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清朝,大家腦子裡總會想起這麼幾個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三代皇帝了。在古代,講究三綱五常,父為子綱,尤其是是在皇族中,這一方面更是要求的是十分嚴苛。但是在清朝,乾隆就是這麼一位,沒有遵從父親命令的皇帝。
雍正能成為皇帝,可以說是歷經磨難了,眾多皇子一同爭奪皇位,這個趨勢可以說是非常激烈。而且雍正登上皇位之後,對待自己的親兄弟們可以說是十分心狠手辣,不過在他在位的期間,也可以稱得上是國泰民安,社會在穩定繁榮的情況下,一直度過了許多年。
據說在當時的清朝,出現了一位有名氣的秀才叫做曾靜,從小家裡貧苦,從小這個人就非常努力的去學習,一直想去考取功名。但是奈何他一直考到了40歲,但是仍然沒有考出功名來,所以他就開始怨恨這個社會,怨恨當朝的統治者。身為漢人的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反清,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便開始進行反清工作。在私底下,他聯繫了很多親朋好友,也溝通了各方的人士,準備一舉反清,拿下清朝。
這位曾靜,最先想到的其實就是穿峽總督岳鍾琪,這個人在當時也是一個地方大角色,儘管這個人手握重兵,但是在其他權利上並沒有得到過多的體現。而且曾靜,也看出,岳鍾琪不受待見,不受清朝重視的尷尬局面,所以在他看來,如果能把他勸返了,那麼自己的反清大事就成功了一半。但是當時的岳鍾琪,並沒有接受他的主意。在岳中琪看來,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統治者,在雍正的管理下,國家可以說得上是國泰民安。
其實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岳中琪,更多的是不相信曾靜,有能力去反清,畢竟當時的清朝實力已經不同以往了。如果那個時候去反清簡直就是去找死,所以岳中琪直接把曾靜,給他的萬字長信交給了雍正皇帝。雍正在看了信之後,並沒有下令把這個曾靜處死,而是選擇留了他一命。
曾靜這次沒有死,但是也的確把他嚇破膽了。幾乎不考慮升官發財了,於是他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個私塾先生。雍正在之後也了解了這件事,也在心裡原諒了他,並且留了一句話,認為曾靜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管是誰,都不准再追究往事殺曾靜了。
但是誰也沒想到,乾隆一上台之後便下令:必須殺無赦,就把他殺死了,或許乾隆人受不了,任何人有反清的態度吧,這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g7urnQBd8y1i3sJfL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