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建築設計師心裡都有一個咖啡夢

2019-10-29     睿途旅創

城市需要理想的「第三空間」,而咖啡就有這種魔力,總是能跟生活方式快速連接。如今的咖啡店已經呈現社交化、場景化、個性化特徵,這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建築設計師與咖啡的跨界合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建築師與咖啡館的那些不解之緣吧~

青山周平 × 城市微空間

青山周平是微博坐擁65萬粉絲,被譽為「設計界小栗旬」且性格溫和的網紅設計師。看過《夢想改造家》的小夥伴們一定對他印象深刻,除了紅遍網絡的胡同老房改造,咖啡館也是他的最愛。在青山周平看來咖啡館是「生活必需品」。

位於北京魯迅博物館附近的有術咖啡館就是由青山周平設計的,運氣好的時候還會碰到他回來喝咖啡。有術的主體是個四合院改造的民宿,起這個名字,最初不過是因為院子裡有一棵大槐樹,便起名為「有樹」,但後來發現這兩個字與其他公司重名,於是改成了「有術」。

為了尊重住店客人的隱私,民宿部分不開放參觀。有術咖啡廳位於一樓入口,早上兼做住店客人的早餐餐廳,中午開始對外開放,變成營業的咖啡館。天氣轉暖之後,店家在門口擺了鍍鋅鐵條焊制的桌椅作為吸煙位,於是這裡成了胡同的孩子們放學以後的遊樂場。

四合院改造成了民宿,如果沒有咖啡店,那麼這裡就是封閉的狀態;有了它,胡同就多出了一個公共空間:住客們嘮嗑、鄰居來串門,行人來問路……

咖啡廳,成了一個有實在意義的社交場所。

這個月剛剛開業的「%Arabica建國西路新店」也是青山周平設計的,他繼續將共享概念放到項目中。180°圓弧形落地窗的開放式空間,把建國西路的美景盡收眼底!

保持%Arabica原有的純白極簡設計,融入綠植元素,遍布整個空間的清新自然風格,仿佛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滿目的翠意,給%Arabica注入了滿滿的活力,整個空間變得靈動起來。讓梧桐掩映下的建國西路,多了一絲柔情。

咖啡店,是一個可以隨時拿起工作,又放下工作的神奇地方。青山周平說:「喝咖啡可能會有點像抽煙,雖然我不抽煙,但它會是一種習慣。」

隈研吾 × 星巴克

日本大師隈研吾似乎一直想營造出都市中的反差感——如何超越混凝土時代?如何突破連鎖品牌給人的固有印象?

隈研吾把他對木頭的情結,放到了咖啡店設計上。他跟連鎖品牌星巴克選在東京中目黑區開設全球第四間超級咖啡烘焙工坊今年2月底開業。

咖啡店有4層樓高,如同一家美學生活館。設計靈感就來自目黑川邊上的櫻花,除了延續隈研吾的「讓建築消失」理念之外,門店內外都加入了不少日本文化元素,而以杉木和落地玻璃打造的通透空間也讓店內的顧客可以隨時看到周圍的風景。

它不僅擁有世界最大的Roastery咖啡桶和東京最大的茶瓦納Teavana酒吧,而且這裡是春天欣賞到櫻花最佳場所。

在金色烘豆機的周圍還分布了 2100 朵銅製櫻花裝飾,藉此來呼應中目黑作為東京賞櫻名地的特色,整體就像是室內開滿了一樹金色的櫻花,而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形。它們用細絲支撐,就像漂浮在空中,夢幻無比。

2018年年末時位於台灣花蓮的星巴克門店正式開業。該店同樣是由日本建築設計師隈研吾操刀,他以貨櫃作為建築素材,透過大樹開枝散葉的設計意象,懸挑航遍全球各大港口的貨櫃,賦予循環重生;並結合中式斗拱的力學基礎,打造層層穿插的貨櫃空間,背後的圖案以台灣當地阿美族原住民文化為靈感。

作為台灣星巴克(Starbucks)首間貨櫃屋門市,10餘座白色貨櫃屋交錯堆疊,搭建成仿佛積木般的三層高建築,而品牌標誌性的雙尾美人魚LOGO,則大大地印在貨櫃屋上。

在內裝設計上,花蓮洄瀾門市以保持貨櫃原始風貌為主,僅在部分牆面裝飾木皮板亦運用了在地阿美族原住民的鮮明色彩點綴,展現了星巴克深耕在地,體驗星巴克門市特色的不斷創新及多元性。

隈研吾與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合作還不止於此。他們的第一個合作項目位於日本的福岡。大師隈研吾擅長用小木頭型造出特殊的建築空間,而日本福岡的這家Starbucks(星巴克),則是隈研吾的新作之一。

這家Starbucks咖啡廳在日本歷史聞名的神社太宰府天滿宮附近,在路邊一個方正的木板夾層間創造出自有的小天地,牆面用厚度為6cm的斜十字木條作為裝飾,將簡樸的建築型造為極具空間感的休閒好去處。

身處咖啡廳,仿佛身處叢林中的一個鳥窩,充滿安全感之餘也洋溢著難得的大自然氣息。

佐藤大 × 咖啡玩家

康奈爾咖啡(Connel cafe),坐落在日本東京赤坂Sogetsu Kaikanhas大廈第2層。該大廈原本是為草月流插花學校(Sogetsu Ikebana School)建造的,它與日本皇太子官邸隔街相望,窗外就是風景優美的Korekiyo Takahashi 紀念公園。Connel Coffee的設計由東京著名的設計事務所Nendo負責,既保留了建築原有的室內設計,又凸顯了自己的特色。

咖啡館的名字Connel 源自日語單詞「捏ねる」(音為 koneru,發音類似),意為「揉捏」、「塑造」。為了儘量保持原貌,店內空間結構未做變動。僅對地面做了一些改動,以呈現出「流動感」,並增添了部分室內裝飾,如櫃檯和階梯,加強了空間感,也保證了設計一致性。

佐藤大還曾經出過一個繪本《什麼是杯子?》,講的是一隻咖啡杯的故事。開頭是一隻咖啡杯發現找不到勺子來攪拌咖啡,而從自己身上「分身」出了一隻勺子,進而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最不可思議的是nendo還真的把這些奇奇怪怪的杯子做出來了。

nendo還完成了日本首間「扭蛋」自助咖啡廳「Gacha Gacha Coffee」。他們與模型玩具製作公司Kaiyodo合作,做出了咖啡扭蛋。

座落於日本東京 Sky Gallery 3 的咖啡廳,此次為 Nendo 與丸山珈琲(Maruyama Coffee)共同合作創立,採用全自助模式,能夠在250 米高度欣賞東京景色。

顧客必須要在扭蛋機中轉出咖啡膠囊,並自己研磨製作,享受自製咖啡的樂趣。

India Mahdavi × 色彩女王

「Germain」咖啡店由著名設計師 India Mahdavi 設計完成。獨特的設計使「Germain」從傳統咖啡店中脫穎而出,憑藉著極富個性的室內設計,成為了巴黎時尚人群充滿創意和靈感的聚會場所。

咖啡廳獨特的裝潢設計會使人追憶起過去的歲月。印度出生的法國設計師的目的就是在咖啡廳的每房間中創造出不同的風格特點。因此,咖啡廳的兩個房間基調非常不同然後又能互相調和。

咖啡廳內最為獨特的地方是黃色雕像,它出自著名的法國藝術家 Xavier Veilhan 之手。雕像名為「Sophie」,它貫穿於咖啡廳設計的上下兩層。

儘管這個雕像的色彩非常顯眼,並且現代感十足,但是它同飯店內部的搭配非常協調,為咖啡廳帶來了一種獨特的特徵。

咖啡店遍布全世界,設計師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將咖啡與城市文化連接起來,讓咖啡館逐漸成為城市必不可少的模塊,並被賦予全新的時代意義。如果說酒吧是一個城市夜間的精神場所,那咖啡店就是城市在白天的個性體現。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聲明: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台,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海睿途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註冊商標:睿途旅創)是專注於旅遊創意研發與實踐的專業機構。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在丹麥哥本哈根、新加坡、北京設有分支機構。公司由旅遊產品創新研發中心、策劃與規劃設計中心、創意孵化中心三大板塊組成,主營小鎮/鄉村/景區等各類策劃、規劃與創意設計、旅遊創新產品研發與IP輸出。

睿途理念: 小創意改變大旅遊

睿途使命: 以優質創意內容革新中國旅遊

睿途精神:I3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創新意識) Innovation thinking(創新思維)Innovation ability(創新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BrIF24BMH2_cNUgSi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