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歌妓為什麼被稱為「揚州瘦馬」?

2021-04-01     星稀月暗

原標題:清朝歌妓為什麼被稱為「揚州瘦馬」?

揚州瘦馬其實是清朝特殊的妓女,瘦馬名聲被世人所知,主要是因為揚州的鹽商們。

其實準確地說,瘦馬一詞是在明朝年間興起的,但是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直到清朝時期才被揚州鹽商名揚天下。

揚州在歷史上絕對算是後起之秀,在隋煬帝楊廣動用天下財力開鑿大運河之後,揚州的地位直線飆升,憑藉著在水路交通運輸中的特殊地位,揚州經濟發展出現難得的歷史機遇。

隋煬帝對揚州這個地方也是從心底里喜歡,將揚州確定為「江都」,也曾在這裡留下美好的回憶。

揚州瘦馬是因為揚州鹽商名聲大噪,而揚州鹽商的崛起與揚州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可以說是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揚州位於交通運輸要道之上,巨大的作用自然就不必說了。此外,揚州還與淮鹽的產地非常近,這都算是「地利」上的優勢。「天時」指的是什麼呢,在清朝時期,朝廷對鹽的經營模式發生改變,給鹽商很大的操作空間,要知道,在以前對鹽業的把控是非常嚴格的,標準的國有控股。

「人和」是指揚州鹽商之間的團結互助,雖然這些人被稱為揚州鹽商,實際上大多數都不是揚州人,但他們仍然能夠在商業上實現互利共贏、做大做強,這與徽商、晉商都具有相似的團結胸懷。

鹽業是生活必需品,其中的利潤非常大,因此鹽商的財產用家財萬貫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鹽商雖然不是揚州本地人,但是在經商成功後他們都紛紛選擇在揚州定居,購置規模巨大的房產,荷包滿滿自然也養成揮金如土的習慣,在養女人上鹽商表現出特有的氣質。

揚州是歷史上有名的煙花之地,這裡盛產美女,不少皇帝後宮中都有揚州美人。揚州的紅樓名妓非常多,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南來北往的商人,大多都會沉浸在揚州的溫柔鄉里,在一定程度上,這也促進了揚州的經濟發展。

在古人的詩詞歌賦當中隨處可以看到揚州的紙醉金迷,比如唐朝時期的著名詩人賈島曾經寫下一首《尋人不遇》,詩詞如下:

聞說到揚州,吹簫有舊遊。人來多不見,莫是上迷樓。

為什麼叫揚州瘦馬?首先是因為揚州鹽商對女性的審美,當時人們普遍喜歡身材瘦弱嬌小的女子,像唐朝時期喜歡胖乎乎女子的時代極其少有,同時像唐朝那樣的繁榮自信也是少有的。

揚州鹽商同樣喜歡瘦弱的青樓女子,並且要求女子對自己言聽計從,擁有不同於普通歌妓的才華,這些心甘情願被鹽商驅使的女子就被稱為瘦馬,再加上揚州這個地方格外盛行,所以就有了天下人皆知的揚州瘦馬。

什麼樣的女子會被稱為揚州瘦馬呢?

自古處於底層社會的貧苦百姓都是苦難最多的階層,成為揚州瘦馬的女子也大多都是家境貧寒的百姓兒女。雖然揚州在當時的經濟是非常發達的,但大部分的錢財只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普通百姓的生活依舊非常艱難。

揚州瘦馬從最初萌芽到名聲大噪,中間歷經一定的過程,其中有一類人是最有力卻最無恥的推動者,她們就是被稱為老鴇的人。

由於鹽商面對自己喜歡的青樓女子都非常捨得花錢,史料記載曾有鹽商出手就是八千兩,正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善於鑽營取巧的老鴇立即形成產出揚州瘦馬的「流水線」。

鹽商出手闊綽,但是要求也高,所以老鴇專門挑選家境貧寒的家庭,從其中將女孩買來專門培養,在在當時難度並不大,百姓重男輕女現象嚴重,賣女兒養家餬口是經常可以看到的。

在女孩被買來後,好吃好喝地養在青樓中,老鴇會專門聘請人來教授她們琴棋書畫和歌舞小調,並且還要對她們進行走路姿勢的形體塑造,在討好男人手段上也有傳授教學。

女孩學習的所有內容都是為了將來能夠獲得鹽商的青睞,讓老鴇從中獲得最大化的利益,培養時間一般會停止在十三歲左右,這個時候的女孩已經是學有所成,等待著鹽商出手將自己買下。

揚州人養處女賣人作妾,俗謂之養瘦馬。--趙翼《陔餘叢考》(養瘦馬篇)

由於當時培養「揚州瘦馬」獲得的回報非常豐厚,所以「養瘦馬」也成為一種熱門職業,而瘦馬的來源也不僅局限在揚州地區,不但擴展到周邊甚至是江南地區。

揚州瘦馬都有什麼樣的特點?

首先是美。女人最大的武器是美麗,對於鹽商來說同樣如此,因此瘦馬必須擁有姣好的容貌,只不過鹽商的審美觀點是以瘦為美,在訓練瘦馬過程中,女孩經常要忍飢挨餓,目的是為擁有纖細的腰身。

美麗不僅體現在腰身和臉蛋上,在言行舉止上也要配得上鹽商的重金,比如在禮儀舉止上,走路姿態的鍛鍊,比如眼神要勾人心魄。瘦馬從小會經常處於香味環境中,沐浴薰香自然不在話下,目的是為了能夠讓身體散發出微微香味。

其次是才。在古代一直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名言,但是有才華的女子始終是男人追捧喜愛的對象,比如轟動一時的秦淮八艷,就是因為有獨特且高超的才華。

同樣如此,揚州瘦馬在培養過程中對於才華技能是非常重視的,她們都接受了極好的文化教育,能夠與當時的才子在詩詞歌賦上你來我往,這是對於鹽商最有效的殺手鐧。

瘦馬的培養過程中也不是每個都能才華容貌樣樣出眾,也會進行分類分層級進行培養,比如資質一般的女孩就會朝著某一些方向進行培養,也算是滿足不同鹽商的各式需求。

最後是服從。鹽商花費重金將揚州瘦馬買回家,是作為妾室的,鹽商是想要找到快樂享受生活的,肯定不是買回家一個潑婦吵架撒潑的,因此瘦馬要講究絕對的服從,這是她們顯著的特點。

瘦馬在鹽商家中的地位很微妙,即使深受鹽商喜愛,但是仍然地位低下,說到底只是鹽商的娛樂歌妓,這一點所有人心中都十分清楚,因此瘦馬並不能插手鹽商的家務事。

總結

揚州瘦馬指的就是清朝時期的妓女,但是由於人群較為特殊,因此在歷史上頗為有名。揚州瘦馬的命運是非常悽慘的,存在的全部目標就是取悅鹽商,滿足鹽商扭曲的喜好。

揚州瘦馬當中也有混得好的,比如崇禎皇帝的田貴妃,死後以皇貴妃的規格與崇禎合葬一處,而田貴妃的母親當時就是揚州有名的瘦馬。

這樣的例子是極少數,終其明清兩朝也沒有幾個像這樣的幸運女子,大部分都是成為鹽商富人的妾室,甚至可能被富商作為禮物送給其他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PeLi3gB9wjdwRpvsT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