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懷著激動的心情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阿壩州 3縣
獲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啦!
就在昨日(6月29日)
四川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會
在成都崇州市召開
全省17家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獲授牌
阿壩州占據3席
分別為 汶川縣、九寨溝縣、松潘縣
接下來
請大家跟著小編
一起了解上榜的3個縣吧!
汶 川
汶川縣地處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東西寬84公里,南北長105公里,幅員面積4084平方公里。南距省會成都130公里,北離州府馬爾康200公里,屬成都1小時經濟圈,是前往臥龍自然保護區、九寨溝、黃龍等世界級景區和大草原的必經之道,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汶川」之美譽,是全國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之一,是華夏始祖大禹的出生地,是藏、羌、回、漢等各族群眾交匯融合的地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國家AAAAA級景區汶川特別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大禹文化旅遊區等景點,是坐落在大熊貓國家公園裡的無憂城。
汶川縣平均海拔1300米,地處國際最佳人居海拔集中區,年均日照1600小時以上,年平均溫度12.9℃,森林覆蓋率56.9%,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南部地區每立方厘米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2.4萬個,是天然的大氧吧。
汶川縣因岷江(古稱汶水)而得名,從漢武帝設汶山郡開始,迄今已有2200年郡縣史。華夏人文始祖大禹出生在汶川、蜀漢大將姜維駐防在汶川、紅軍長征精神播撒在汶川、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植根在汶川,千百年來,眾多歷史名人在汶川流連忘返,動物活化石大熊貓、植物活化石珙桐等在汶川和諧共生。
松 潘
松潘縣位於阿壩州東北部,距省會成都300公里,距州府馬爾康400公里,面積8486平方千米,轄7個鎮10個鄉、村(社區)122個,總人口7.6萬人,是藏、羌、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對外開放縣。
松潘歷史悠久,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設立縣級建置湔氐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明朝洪武時期先後設「松州衛」、「潘州衛」並「松潘衛」,松潘由此而得名。清置松潘廳和松潘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改松潘直隸廳為松潘縣,縣級建置沿用至今。
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7.2%,主要有雲杉、冷杉、樺木等,叢林中生活著大熊貓、金絲猴、蘇門羚、獐、鹿、熊等數十種珍稀動物;有草場34.46萬公頃,盛產貝母、蟲草、羌活、大黃等中藥材等。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世界自然遺產黃龍風景名勝區、「天宇銀瀑」扎嘎瀑布、「夢幻世界」二道海、「國畫長廊」丹雲峽風景區、紅軍長征途中著名的「毛兒蓋會議」和「沙窩會議」會址、紅軍長征紀念總碑、松潘古城牆及獨具特色的藏、羌、回、漢民族風情。高品位的旅遊資源,使松潘聲名遠播,享譽海外。松潘區位、交通優勢突出,地處大九寨旅遊圈樞紐位置,國道213線、建設中的成蘭鐵路和規劃中的汶九高速公路縱貫全境,九寨黃龍機場落戶境內,陸上、空中通道交織成網。
九 寨 溝
九寨溝山川秀美,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除擁有獲「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三項國際桂冠和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稱號的九寨溝外,還有白河金絲猴國家級保護區、勿角大熊貓省級自然保護區、貢槓嶺省級自然保護區、甘海子國家森林公園和神仙池風景區、甲勿天池、黑河風光帶、玉瓦石碏紅葉風景區、喇嘛石大峽谷風光、杜鵑山、勿角白馬藏族風情園等眾多生態人文資源。2007年被命名為「中國旅遊強縣」。
九寨溝縣歷史悠久,是藏、羌、回、漢等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形成了眾多人文景觀。已擁有㑳舞、南坪曲子、川西藏族山歌、熊貓舞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坪琵琶製作技藝、榻板房建築技藝等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66項州、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素有「民歌之鄉、琵琶之鄉、情歌之鄉」的美譽。
大九寨、大熊貓、大草原
大長征、大雪山、大冰川
大彩林、大地震遺址、大禹故里
九大品牌
讓阿壩州的全域旅遊璀璨綻放
成為世人心目中旅行的理想出行地
主編:梁敏
編輯:況思琦
記者:陳勇強 格西雪婷 王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