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八卦,八卦財富,我們今天關注的人物是LVMH集團的締造者——71歲的伯納德·阿諾特。
那麼提起伯納德·阿諾特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很陌生,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提起 LV ,我估計大多數人就知道了。對的,阿諾特就是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集團的掌門人。
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1949年3月5日出生在法國,號稱「世界奢侈品教父」、「LVMH集團締造者」、也是「精品界的拿破崙」。他也多次被時尚雜誌捧為「最佳著裝男士」。
66歲的時候,他已經是法國的頭號富翁,他以超過290億美元的身價在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中間名列第七。依靠法國人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成立了今天的 LVMH帝國。
奢侈品帝國
他是1971年從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獲得工程學位之後,以工程師的身份加入到了他父親的建築公司。
但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在一次和紐約計程車司機的偶然談話間,點燃了他內心跨界經營奢侈品品牌的「火種」。當時,計程車司機說,「你是法國人,我不知道你們法國總統是誰,但我知道迪奧(Dior)是法國的名牌。」
阿諾特隨即就把迪奧記在心上。但是沒想到,收購的機會很快就真的來了。
1984年,擁有迪奧品牌的法國前紡織業巨頭布薩克(Boussac)瀕臨破產。阿諾特順勢拿下了布薩克,並靠著大刀闊斧地改革,讓底子本就不差的迪奧,在兩年內就起死回生,實現了盈利。阿諾特由此在奢侈品界一炮打響,被稱為「能令品牌復活的魔法師」。
在那之後,他又盯上了當時就已是法國最大奢侈品集團的路威酩軒集團,也就是LVMH集團。
在之後的數十年裡面,阿諾特又通過「買買買」拿下了全球超過50個奢侈品牌,包括紀梵希(Givenchy)、羅威(Loewe)、馬克雅各(Marc Jacobs)、芬迪(Fendi)等等。這些讓女人為之瘋狂的品牌,也慢慢組成了他的龐大帝國。
異曲同工:阿諾特與巴菲特
總結阿諾特的收購有幾個特點:第一、資金來源一般是銀行,他與多位銀行家打得火熱,擁有無上限融資額度;第二、購買的時機一般是在資本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第三、收購以後,適時適度賣出不合適的品牌,使其旗下的子品牌始終保持比較高的收益率;第四、經營的時候,為品牌換上合適的設計師,給品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麼巴菲特的投資也有不少相同的特點:第一、資金來源一般就是保險;第二、買入的時候,一般也是資本市場低迷的時候;第三、收購以後,選擇長期持有或者短期賣出,他都是不一定的,有持股時間比較長的,也有短線就拋出的。
阿諾特跟巴菲特的不同之處在於,阿諾特只青睞奢侈品品牌,而巴菲特在很多領域裡都有投資。
覆巢之下無完卵
2020年,席捲全世界的疫情,也影響到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奢侈品品牌更是受到巨大衝擊。
從1月17日以來,LVMH的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23%。受這個影響,阿諾特身價也損失了約313億美元,相當於每天損失約4億美元,應該講,是疫情之下損失最大的富豪。
除此之外,疫情還會影響LVMH集團的收入,我們看到2020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10%-20%。
當然,為了應對疫情,LVMH也採取了措施支援受影響的地區,包括向中國捐款人民幣1600萬元、為法國買了4000萬隻口罩、旗下迪奧(Dior)等品牌都轉產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
伯納德·阿諾特身上,充滿了爭議與故事。普世道德層面的是非,唯有留給世人與歷史去評說了,一個企業家終歸不能逃避他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用蜘蛛俠的話來說,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我們也希望阿諾特在這場疫情帶來的市場風暴中間能夠越變越強,經濟的寒冬中間,尋找到新的獵物,成就他下一次的併購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