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這幾天誰是北京冬奧會的「頂流」?吉祥物「冰墩墩」必須擁有一席之位。春節期間,北京市民在冬奧會特許商品零售店門外排起長龍。在部分商店,冰墩墩毛絨玩具剛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這隻裹滿「糖衣」的小熊貓頻頻登上網絡熱搜,它以「卡門」出道,以抖雪的表情包成功萌化眾人。如今,冰墩墩火了,憨態可掬的它正向世界展示著中國人獨特的冰雪浪漫。
冰墩墩為何如此火爆?
據「冰墩墩」設計團隊介紹,「冰墩墩」的冰殼造型和冰雪運動相關,可愛的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外殼充滿了科技感和未來感。外層透明的冰殼來源於「冰糖葫蘆」的構思,薄薄的糖衣冰晶透亮。
為了給熊貓的黑白形象增加更多亮點,設計團隊從冬奧會新建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圖片獲得了靈感,臉部一圈五色炫酷的冰絲帶造型,象徵了一個能量環。如果熊貓需要滑冰,能量環就可以幻化成冰刀,要打冰球就變成球棍……
圖源@東方IC
隨著北京冬奧會開幕,頒紀念品儀式上出現了冰墩墩的隱藏「限量版」 ,每位奧運健兒獲得一隻金色冰墩墩!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即便普通版的冰墩墩都已很難買到,這一波操作讓網友羨慕不已。
一眾網友喊話「求連結」 「誰不想要一隻可愛的冰墩墩 」,還有網友表示,「我離冰墩墩只差一個冠軍!」
此前,熊貓元素在中國很多次不同的運動會中成為了吉祥物,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一「晶晶」,再到今年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可以看出我們的熊貓伙食是越來越好了。
面對冰墩墩的走俏,其設計團隊表示:「冰墩墩無疑是一個產品在商業上的成功,但這種成功對其文化性和藝術性的表達也非常重要。」冰墩墩寓意著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據最新消息,身著紅色中國傳統節日盛裝的「墩墩」新春特別版2月9日已上線,新版「冰墩墩」猶如穿梭在北京胡同里的小朋友,為奧運健兒送上好運,為千家萬戶送去祝福。
冬奧場館暱稱藏著"中國式寫意"
除了頂流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眾喜愛,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和服務也獲得多國運動員、媒體及社會各界的高度稱讚。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曾說:「奧運會將在後疫情時代成為黑暗隧道盡頭的光,激勵著我們、鼓舞著我們。」而冬奧會的場館,將成為承載這束光的場所。
北京2022年冬奧會共設北京、延慶和張家口三個賽區,共有39個場館,各具特色。冬奧場館的建設融入諸多中國元素,「雪游龍、雪飛燕、雪如意、冰絲帶」……幾乎每一個冬奧場館,都有屬於自己的中國「姓名」。
冰絲帶——國家速滑館
北京賽區的新建場館中,外形酷似蠶繭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北京冬奧會建造的一個新場館。場館近1.2萬平方米冰面,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它通過分模塊控制單元可根據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標準進行製冰。
國家速滑館@劉興華
國家速滑館外由22條「冰絲帶」環繞躍動,將冬奧體育文化與「誰持彩練當空舞」的中華之美融為一體,「冰絲帶」的設計理念來自冰和速度結合的創意,彎曲的冰做成絲帶,蘊含了中國人對自然的深層思考和剛柔並濟的智慧。
22條飄逸的絲帶,像是速滑運動員在冰上划過的痕跡,象徵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奧會舉辦的2022年。
國家速滑館@新華
雪飛天——首鋼滑雪大跳台
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設計融入了敦煌壁畫中「飛天」飄帶的元素,整體顏色偏冷,起跳區黃色和紅色的漸變節奏加快,使暖色調在接近地面時結束,實現不同飄帶向天空飛舞的效果,盡力呈現出大跳台向空中騰躍的形象,奧運健兒的夢想從這裡「起飛」。
首鋼大跳台由賽道、裁判塔和看台區域3部分組成,主體結構為鋼構架;賽道長164米,最寬處為34米,最高處為60米,分為助滑區、起跳台、著陸坡和終點區域4個部分。從側面看去又猶如一隻靈動的「水晶鞋」。
飄逸的曲線與硬朗的工業風相結合,這是全球第一座永久跳台,也是冬奧歷史上的首座工業遺產再利用的競賽場館。在2月8日舉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賽金牌獲得者——中國選手谷愛凌盛讚「首鋼大跳台是我滑過的最好場地!」
雪游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鋼架雪車項目比賽場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採用了中華文化圖騰「龍」的創意,全長約1975米,16個角度、坡度不同的彎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條蜿蜒的游龍盤踞在山脊之上,被形象地稱為「雪游龍」。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視覺中國
依託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天然山形建設賽道,嬉遊于山林之間,為了儘可能保留原有山體的基礎,整個賽道1000多根樁靠人工來完成。
設計團隊結合自然地形和遮陽設計研發出一套獨特的地形氣候保護系統,集保溫、防水、天然防腐功能於一體,降低太陽輻射對賽道的影響。
雪飛燕——國家高山滑雪中心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國內第一座按冬奧賽事標準建設的高山滑雪場館,整體輪廓就像一隻振翅欲飛的燕子,運動員滑行時也猶如飛燕馳雪,因此得名「雪飛燕」;高山滑雪被譽為「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設7條雪道,全長9.2公里,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建設難度極高,主要承擔高山滑雪賽事。同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還包括山頂出發區、中間平台、競技結束區、集散廣場、索道等配套設施。
雪如意——國家跳台滑雪中心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台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跳台剖面因與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S形曲線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國家跳台滑雪中心承擔北京冬奧會跳台滑雪、北歐兩項的比賽。
此外,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位於張家口崇禮區太子城區域東北側山谷,依次布置靶場、賽道與起終點區、場館技術樓等,承擔北京冬奧會冬季兩項以及冬殘奧會冬季兩項的比賽。
雲頂滑雪公園包括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礙追逐、平行大迴轉六條賽道。雲頂滑雪公園不僅是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國家隊的訓練基地,也為大眾冰雪運動提供了優質場地。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的賽道沿山體自然地形而建,總長度為9.7公里,寬度為8—14米,共設8個賽道圈,不僅是古楊樹場館群中賽道最長的競賽場館,還巧妙藉助了場地上的原生樹木,營造了山野之趣,與山巒、森林、白雪融為一體,不論是運動員還是觀眾身處此地都有特別的感受。
作為城市的名片和地標,北京冬奧會場館設計不僅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體現大國風範和魅力,同時也充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彰顯出中國元素的魅力。
可持續利用才是更長久的檢驗
北京冬奧會在籌辦和賽事運行過程中都在強調可持續發展,除了最大限度利用了2008年夏奧會的奧運遺產,包括國家體育場、國家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首都體育館等夏奧場館變身冬奧場館。而新建場館也從一開始就充分考慮賽後利用需求。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視覺中國
「冰絲帶」賽後將向公眾開放,成為集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文化休閒、展覽展示、社會公益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場館。平時可接待超過2000人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所有冰上運動。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用於中國國家隊和國內外專業隊的訓練和國際賽事的舉辦,同時賽區內還將建設多處大眾滑雪道。在非滑雪季,將開展山地徒步活動等戶外活動。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比賽出發區下方的1/3處較緩的地方,給公眾預留了一個出發區,為賽後向公眾開放提供條件。目前,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已獲得國際奧委會批准,將於「五一」開園。
而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等快速交通聯絡線,又將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冰雪、人文、自然資源貫通,連成一條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引領周邊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北京冬奧會正在助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向世人展示面向未來的、更加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成功將國內外各方對可持續性議題的關注提高到新的層次。
文章素材來源藝術與設計、英語新世界、中國新聞周刊,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40d488410fe0c1c9cedb02ce0946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