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降價了,我們要是不降的話,就沒競爭力。 在商務中,難免會遇到價格戰的困擾。但是,無限度地進行價格戰,爭個魚死網破,這是現實商務中常見的典型「困境」。
那麼,如何突破價格戰困境呢?
運用數字理論來分析思考,有時能找到解決的突破口。
考慮到最壞情況下的風險
解決商務問題的最大難點在於,存在著競爭對手。
畢竟在考慮最有利的方案時,顧客如何行動是不可知的。因為客戶或許並不覺得那是最好的方案。
特別是在自己已經開始行動的情況下,競爭對手突然改變了策略,這時情況就會變得相當複雜。
而且,作為某問題的解決方案,通常也有好幾個選項。
因此,要預測狀況的變化、競爭對手的動向,來輪流選擇與其對應的最適合的方案。
但是,競爭對手也會預測我方的行動,來作為下次的決策依據,因而情況就不會那麼簡單地按照我方的想法來發展了。所以,如果不控制這種變化,一味考慮最好的計劃,在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朝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時,我方就會蒙受很大的損失,這就不能說是好策略。
因此,在考慮情況順利而採用某種計劃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情況不順利而出現負面影響時的應對策略。這種有效的應對策略,是被稱為「遊戲理論」的思考方法。
理解囚徒困境
「遊戲理論」就是在某條件下,有著不同利害關係的兩個以上的玩家,決定行動時的策略理論。
其實我們可以把世間產生的一切問題都當成「遊戲」,然後找到遊戲的結構(規則),從而定量地給出解決策略。
在對「遊戲理論」的解說中,最有名的是囚徒困境。有人即便不知道「遊戲理論」,也聽說過「囚徒困境」。
你和搭檔組合起來進行間諜活動,被警察逮捕了。兩人被完全隔離開,各自接受調查審訊。警察跟你有如下交易,你是保守秘密,還是坦白?
1.如果你和搭檔都保守秘密,兩人都會被拘留 1 年。
2.如果只有你保守秘密,搭檔坦白的話,搭檔會被立即釋放,你要入獄 10 年。
3.如果只有你坦白了,搭檔保守秘密的話,你會被立即釋放,搭檔要入獄 10 年。
4.如果你和搭檔都坦白的話,兩人都會入獄 5 年。
這個問題的要點在於,兩個人在選擇的時候不知道搭檔的選擇。如果能商量,兩個人都會選擇保守秘密,但不能串通的話,情況就變了。
從你的角度來看,會怎麼考慮呢? 在搭檔坦白的前提下,要是你也坦白,入獄 5 年,你保密的話,入獄 10 年。在這種狀況下,你應該選擇坦白。在搭檔保守秘密的前提下,如果你坦白,會被釋放,如果你保守秘密,會被拘留 1 年。在這種狀況下,你應該選擇坦白。也就是說,如果搭檔坦白,你還是坦白比較有利。站在搭檔的立場來看,也是如此。不管你的行動如何,對搭檔來說, 坦白都是量刑最輕的。
如果這樣使用遊戲理論,邊考慮對方的行動,邊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許可以用不利因素最小化來進行定量判斷。
但是,想必你一定注意到了「困境」。
因為,不管搭檔做什麼選擇,你都只會得到「坦白」的結論。而如果你和搭檔都選擇保守秘密,就都只被拘留 1 年。
最有利的是兩人都保守秘密,但如果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成了「入獄 5 年」,這就是「困境」的現實衝突所在。
換句話說,儘管有對彼此來說更好的選項卻不能選擇的狀況,就是「囚徒困境」。
即使在現實中,因單純追求自己的利益,反倒發生不利的狀況也是存在的。因此,商務判斷必須充分考慮這樣的要素,從而進行決策。
價格戰的困境
讓我們按照「囚徒困境」理論,對這個問題進行整理、思考。
你經營著一個加油站,旁邊有個競爭對手,大家都是以每升油 150 日元的價格銷售,但為了戰勝競爭對手,你還是研究著降價策略。
研究內容如下:
1.如果兩個加油站的價格繼續維持在每升油 150 日元, 各自每年都會贏利 1 000 萬日元。
2.如 果 任 一 方 的 價 格 降 到 每 升 油 140 日 元, 就 能 搶 走 競 爭 對 手 的 顧 客, 降 價 的 一 方 每 年 能 贏 利 2 000 萬日元,保持原價的一方被搶了顧客,每年會虧損 1 000 萬日元。
3.如果兩個加油站的價格都降到每升油 140 日元,由於 盈利率的下降,雙方的贏利每年會減到 300 萬日元。
根據這個研究的內容,油價是降還是不降?因為每年會有 1 000 萬日元的利潤,還是維持原價吧。
但是,問題在於競爭對手要是降價的話,你立刻就會陷入虧損 1 000 萬日元的境地。
即便如此,你也不降價嗎?競爭對手繼續以每升油150日元的價格出 售,如果你的價格降到 140 日元,利潤就從 1 000 萬日元增到 2 000 萬日元,因此還是選擇降價有利。
競爭對手降價到 140 日元,你要是繼續以150日元的價格出售,會立即出現 1 000 萬日元的虧損,因此還是把價格降到 140 日元,確保有 300 萬日元的利潤。
也就是說,如果從自己利益優先的角度來看,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雙方利益都受損害的境況。
這麼一整理,也許你覺得這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實際上在各個行業中引發的降價競爭,都是因為無法化解這個困境。
洞察溢出策略的合理性
大公司和小公司應採取不同的策略。
大公司資金雄厚,因顧客多,有推出新服務的實力,可以不惜投入資源(人員、資金)。
相比之下,小公司即便想開始新的服務,也沒有資金實力,銷售起來也有難度。與大公司採用相同的策略,從正面競爭,小公司是沒什麼勝算的。
那麼,在這樣的狀況下,小公司為了維持商務運作,應該採用怎樣的策略呢?
假設你運營著一個小型的網頁製作公司,競爭者是大型網頁製作公司。從漂亮的網頁設計,到帶有海量商品處理功能的購物網站,大公司都可以親自製作。
由於你的公司很小,即便接到網頁製作的工作,實際上也是模仿大公司的網頁來做。原因是你既沒有從零開始開發的資金,又沒有充足的人員。
用「遊戲理論」來定量說明一下這個狀況吧。
1.大公司先行投資,小公司模仿:大公司用自己的資金和人力先行投資,推銷其成果,能有五成的收益;小公司只需模仿就能得到三成的收益。
2.大公司和小公司都進行先行投資:各自用資金和人力先行投資,與第1條不同的是,大公司沒被小公司模仿,能得到比五成更大的八成收益;小公司比第一條中多用了資金和人力,得到比三成更小的一成收益。
3.小公司先行投資,大公司模仿:小公司先行投資卻被大公司模仿,相當於為在銷售能力上更有優勢的大公司進行了先行投資,這很不利,所以收益為負三成;另外,因大公司只模仿就能銷售,可以獲得十成的收益。
4.誰都不先行投資:要是雙方都討厭被模仿,都不進行先行投資,就都沒有收支,收益為 0。
讓我們站在小公司的立場來考慮一下。
大公司先行投資時,小公司即便自己先行投資,所得收入也只有一成,所以會選擇能獲得三成收益的「模仿」。
大公司不先行投資時,如果小公司自己先行投資,被大公司模仿,收益為負三成,因此會選擇「模仿」。
也就是說,不管大公司怎麼做,小公司都會選擇「模仿」 的行動。
相反,大公司雖然知道小公司會「模仿」,但如果不先行投資,就不能得到五成的收益,所以不得不選擇先行投資。
大型購物商場附近出現的小店和分店,也是採用同樣的策略。自己的小店鋪即便宣傳,也很難招攬到顧客,但大型購物商場就有招攬顧客的能力,因此,要敢於選擇接受溢出的策略。
走出困境的策略
對於「囚徒困境」,現實中並非沒有走出來的策略。
策略之一:和對方達成協作關係
在囚徒困境的例子中,你和搭檔在各自的審訊室里接受審問,所以無法相互達成協作關係。因為不清楚對方的做法,本來彼此都「被拘留 1 年」就行了,卻只能選擇「入獄 5 年」。
當然,雙方能否結成協作關係還要另當別論。但如果彼此都繼續保守秘密,對兩者都有好處,「被拘留 1 年」就行了。
加油站的例子也是一樣,你和競爭對手展開價格戰,兩者的利益都會受損,損人不利己。如果你和競爭對手明白「別互損著降價」的道理,達成協作關係,就能守住利益。
當然,這種協作體制的構築恐怕與反壟斷法等法律相牴觸,有時會很難實現。
策略之二:脅迫對方
在囚徒困境中,如果被警察逮捕之前,脅迫搭檔「你要是坦白,我也絕對會坦白」,明確了是由於對方的坦白才造成了不良後果(也就是被自己出賣才入獄 5 年),那麼會更有可能達成雙方都繼續保守秘密的有利結果。
加油站的例子也是一樣,提出想達成協作關係時如果對方不接受,再傳達出如果對方降價自己會降得更低的話,對方就會考慮停止降價了。
策略之三:和對方做金錢交易
在商務中,有時根本無法履行協作、脅迫等「口頭約束」。不管是協作還是脅迫,如果最終毀約,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如果通過金錢進行約束的話,對方就很難毀約了。
因此,面對現實難題,首先用「遊戲理論」來定量思考,雖然有時乍一看會陷入困境,但不要停止思考。
如果是加油站的例子,可以考慮與競爭對手協商,一起制定加油站的規則,因合併事業是互利共贏的,就不會招致對方的背叛。
商場上的問題常常是複雜的。
為了解決複雜的問題,不要覺得事情就是非黑即白,而是要找出各種解決辦法,思考其風險和好處,要學會與對手過招的時候,考慮是戰還是逃。分析力量之間的對比關係,如果處於劣勢就採取劣勢的策略,如模仿、構築協作關係、脅迫、專攻優勢領域等,從二選一的思維框架中抽離出來,從全局角度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