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那種男尊女卑的時代中,唐朝已經是一個十分開放包容的時代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武則天稱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她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當時女性地位的提升,儘管還是很低,但是那時已經允許有女官的出現,上官婉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的才氣也被人們熟知。
但是在公元710年時,當時的皇帝唐中宗駕崩,韋後意圖重現武則天當年的權傾朝野,但李隆基豈能輕易就將李唐王朝交給一個外姓女人,於是他聯合太平公主,引出了一場著名的政變,最終韋後及其部下都被殺害,上官婉兒在這其中也發揮了一些作用,可是李隆基卻又不管不顧宰相劉幽求的勸阻,殺了上官婉兒。
可是上官婉兒並不掌握大權,地位也不高,而且在誅殺韋後這件事上還立下了功勞,李隆基為何殺害她?這還要從最開始上官婉兒與李唐政權產生聯繫開始說起,她和武則天有著殺父之仇,但同時卻也正是武則天才成就了她。
在她還在牙牙學語之時,她的祖父和父親就因為得罪了武則天而被殺害,隨後作為家屬的上官婉兒也被罰為奴,雖然家道中落,地位一落千丈,但是她的母親鄭氏從來沒有放棄對她的教育,於是年僅14歲的上官婉兒,憑藉著名的才氣進入了武則天的視野。
武則天在發現上官婉兒的才能以後,對她十分青睞,廢除了她奴隸的身份,把她留在自己身邊做一名女官,這一切都來的太突然,上官婉兒深知得到女帝的欣賞不易,對殺父之仇絲毫不顧,一直都對武則天阿諛奉承,在武則天在位期間,上官婉兒可以說是權勢滔天。
可惜後來發動了''神龍政變''打破了這一局面,唐中宗被扶持上位,因為上官婉兒本就相貌出眾,而且文采奕奕,又在武則天身邊做了這麼久的工作,有很強的能力,她有受到了唐中宗的喜愛,並被封為昭容,她的母親也擁有了還不錯的地位。
但對於唐中宗上官婉兒沒有感情,很快她就發現這是一個懦弱的皇帝,背後其實都是韋後和安樂公主在掌權,他就相當於是一個傀儡,上官婉兒應該是受到了父親和祖父在朝中因得罪掌權者而被殺事情的影響,聰慧的她為了在朝廷中存活下去,轉身就投靠了韋後勢力。
她不僅幫助韋後樹立了權威,還幫她籠絡民心,因為她做事靠譜又有效果,韋後和安樂公主都很器重她,此時的上官婉兒權力甚至能夠左右軍政,後來她又把有私情的武三思推薦給韋後,武三思可是武則天的侄子,本就隨意出入,很快韋後就和武三思狼狽為奸。
但唐中宗不以為然,甚至把武三思當作知己,武三思想要奪權,那麼太子李重俊就變成了一個絆腳石,但太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只能起兵殺了武三思,可是卻讓上官婉兒逃脫了,逃走的她誣告李重俊謀反,唐中宗信以為真,殺死了太子。
但是上官婉兒看到這樣混亂的局面,又投奔了太平公主,後來唐中宗被下毒謀殺,韋後為奪取政權,讓上官婉兒擬寫繼位遺詔,兩邊都不想得罪的她,和太平公主共同擬寫了遺詔,即立李重茂為帝,韋後為太后,李旦輔政。
後來韋後被殺,上官婉兒迎接李隆基,並以遺詔表忠心,卻還是被殺,原因有三點,一是李隆基想做皇帝,但是遺詔已經立了太子,阻礙他的上位之路;二是韋後死後,太平公主如果有上官婉兒這麼能幹的助手,對自己構成了威脅;三則就是上官婉兒之前使後宮大亂,丟了李唐的臉面,這幾種因素相加,導致了一代才女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