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攻克台灣的施琅,因何事與舊主鄭成功決裂?該仇不共戴天

2020-06-20     新車測評

原標題:康熙年間攻克台灣的施琅,因何事與舊主鄭成功決裂?該仇不共戴天

施琅,如果你熟悉明末清初的歷史,那麼你肯定會知道這個名字意味著什麼。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將領,他沒有太多的功績,但是單憑一件事情,他就可以名留史冊。1683年,施琅率領清朝水師與台灣鄭氏水師在澎湖列島大戰,一舉擊敗台灣鄭氏水師,之後施琅便一邊武力施壓,一邊招撫,最終台灣的延平郡王鄭克塽(鄭成功的孫子)率台灣軍民投降清朝,兩岸歸於一統。

施琅劇照

關於施琅此舉是漢奸行為還是國家統一的功臣,歷史上眾說紛紜,這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施琅的評價肯定會有所不同。我們不妨一起看看施琅在降清之前,在明朝的歷程,也許看過這些我們能夠理解他日後所做的一切。

施琅第一次在歷史上嶄露頭角時,一般意義上的明朝已經滅亡(歷史上通常認為明朝亡於1644年崇禎皇帝上吊自己,其實不然),此時是南明的第二位皇帝隆武帝在位期間。隆武帝胸懷大志,一心想要收復失地,但是卻指揮不動手握重兵的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隆武朝首席大學士黃道周抱著一腔熱血,於1645年七月組織了一支三千多人的部隊,出福建意欲收復失地。

黃道周

當時的施琅還不過是一個年僅25歲的年輕人,「充當偏俾」隨黃道周出征,施琅雖然年輕,卻有著不同尋常的軍事思想,他知道黃道周倉促組織的軍隊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要想穿過清軍的封鎖線和敵後的抗清勢力取得聯繫,必須輕裝簡從,於是他便建議黃道周遣散軍隊,只帶少數隨從化裝前往安徽贛州,與當地的抗清大部隊匯合之後再以首席大學士的名義節制各地的督軍和總兵,如此才是上策。但是黃道周卻沒有採納這個地位低下的年輕人的建議,而是依舊帶著他的三千散兵出征,結果沒多久就被清軍探知,黃道周兵敗被俘,後被清朝殺害。

後來,施琅隨著大部隊奉鄭芝龍的命令投降了清軍,被編入大將李成棟的麾下,但是因為不是嫡系而不被重用。1648年,李成棟反清歸明,施琅便回歸了鄭成功的麾下,繼續為鄭氏效力。雖然施琅憑藉自己的才能在鄭成功麾下不斷升遷,最終被任命為左先鋒,但是之後二人卻出現了較深的隔閡。

1651年,鄭成功打算離開廈門攻取清軍控制下的潮汕和惠州等地,施琅認為清軍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已經在廣東站穩了腳跟,此時前去攻打不見得能夠取得勝利,而且還有被對方攻取廈門的風險。於是,施琅便假稱自己前天夜間做了一個夢,夢見出師不利,希望鄭成功能夠重新考慮出征事宜。施琅雖然是一片好心,但是鄭成功卻不理解其用意,而是以為他膽怯避戰,存心擾亂自己的部署,便下令解除了施琅的左先鋒職務。後來的事情果然如施琅預見的一樣,鄭成功雖然在沿海一帶取得了一些小的勝利,卻被清軍攻占了自己的後方廈門,鄭氏在廈門積攢的財物都被清軍擄走,士兵和財物損失慘重。

1651年形勢圖

而最終讓施琅和鄭成功決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原本是施琅的部件,之前多有不法之事,而且是個見風使舵之人,他看到施琅被鄭成功革除左先鋒職位後便想方設法地投入到了鄭成功的直接領導下,這讓施琅很不爽,暴怒之下的施琅居然派人將曾德捉回斬首。這下就捅了一個大簍子了,施琅此舉無疑是對鄭成功權威的挑釁,試想一下,就算曾德投到鄭成功直接指揮下,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鄭成功是這支部隊的最高統帥,曾德此舉雖然道義上不光彩,卻也沒犯什麼大錯。而施琅卻將曾德斬首,一來曾德無錯,二來施琅已經被解除職務,根本無權處置身為同僚的曾德,更何況將其斬首。

鄭成功

在施琅將曾德斬殺之後,鄭成功一方面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也覺得施琅有了反心,於是便下令將其抓捕,結果施琅居然奇蹟般地逃脫了,而且成功地跑到了大陸、投降了清軍,最終成了攻克台灣的主要人物。而施琅的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則沒那麼走運,二人被鄭成功抓獲並被處死,至此,施琅和鄭成功便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這也使得施琅死心塌地地為清軍效力,最終成了康熙任命攻台的頭號武將。

參考文獻:《南明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V6D0HIBd4Bm1__Yjc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