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仍然面臨外部貿易壓力,國內需求增長趨於「放緩」,各方有心人都在為2020年的GDP增速就是順其自然的「破6」,還是「奮發有為」的「保6」而爭論不休的背景下,如何打造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期的「新增長極」,已經成為決策層應對新時期挑戰的一大課題,注意到,2019年底的相關高層會議強調,加快大規模建設項目,推進區域經濟布局。
最近召開的兩次中財委會議「連續兩次布局區域經濟發展」,而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台,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0年1月3日第六次中財委會議提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就在上述「中國經濟的大半壁河山」借勢整合,激發出新的「基建需求」的同時,全國多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迎來年末開工潮。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12月,各地重大項目開工數量超3100個,總投資金額將近2萬億。
中國經濟「半壁河山」正借「區域合作」加大基建力度
2019年12月中央ZZJ會議指出,要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其中新增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值得關注。
統計顯示,2019年以來,中國發改委累計批覆基建項目近60個,涉及金額已超1.5萬億元。
在2020年仍然面臨外部貿易壓力,國內需求增長趨於「放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期的「新增長極」,就成為決策層應對新時期挑戰的一大課題,博覽財經注意到,最近兩次召開的中財委會議「連續兩次布局區域經濟發展」——
2019年8月26日,第五次會議研究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問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問題;
2020年1月3日,第六次會議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次中財委會議提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早前,中央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
聯繫起來看,以成渝雙城經濟圈為一頭,另一頭則是長三角,「沿著長江一頭一尾,連起來就是長江經濟帶的整個沿線,從成渝到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再到江蘇、上海,這是中國經濟的半壁河山。」
1月6日,《華西都市報》刊文稱,川渝雙方已就合力推進鐵路大通道項目建設、協力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強「十四五」規劃對接、持續推動重點領域合作等工作達成共識。
顯然,在各種形式的「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當中,繼續打造「互聯互通」所需的「基建項目」,既是區域間長期合作的基礎,也是即期發力「穩定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注意到,就在上述「中國經濟的半壁河山」借勢整合,激發出新的「基建需求」的同時,全國多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迎來年末開工潮。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12月,各地重大項目開工數量超3100個,總投資金額將近2萬億。其中安徽、福建、深圳、四川等地均有超千億投資規模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預計2020年基建投融資增速溫和回升
注意到,海通固收的相關分析顯示,預計2020年基建投融資增速溫和回升。
海通固收假設2020年基建資金來源中利用外資增量與2017年相同,其他資金來源增速為近六年均值,則我們測算的2020年基建融資增速為11%,較2019年的5%明顯回升。同時假設19、20年基建融資與基建投資的缺口較17年小幅收窄,則我們預判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舊口徑)或回升至8%~9%左右。
從增量看,最大貢獻源於自籌資金的改善、主因專項債發力、非標拖累減弱,其次為其他來源資金,再次為預算內資金。從增速的改善看,最大改善來自於其他來源資金和自籌資金。
基建的哪些領域或有發力空間?
首先,5G、新能源等新基建領域或有一定的增長空間。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把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其列為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之一。隨著19年年中5G牌照落地,5G商用的推進加速,2020年相關投資(如5G基站、傳輸網絡等)或將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此外,近年來電力領域投資結構調整,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占比提升,而目前電網的消納能力依舊不足,未來新能源電站和配套電網的投資也或有增長空間。
其次,部分民生工程,如舊改、停車場、冷鏈物流等也是政策的發力方向。舊改方面,2019年4月發布的《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包括基礎設施的改造、配套設施升級,以及水、電、交通、污水處理等相關設施建設,這或將是公共設施管理領域投資的重要抓手。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其中停車場的建設有助於拉動汽車需求,冷鏈物流則有助於拉動三四線城市和農村消費,對於經濟增長和擴大需求也有正面意義。
最後,區域一體化建設也或是基建的重要增長點。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台,長三角城市群和區域一體化建設進入加速階段。而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推進雄安新區建設,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這意味著區域一體化建設及配套的軌交、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等,也可能是未來基建增長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