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康養小鎮選址、定位、開發類型、開發模式

2020-08-10   一諾農旅規劃

原標題:全國各地康養小鎮選址、定位、開發類型、開發模式

近幾年,國家陸續出台系列政策,

大力支持康養旅遊產業發展。

未來5年,康養旅遊市場將呈穩增長態勢,

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

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

面對巨大發展潛力的黃金業態,

我們不防來探究下康養小鎮是如何規劃的。

2016—2020年中國康養旅遊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康養旅遊開發模式

3大型 定方向

我們可以從資源、文化、服務3大層面入手,

挖掘其中所蘊含的種種元素,

並加以提煉加工成3大康養旅遊類型。

1、資源驅動型

以自然資源為核心吸引大量遊客,

依託本地資源延伸森林浴、霧浴、日光浴、

生態浴、溫泉浴等產品線,

打造功能復合型度假區。

經典案例

坎昆—— 國際濱海養生之都

資源特色:加勒比海陽光、漸變海洋、優質白玉沙灘、瑪雅文明。

打造要點:集氣候養生、水療養生、食療、森林養生、運動養生等於一體的海濱康養體驗項目+23公里度假酒店中心區提供舒適齊全的休閒度假配套。

莫干山裸心谷—— 世界級山地生態養生目的地

資源特色:頂級森林山水資源,竹海、清泉、茶林、四季山地風光。

打造要點:頂級的生態環境+以「住宿-美食-運動-理療-娛樂」為核心的高品質養生度假目的地。

2、服務驅動型

依靠區域特色康療資源、復合康療、

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等功能為一體,

打造養生人士旅遊目的地。

3、文化驅動型

以區域養生文化底蘊為基礎,

塑造地區文化品牌,

符合養生、娛樂、休閒度假等多重功能。

經典案例

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 東方禪文化度假區

資源特色:禪意生活方式、東方美學的建築與園林

打造要點:集度假、文創、演藝、養生、娛樂、會展於一體的禪生活體驗目的地。

4、醫養植入型

文化和自然資源不突出的區域,通過植入醫療保健產業功能,強化健康養生養老主題,以醫療服務、康復護理和養老養生為核心業態,植入大健康產業、養老養生產業、體育運動產業等,進行慢病療養、美容保健、運動健身、休閒娛樂、養生養老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依託適宜的氣候資源、醫藥資源、現代中西醫療技術資源等,將優質的醫療康復諮詢服務與旅遊度假結合,以中西醫療、心理諮詢、康復護理、醫藥醫療科技、醫療設備、復健器材、居家護理設備等內容為核心。一般分為以保健養生為主的療養旅遊,和以疾病療愈為主的治癒旅遊。在達到治療目的的同時進行康復、療養、觀光、度假。

藥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遊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閒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製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經典案例

大泗鎮中藥養生小鎮

資源特色:醫藥文化歷史悠久,歷史上曾有「一街十六藥鋪」的盛況;千年商貿古鎮、蘇中特色飲食文化。

打造要點:以江蘇中藥科技園為核心,按照「醫藥養游」融合發展的定位,打造以「1+3+N」為發展體系的中醫藥文化、養生文化、旅遊文化、餐飲文化的新空間、新平台。

5、養老綜合型

依託區域良好的環境資源,同時擁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群體,通過養老社區與城鎮社區相共生的平台,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閒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為老年人打造集養老居住、醫療護理、休閒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養老小鎮和享老社區。帶動護理、餐飲、醫藥、老年用品、金融、旅遊、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經典案例

烏鎮雅園—— 學院式養老度假特色小鎮

資源特色:以「頤養天年,樂學人生」為主旨,集「養生養老」、「健康醫療」、「休閒度假」功能於一體的學院式養老度假特色小鎮。

打造要點:項目以養生養老、健康醫療和休閒度假為三大主題,打造集養生居住區、頤樂學院、養老示範區、康復中心、特色商業區和度假酒店區六大板塊於一體,形成「一心、一院、四區」的功能布局結構。

康養旅遊區域格局

4大格局 找定位

我們從以下總體布局得知,

目前國內康養旅遊發展主要分布在:

西南、長三角、山東及東北等,且各具特色。

1、東部——康養產業基礎較好

包括華北京津冀三省、華東魯蘇浙滬閩、

華南的粵瓊,還涵蓋港澳台,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位於此,

中國經濟最發達區域,康養產業基礎好。

以下為東部各省康養產業狀況:

2、東北——冰雪資源是優勢

東北三省有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

針對東三省康養產業發展態勢,

未來應繼續加強醫養旅遊,

嘗試發展運動康養,以促進多元化發展。

以下為東北各省康養產業狀況:

3、中部——文旅康養是突破

包括華北的京津冀三省、華東的魯蘇浙滬閩、

華南的粵瓊,還涵蓋港澳台,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位於此,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康養產業基礎較好。

以下為東部各省康養產業狀況:

4、西部——以純粹資源康養為主導

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青海、廣西、寧夏、

甘肅、西藏、內蒙古、新疆、重慶、陝西等

十二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擁有較為優質的康養旅遊資源,

以純粹資源康養為主導。

以下為西部各省康養產業狀況:

康養旅遊開發步驟

5步走 明路徑

知道了3大康養旅遊類型,

了解了4大區域格局;

我們可以分5步走,進行康養旅遊產品開發:

第1步:研判區域資源開發方向

康養產業對區域資源依賴性較強,

開發中需從旅遊「食住行游購娛」角度出發,

為增加遊客的互動性和體驗性,

可全方位與康養旅遊產品結合:

第2步:明確開發主題和定位

應該遵循旅遊發展規律和旅遊市場的需求,

分層次和成體系打造相關產品,

滿足多層次的康養旅遊市場需求。

康養旅遊產品應分為高、中、低端旅遊產品:

第3步:整合上下游產業,

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提高現有產業的市場高度和發展潛力,

促進康養產業的品牌效應,

提供區別於周邊市場的的產業基礎,

將項目地現有產業統一向康養產業靠攏轉型:

第4步:與新型業態聯動融合發展,

打造區域康養產業集群

基於產業聯動融合觀,

推進和完善康養旅遊產業鏈與產業集群,

實現區域旅遊業向休閒度假旅遊的發展轉型,

並構建一系列「康養+」模式,

形成康養旅遊多點開花的局面:

第5步:構建區域康養旅遊共同體,

實現康養旅遊全域發展

強調的是達到全面舒暢身心的目的,

充分挖掘過渡地帶資源的康養價值,

將區域打造成為一個產品豐富、產業完善、

服務健全、營銷多維的「康養旅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