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風來帆速。
科創板元年
2019年股市最大的關注點,無非就是科創板。在這一年中,科創板順利推出,並且試點註冊制,對中國資本市場構成了長遠影響。
從科創板的提出,到今年7月22日開市,一共用了259天。首批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的公司是25家,截止12月22日,科創板已經受理企業189家,其中107家企業通過上市發審委審議,99家企業提交註冊,74家企業註冊生效。目前,共有67家公司在科創板掛牌交易,募集資金達到803.76億元。
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嘗試了多維度制度創新。至今5個月的運行時間裡,基本上是平穩的,它的成長和進化速度驚人,這註定會掀開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場大變局。
2019年,是科創板元年,也是創業板十周年。目前在科創板上試點的註冊制,2020年也將在創業板上順利推開。最新人大通過的證券法修改草案,也明確中國以後的上市制度就是註冊制。
當然,註冊制推廣到主板還會有一個過程,不過時間也不會太久。應該講,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
A股入摩
之外, 2019年另一個看點就是外資「買買買」,這也構成了A股指數能夠不斷走強的重要原因。換句話來講,2019年的增量資金,主要來自北向資金。
其中,「A股入摩」算是我們說得最多的新聞了。「摩」指的是「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新興市場指數」,也就是MSCI指數。這個指數是一個國際化的基金跟蹤指數。
5月15日,MSCI公布首批被納入的234隻中國A股股票,雖然占MSCI相關指數的權重不大,但這相當於在全球投資者和A股之間建立了一條通道,可以讓外資也參與到A股中來。
11月26日,A股入摩第一階段20%的納入計劃順利完成。據推算,當它完全納入A股時,將給A股帶來約34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絕對是重磅利好。另外兩大國際指數——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也為A股帶來了千億左右的增量資金。截至12月13日,北向資金年內累計凈流入已達到3198億元。
這說明,中國A股的發展在國際上得到了承認,且已經融入世界金融市場,且發揮著顯著作用。
在金融大開放的背景之下,未來,中國股市資產將會越來越受青睞。特別是當下的歐美國家,普遍處於低利率、負利率的狀態,在存款可能沒利息還得倒貼錢的情況下,中國A股的資產價格就相對有吸引力。這對我們來講,也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2019年,在國內政策的支持下,科創板這片「試驗田」開出了「硬科技」之花;同時,金融對外大開放,致使外資大量湧入。2020年,這兩項重大利好將持續發力支撐A股指數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