就曾表示,他發明第一台行動電話正是受了《星際旅行》中「通訊器」的啟發。
《星際旅行》中的通訊器(右)
前陣子特斯拉發布了Cybertruck概念皮卡,樣子就和「銀翼殺手」里的汽車幾乎一摸一樣,有網友表示:「『科學幻想』正在變成『科學現實』」。
《銀翼殺手》里的車
特斯拉發布的「賽博皮卡」
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在《奇點臨近》中預測了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能:
在2029年,人工智慧將突破圖靈測試,意味著他們能像人類一樣思考;2045年,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的「奇點」到來。
電影《人工智慧》劇照
如果像庫茲韋爾所預言的一樣,像人類一樣能思考的人工智慧離我們只有10年了,或許有一天,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一個「賈維斯」。
《鋼鐵俠》中的人工智慧「賈維斯」
太空是人類的終極浪漫
如果說,科幻對科技的超前想像體現在人工智慧,那麼科幻對空間邊界的探索就是在無盡的宇宙。
而在這方面不得不提的還是《2001太空漫遊》。
儘管在1968年上映之初,因為沉悶的表述方式和令人昏昏欲睡的配樂,很多人都沒有堅持看完3個小時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卻影響了幾乎後來無數偉大的科幻電影,比如《星球大戰》、《星際穿越》等等。
《星際穿越》
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加上《2001太空漫遊》也是由NASA投資拍攝的,還有人戲謔登月是庫布里克的另一部電影。
阿波羅11號登月40周年紀念壁紙
2001年NASA發射的火星探測衛星「奧德賽」,如今仍圍繞著火星運行,它的名字也是來源於這部電影。
由埃隆·馬斯克的SpaceX研製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其中的很多技術都是《2001太空漫遊》中描繪的科技的 「後代」,而獵鷹(Falcon)系列名字的由來就是《星球大戰》(Star Wars)中的「Millennium Falcon」號。
獵鷹9號火箭
而另一位置身於太空事業的企業家傑夫·貝佐斯(他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亞馬遜的創始人),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夢想著到外太空去,同行者主要是《星際迷航》里「企業」號的成員。
如今他把亞馬遜的大部分財富通過他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投資於太空技術開發。
《星際旅行》第10季劇照,這部科幻經典作品激發了無數人的太空想像
1977年,美國發射了一台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
到2020年,它仍有一些能有支持星際飛行和與地球保持聯絡的能源,而到2025年,它就將失去所有電力,並成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測器」。
在「旅行者1號」所攜帶的金唱片里,有一段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的錄音:
「這是一份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世界的禮物,上面記載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影像、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我們正努力延緩時光,以期待與你們的時光共融。
我們希望有朝一日解決了所有的困難之後,能置身銀河文明世界的共同體之中。這份信息能把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我們的親善傳遍廣袤而令人敬畏的宇宙。」
漂泊在茫茫宇宙中,只為收到一句回答。
也許有人會問,人類連地球都沒有搞明白呢,為什麼還要去考慮那麼遠的世界呢?
布萊恩·考克斯教授在紀錄片《行星》中這樣說道:
「我認為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地球這個宇宙塵埃上是莫大的錯誤。那將意味著,我們人類決定蜷縮在太陽系的一個小角落裡,對我們所做的事情迷惑不解;那將意味著我們人類決定為了越來越珍貴的資源而相互爭鬥,把自己限制在一層薄薄的大氣下,一塊渺小的岩石之上,而不是去探索那條,由夜晚星光勾勒出的立體路徑。」
我們常說「未來已來」,而未來就在我們的腦海里。
在《人類簡史》中,尤瓦爾·赫拉利提出,認知革命使人類有了想像和虛構的能力,正是這種能力,使我們超越了其他物種,並在不斷超越自身,塑造出前人無法想像的新文明。
所以在阿信看來,「科幻」永遠不會過時,雖然2020年的依然沒有會飛的汽車,但人類的想像從來沒停止過。
如今,我們依然在不斷地暢想未來,把想像寫在紙上、投放在銀幕上,然後變成現實。
無論是對邊界的無盡探索還是對科技本身的思考,都是人類的特別與浪漫。
參考資料:
- 賽博朋克小說中的都市空間想像.陳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
- 賽博朋克電影:影像城市空間與哲學思考.張璐.棗莊學院傳媒學院.學術論壇
- 賽博朋克電影中的城市景觀設計研究.郭茜(中國礦業大學).藝術科技
- 賽博朋克城市:科幻小說與城市理論.卡爾·阿伯特.陳美 譯.上海文化.2017.08
- 最前線 | 特斯拉皮卡將於21日發布,發布會撞期《銀翼殺手》.胡閒鶴.36氪
- 《銀翼殺手》里的未來終於來了.北西南.看理想
- 2046,這個世界會好嗎? 譚山山 新周刊
- 庫布里克的未來:《2001太空漫遊》造景術.暖.豆瓣
- 豆瓣網友『紅中是個科學家』的動態
- 人類的未來. 加來道雄.徐玢譯.中信出版集團
- 奇點臨近. 雷·庫茲韋爾.董振華 / 李慶成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科幻與現實是如何相互影響的?未來離我們想像有多遠?
我們為您準備了一份科幻作品書單,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回復「2020」即可查看哦~
跟隨這份書單來發現人類想像的秘密,探索未知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