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能打下安條克城,到底是實力強大,還是運氣好?

2021-03-27     星稀月暗

原標題:十字軍能打下安條克城,到底是實力強大,還是運氣好?

「兄弟們、最親愛的孩子們啊,正如我們知曉的,你們要清楚,近在咫尺的……安條克城,無法被鐵器或拋出的石頭所摧毀。它的城防是以聞所未聞的方法,不可計數的石料,龐大的砌石結構修築而成……」——勒普伊主教阿泰馬爾

博希蒙德、戈德弗魯瓦和聖吉爾

這是1097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基督徒在前往安條克城的路上,教皇烏爾班二世的代表、十字軍的宗教領袖阿泰馬爾,對所有人的訓誡。

馬上要到來的「安條克之圍」,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中的關鍵性戰役。長達9個月的時間,圍繞安條克城的爭奪戰,暴露了十字軍的諸多問題,也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兵力不足,安條克城卻又堅固無比。

安條克城

十字軍的目標是南下聖城耶路撒冷,安條克城則是這條路上的最重要關口。1097年10月20日,十字軍攻下了城外的「鐵橋」,通過這裡之後,他們終於看到了安條克城。

早在塞琉古王朝時期,安條克城作為首都就已經非常繁榮了。到了羅馬時代,安條克城一直都是羅馬帝國東方最高長官的駐地,直到君士坦丁堡的崛起。安條克城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中東和地中海地區非常重要的貿易城市。此時,安條克已經在塞爾柱突厥人的掌控之下,其總督是雅基·西延(Yaghi-Siyan)——一位並不愚蠢的長者。

安條克城周圍高牆環繞,全長達到了12公里,這些高牆在之前拜占庭軍隊的修葺下,其堅固程度已經超過了羅馬帝國時期。同時,城牆上有大約400座塔樓,可以防禦任何方向的敵人。不僅如此,安條克城內的希爾皮烏斯山高處,還建有一座堅固的內堡,就算城門被攻破,這裡也可以堅守很長一段時間。

安條克城的總督雅基·西延早就知道了十字軍的消息,他明白安條克城一定會有一場激戰,所以早早的就派出自己的兒子去大馬士革和摩蘇爾等地求援。另外,雅基·西延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安條克城中很有多基督徒,為了防止圍城期間這些人策應十字軍,所以他把希臘人主教囚禁,然後用計把城內的基督徒男子都趕出了城。

安條克城做好了一切準備,所以當總人數大約5萬的十字軍來到城下的時候,立刻明白了他們處境堪憂。

十字軍中實力強大、作戰最勇猛的普利亞公爵博希蒙德,親自帶領騎兵環繞安條克城偵查了一番。雅基·西延顯然沒有布置伏兵,他非常理智的選擇城門緊閉,打持久戰。這對博希蒙德當然是壞消息,因為面對這麼龐大的城市,他的兵力實在太少了。

十字軍領袖們經過商量,決定不採取強攻的方式,而是圍困安條克城——實際上,因為兵力太少,包圍整個城池不太現實,他們只能駐紮在幾座主要城門前面,等待守軍出城決戰。

然而很快,十字軍的另一個大麻煩出現了。

博希蒙德一世

一直以來,數萬十字軍的糧草補給都是由拜占庭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提供的,然而隨著戰線的深入,補給逐漸跟不上了。從1097年11月下旬開始,雖然有13艘熱那亞船不斷進出城外9英里遠的聖西蒙港,運來糧食和武器,但對於十字軍來說,這遠遠不夠。

5萬十字軍中,並非全是戰鬥力強大的重裝騎兵,他們中還包括大量的輕裝步兵,甚至一些毫無戰鬥力的普通朝聖者——比如帶領「農民十字軍」的隱士皮埃爾。

很多人開始挨餓,他們只好偷偷到附近的村莊搜刮食物,但這持續不了多久,挨餓的人越來越多。十字軍的領袖們意識到,如果繼續這麼下去,他們撐不了多久的,必須自己想辦法找糧食才行。

博希蒙德決定親自出馬,他和弗蘭德斯伯爵一起,率領兩萬人朝南邊的哈馬一帶搜尋。搜尋糧食需要帶走近一半的隊伍嗎?博希蒙德的考慮很簡單:深入敵方的領地劫掠糧食,極有可能遭遇反抗,龐大的十字軍隊伍可以恐嚇那些分散的敵軍,減少損失。至於安條克城,雅基·西延守著這麼堅固的城池,一定不會主動出擊,最多出來騷擾一下。

確實,博希蒙德離開的第二天,土魯斯伯爵雷蒙德·聖吉爾就移動了防區,這麼大的動作守城士兵看到後,雅基·西延當晚就命令士兵襲擊了十字軍。雖然突厥人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但飢餓又疲勞的十字軍也損失不少。

比起征糧隊的遭遇,安條克城下的麻煩其實不算大。

十字軍士兵

因為征糧隊剛剛來到哈馬地區的沙伊扎爾,迎面就遇到了大馬士革城主杜卡克派來的援兵。杜卡克接到安條克城的求援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派兵救援,直到他聽說十字軍開始南下,才意識到自己的大馬士革也許並不安全。

所以,杜卡克親率大軍出征,沒想到半路就遇到了十字軍的征糧隊。他首先遇到的是弗蘭德斯伯爵的騎兵隊伍,看著十字軍的數量並不多,杜卡克立刻命令全軍圍攻,全力剿滅十字軍。

就在形勢非常危急之時,不遠處聽到消息的博希蒙德快速率軍殺到,從後方攻擊杜卡克的士兵。突厥軍隊完全沒想到還有「伏兵」,瞬間陣型大亂……杜卡克不得不率軍逃回大馬士革,援救安條克城的計劃泡湯了。

征糧隊和大馬士革援軍之間的遭遇,是一場意外。但是,假如博希蒙德沒有帶兩萬士兵出來,還能打退敵人的援兵嗎?假如他們在出發時間和行動路線上稍有偏差,互相錯過了,援兵到達安條克城,又會發生什麼呢?

由此可見,除了實力,運氣也很重要。

博希蒙德雖然戰勝了大馬士革的援軍,但是沒有完成征糧目的就返回了安條克城。他確實擔心還有更多敵方援軍前往安條克城,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沙伊扎爾遇到了一次地震——一場規模並不大的地震,當地人已經習慣了。但是博希蒙德帶領的十字軍,十分擔心這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於是趕緊返回安條克城了。

拜占庭運來的糧草依然少得可憐,十字軍被飢餓所折磨著。

1098年初,安條克城幾乎人人都知道,城外的十字軍每天都有人餓死,圍困持續不了多久了。一些城中的希臘人甚至光明正大的出來,高價販賣自己的糧食,這讓十字軍們十分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主教阿泰馬爾別無他法,只好宣布封齋三日贖罪。這個臨時之策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反正也沒糧食了,餓三天贖罪挺好的,說不定三天之後就會有奇蹟出現。然而,三天之後依然沒有糧食,所有人依然飢腸轆轆,受不了的士兵開始偷偷逃離,包括隱士皮埃爾。

十字軍糧草不足,士氣低迷,他們新的危機也即將出現。

安條克之圍

安條克總督雅基·西延意識到十字軍並不會輕易退卻,心裡也有些著急了。他一直等待的大馬士革援軍遲遲不到,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最終,雅基·西延決定向附近的阿勒頗城主里德萬求援。

阿勒頗離得並不遠,而且城主里德萬是雅基·西延的女婿——這麼親密的關係,為什麼雅基·西延現在才想起求援呢?因為阿勒頗城主里德萬貪婪狠毒,就算是對待岳父也毫不客氣,他曾經多次派兵攻擊雅基·西延。

萬般無奈之下,雅基·西延只能求助於這個女婿,而他給出的條件是:把安條克城讓給里德萬。

塞爾柱突厥人此時並不團結,他們內部矛盾重重,時刻想著占領鄰近城市,擴大地盤。雅基·西延的這個條件,立刻讓里德萬心動了。他動員了一支規模頗大的隊伍,於1098年2月初出發了。

十字軍的糧食危機依然沒有解決,阿勒頗援軍即將抵達的消息又傳到了軍營里。博希蒙德和其他領主們決定迎擊,就像之前對付大馬士革援軍一樣,也把里德萬的隊伍擊垮。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要麼迎戰,要麼撤退。

博希蒙德組建了一支不到1000人的騎兵隊伍,從里德萬部隊的左側迂迴,黎明時分突然發動進攻,從側後方把里德萬的軍隊驅趕到了奧龍特斯河與安條克湖之間的平原上。在這種地形下,十字軍不用擔心側翼被包圍。

騎兵把里德萬的軍隊驅趕到平原地區之後,對面早已安排好了十字軍的重裝步兵。趁著突厥軍隊還沒有擺好陣型,博希蒙德的騎兵迅速衝鋒,一輪衝擊殺敵無數。看到突厥人準備反撲,博希蒙德又讓精銳騎兵發起了一次衝鋒,重甲騎兵在突厥軍隊中如入無人之地,輕鬆砍殺,突厥人軍心大亂,只能四處逃竄。

就這樣,里德萬的軍隊潰敗,他只能狼狽的逃回阿勒頗了。

這是十字軍第二次擊敗突厥援軍,這一次絕對靠的是實力。

1098年3月4日,十字軍終於迎來了好消息。

博希蒙德的奇襲

博希蒙德得知,一艘從英格蘭來的大船,帶來了一部分英格蘭騎士,以及大量的軍糧和木材——士兵得到了補充,糧食問題稍微緩解,木材則可以製作塔樓了。

十字軍的塔樓並非用於攻城,而是監視城內的情況。當然,博希蒙德還有別的計劃。圍繞安條克城的城牆長達12公里,400座塔樓必須都有人防守才行。如何分配兵力,也必須慎重考慮。總督雅基·西延將大部分突厥士兵放在了北邊的城門,這裡是平原地帶,十字軍駐紮於此地,也一定會從這裡攻城。

而安條克城西南靠山,根本無法展開兵力,十字軍不會從這裡攻城。所以,雅基·西延安排在這裡的守城士兵,大部分都是改信伊斯蘭教的基督徒。他們之中,有一個名叫菲魯茲的亞美尼亞藉軍官,成了「突破口」。

十字軍專門把一座塔樓放在安條克城西側,靠近菲魯茲防守的區域。十字軍在夜晚時分,通過塔樓和菲魯茲取得聯繫,並最終於5月底達成協議。菲魯茲得到巨額回報,幫助十字軍進入安條克城。

此時十字軍的境況非常不容樂觀了,因為在一個月前,來自摩蘇爾等地的第三支突厥援軍,總兵力約10萬人左右,已經出發了。不少十字軍士兵聽說這支援軍的規模之後,都膽戰心驚,布洛瓦伯爵甚至帶著隨從直接撤退了……

現在,第三支援軍正在圍攻埃德薩伯爵鮑德溫的埃德薩城,圍攻戰已經持續了三個星期。一旦拿下這座十字軍控制的城市,第三支援軍就要殺往安條克城了。

1098年6月2日,博希蒙德終於把計劃告訴了所有十字軍領袖:他要挑選幾十人,在菲魯茲的幫助下沿著繩子爬上城牆,然後前往幾個重要城門,從內部打開城門,十字軍再衝殺進去……

計劃實施的非常順利,數十名十字軍順利進城,打開了幾座城門,早已等在門外的十字軍趁機殺了進去,整個城市一片混亂,總督雅基·西延手足無措,在逃跑的時候被一名亞美尼亞人殺死。雅基·西延的兒子,則帶著隨從逃進了山頂的內堡,繼續堅守。

6月3日,安條克城終於被十字軍攻陷,所有突厥人都被屠殺,城市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美中不足的是,一場大火燒毀了城中大量的儲備糧草,十字軍依然無法擺脫飢餓。

與此同時,第三支突厥援軍發現難以攻下埃德薩城,索性放棄了這裡,繞道直接殺向了安條克——十字軍剛剛攻陷了這座城池,就要準備守城戰了。

神聖之槍(朗基努斯之槍)

突厥人意識到強攻會損失巨大,乾脆仗著兵力優勢,把整個安條克城團團包圍了。現在,十字軍變成了之前的雅基·西延,要努力防守安條克城。

但是,十字軍不僅兵力不夠,而且缺少糧食,這讓他們士氣低落。正在這時,一位名叫彼得·巴托羅繆的教士,聲稱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安德烈託夢給他,說安條克城的聖彼得大教堂地下,埋著曾經刺中耶穌肋部的神聖之槍——十字軍還真的在教堂的基座下挖出來了一個生鏽的長矛。

十字軍士氣大振,覺得這是聖物,自己得到了護佑,可以和敵人決戰了。

實際上,聖槍的作用非常大,博希蒙德利用大家的激昂情緒,在6月28日走出城門,帶領所有十字軍和突厥人大決戰了。

數量占絕對優勢的突厥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各個部隊無法協調,缺乏統一的指揮。而十字軍則明白,這是性命攸關的一戰,必須全力以赴。十字軍奮力拚殺,突厥人的各個領主則為了保存實力,紛紛逃離戰場。

博希蒙德看準時機,全軍衝鋒,將突厥人一舉擊潰。此戰,突厥損失了兩萬多人,十字軍也死亡了約4000人。

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安條克城保住了,十字軍大獲全勝。安條克城內堡中的人,看到援軍被擊潰,只好投降了。

這最後一戰,十字軍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必死的精神和強大的實力。尤其是此戰中的博希蒙德,更是智勇雙全,無可爭議的成為了最大的功臣。縱觀整場戰役,我們就會發現,運氣重要,實力更加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wtNcHgBMMueE88vrr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