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記者吳浩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青年聯合會日前決定,表彰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41個抗疫類「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復工復產、雙勝利、脫貧攻堅等關鍵詞,也在名單中有著突出體現。
亮點1
戰「疫」一線
為抗疫作出突出貢獻,31名個人和10個集體上榜
在獲獎名單中,有31人為抗疫作出突出貢獻,同時還有10個抗疫類集體獲得表彰。
4月24日,從武漢歸來的內江市疾控中心檢驗科檢驗技師鄧凱元已經解除隔離多日,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都是應該做的嘛。」鄧凱元的心態很平和。
2月21日,新婚才2個月的他,主動遞交請戰書,成為四川省第三批疾控支援湖北工作隊成員,主要負責樣本的採集、轉運以及數據的錄入。在46天的援鄂工作中,鄧凱元共收送樣本1萬餘份,錄入標本數據8000餘條,為樣本得到及時檢測爭取了時間,也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更多準確數據。
今年獲獎名單中有很多和鄧凱元類似的青年。
廣安市岳池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治醫師毛建川,與妻子一道請戰上一線,主動承擔了全院新冠患者、疑似患者的呼吸道標本收集和查房等工作,參與救治5例新冠確診患者;眉山市彭山區中醫醫院內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道明,擔任眉山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方艙醫院臨時醫療小組組長、方艙醫院四川片區中醫組組長,就優化方艙醫院管理並持續改進等方面提出建設性建議,積極開展中醫巡診、中醫療效觀察和總結、中醫特色肺康復訓練等適合方艙醫院的中醫治療。
「救死扶傷,職責所在。」這是四川醫護青年們表達最多的一個觀點。「英雄無畏,當為榜樣。」2月中旬,共青團四川省委下發《關於開展疫情防控一線青年突擊隊員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在今年的「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評選中,重點向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年集體和個人傾斜。
青春,在戰「疫」一線綻放。4月25日,在四川日報報業大廈樓下,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武漢報道組的隊員們集合在了一起。當天,最後幾名從武漢歸來的隊員結束了隔離,大家第一時間聚在一起,拍下了一張珍貴的全家福。疫情發生後,該報道組毅然逆行武漢,兩個多月里,他們多次深入核心區域,用文字和鏡頭記錄現場、捕捉感動、傳遞力量,發回新聞產品上千個,全網傳播總量超50億,書寫了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國網四川甘孜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吳超,確保全州22家醫院、56處集中隔離點等重要抗疫場所電力可靠供應;成都盒悅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仙,第一時間帶上廚師團隊和食材,作為逆行武漢的四川青年志願者,專門為當地醫護人員免費供餐;樂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特警大隊,22名青年向黨團組織遞交印有鮮紅手印的請戰書,在管控卡口對進出全市車輛人員進行24小時衛生檢疫工作;西南民族大學「格桑花」志願者服務隊,先後進行防疫物資捐贈、線上教學、課業輔導,與醫務工作人員子女開展「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累計志願服務時長600餘小時……
透過這份沉甸甸的獲獎名單,能夠看到四川各條戰線上的青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的屬於新時代青年的貢獻,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亮點2
雙勝利
助力復工復產,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攻堅克難
《萬米高空看天府國際機場神鳥這樣展翅》《1850噸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國航基地鋼結構完成整體提升》……最近兩個月,關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建設的報道頻繁出現。2月下旬,機場復工,如今正爭分奪秒搶回被疫情影響的進度。而這其中,有華西集團十二公司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項目青年團隊貢獻的一分力量。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該團隊承建的T2航站樓是整個航站區施工條件最複雜的標段,他們集中力量攻克了世界首例時速高達350公里、直接下穿T2航站樓的高速鐵路帶來的多項施工技術難題,僅用21個月就完成航站樓主體封頂,創國內同級別機場施工用時最短紀錄。復工復產,他們是全省青年集體的優秀代表。
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快復工復產,廣大青年在行動。
成都攜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青年創業團隊,在疫情發生後利用「無人機+數字孿生防控平台」技術,先後為5個市(州)、12個縣(市、區)執行防疫任務,累計出動無人機328架次、服務群眾超過百萬人次。疫情穩定後,積極復工復產,無人航空產值較2018年同期增長121%,較2019年增長52%;綿陽市遊仙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金融創新團隊,在疫情發生後發放防控、保供貸款15550萬元,化解受疫影響貸款金額51673萬元,捐款捐物116236元。
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一級主任科員祝希,入選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收人才庫,被確定為全國特別納稅調整重大案件會審專家。疫情發生後,他大力推行國際稅收業務「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確保全省對外付匯未受疫情影響。積極協調明確防疫物資進口涉稅問題,在助力在川外企復工復產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要奪取雙勝利,創新創業必不可少。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顏宏,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和負責了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和項目的研究工作,組織或參與了多套國家重點任務雷射樣機系統的總體設計和集成,是高功率雷射技術領域的青年帶頭人。這些年,他致力於解決我國高能雷射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我國實現關鍵技術、關鍵器件自主可控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們彰顯了青春蓬勃的力量,用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的四川青年是好樣的。」團省委相關負責人這樣評價。
亮點3
脫貧攻堅
創品牌捐物資抓生產……他們在前線幹勁十足
4月27日一大早,涼山州金陽縣土溝鄉日克地村黨支部副書記勒爾爾者前往村裡的養雞助學基地打掃衛生。3天之前,他在朋友圈發出了一組土坯房子的照片,「這樣的房子即將消失,是兒時的記憶,也是歷史的印跡,加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四川青年幹勁十足。本次表彰了不少奮戰在脫貧攻堅最前線的青年和集體。
四川農業大學園藝黨支部「科技助農」團隊服務全省30多個縣(市、區),幫助地方創建了15個農產品品牌,惠及80多萬村民,助農經濟效益估算超100億元,成員多人多次獲省市表彰獎勵。
將價值30餘萬元的有機紅薯、土雞蛋、粉絲等物資捐贈到武漢,並捐贈口罩4500隻,做這件事的是資陽市尤特薯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曉艷。她創辦的公司已帶動了產值近億元的紅薯種植、研發和加工產業鏈,產品遠銷北上廣和港澳台地區,還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現在我正在探索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黃曉艷說,將繼續帶動安岳縣12個鄉鎮4000餘戶農戶增收,帶動2000餘名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
莫色小蘭是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越城鎮西城中學教師,也是一名脫貧攻堅駐村幹部。十年來,她累計爭取社會愛心資金133萬餘元,固定資助239名貧困學生,救助貧困學子達2500餘人次。她和其他隊員一起努力,所幫扶村已經在2018年通過脫貧驗收,近90名幼兒進入「一村一幼」教學點接受學前教育,140戶貧困戶住進安全住房。
類似的優秀青年還有澤郎尚周,作為阿壩州若爾蓋縣公安局紅星派出所幹警的他,從警以來總是想方設法為低保戶維修冬房、為貧困戶捐錢捐物、為草原防火制火衝鋒陷陣。在做好為地區安穩晝夜巡查、為社會穩定懲治罪犯等本職工作的同時,他更是堅持多年為貧困戶提供食糧。
今年,在助力涼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團省委將開展「感恩奮進」「青春關愛」「產業幫扶」「治理提升」青春扶貧四大行動,派遣了「西部計劃」志願者367名,更多的四川青年將在這個舞台上實現自己的青春抱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8c4yXEBnkjnB-0z6Z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