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術的革命:要讓豬肉便宜到白菜價

2020-01-26     農事開元

劉 波:福建省農科院原院長、研究員,微生物菌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每年養殖7億頭豬,需要多少飼料,這是錢!處理多少排泄物,這是錢!秸稈焚燒,環境治理,這是錢!養豬的問題,你把觀念改變了就不是問題,養豬為了豬糞,生產腐殖質,解決農業的有機質問題,又解決環保問題,讓這些都成為養殖產業鏈中掙錢的事,順帶產生豬肉,你看這個效益好不好。用了這種方法養豬,環保解決了,你養豬就不成問題了;看病解決了,你可以放心的養豬;效率提高了,一個人可以養1萬頭豬,不要依賴進口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養豬污染環境,我們就不用擔心農田缺乏有機肥,我們也再不用擔心,豬肉供應了。

最近大家都知道豬的問題,經常上頭條,豬肉一直漲價,關係到整個百姓的生活,什麼原因呢?我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大概三個事:一個你養豬污染環境,被拆了很多豬場,這是之前的事;另一個最近疫病發生很嚴重,養豬越來越難;還有大家知道的原因,貿易摩擦,豬肉進口也少了。

中國是一個養豬大國,我們古人就這麼說了「豬糧安天下」,你把豬和糧搞好了,這個天下就安定了。

我們國家一年要產7億頭豬,相當於兩個人平均一頭豬。占世界22%的人口的我們國家,消費了世界50%的豬肉,換一句話講,全世界50%豬肉,在中國給吃掉了。養豬產業養殖產業還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它們一年的總產值,已經達到1.6萬億,相當於糧食作物的總和。

現在在農村我們還有1.4億的農民,靠養殖收入,你要養殖業不行了可不行,所以說對豬肉這麼關心,是因為它已經成為中國人不可替代的肉食品。養豬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 7億頭的豬每年要排40億噸的污染,相當於每一個人平均受到三噸的豬糞的污染。養殖污染已經占到農業面源污染,也就是大範圍的污染的85%到90%,這個污染相當於我們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總和。所以它會引發很多問題,你比如說生態失衡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空氣污染問題,水體變質問題。這些問題又會導致很多安全問題,比如說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農業安全,甚至威脅到生存安全。

一方面我們養豬的豬糞,造成那麼嚴重的污染,另外一方面,其實我們的耕地非常瘦,很需要有機質。耕地的平均有機質在0.5%到5%之間,如果低於0.5%,它就不能耕作就荒漠了。我們國家的耕地,平均的有機質是在2.4%,歐洲的耕地平均有機質是在4.3%,日本的有些果園,有機質可以達到5%,非常肥沃。

一方面農業的發展根本,就依靠有機質的增加,另外一方面,我們的耕地每增加一厘米耕作層,要用1000年的時間,現在看我們幾千年來,也就是三五十公分的耕地的厚度。

我們的植物體,在自然界要分解成腐殖質要花600年時間。那麼有機質從哪來?我們等不及自然界這麼分解,這麼積累,怎麼辦?到養殖業去找有機質。養豬,如果你把觀念一改變,有機質取之不盡。

所有的產業,它的原料大部分是生成產品,只有一小部分變成廢料,對吧?但是養殖業剛好相反,70%的飼料轉化成豬糞,30%的飼料轉化成豬肉。我們大家忙活了半天,就關心這30%的飼料,不關心這70%的飼料,你能不能把觀念改變一下,我養豬不是為了豬肉,我養豬是為了豬糞。我關心的是飼料的70%的效益,它可以產生很多的腐殖質,加工成另外產品,豬肉白得,你看這個效益好不好。所以在這樣一個系統裡面,豬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生物反應器。那麼利用它的豬腸,將飼料24小時地轉化成腐殖質,快不快,要在自然界要600年。

形成腐殖質以後,它可以做成生物農藥、生物肥料、菌物基質,就是食用菌基質和栽培基質有很多用,順帶產生豬肉,這是把觀念改變一下就好了。

要怎麼樣把豬糞利用好,我們的先人給我們很多智慧。300多年前有一位,叫做張履祥的老先生,他寫了一本《沈氏農書》,在裡面詳細地描述了一個發酵床養豬的一個方法:養豬六口,墊草1800斤,磨路,漚廄肥……其實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在很多農村還可以看到這樣的養豬方法。當年柴契爾夫人,來訪問我們國家的時候,就看我們養殖方法。

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我們受到啟發,我們想利用現代的技術,把養殖業搞好。我們從自然界找到了微生物來幫忙,我們設計了微生物發酵床,這樣一個養豬系統。將另一個讓人頭痛污染問題秸稈,粉碎完以後墊在豬舍裡面,80公分,接上微生物,豬養在上面,豬糞就拉在墊料上面,墊料內的微生物,會迅速地利用豬糞,消納豬糞,產生益生菌,變成一個微生物群體。這樣促進豬的生長,防治豬的病害,同時提高豬的品質,又產生了大量的有機肥。既解決了秸稈豬糞的污染問題,又創造了一個新的資源腐殖質,不是一舉兩得嗎?

微生物發酵床養豬,環保又高效,我們跟中農院的科學家們一起,用組學方法,用遠程監控的方法,揭示微生物發酵床的作用機理,在這樣一個豬欄裡面存放4500頭豬,那麼它的光、溫、水、濕、飼料和喝的水,全部自動化,用機械翻耕,所以一個人一年可以管1萬頭豬,是世界上,養豬效率最高的一種方法。整個過程沒有污染,沒有臭味,沒有蠅蟲,形成的智能、衛生、清潔、環保、高效的這麼一個零排放養豬系統。同時生產出優質的豬肉,生產出大批的有機肥,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效益。那麼微生物發酵床,它具有無臭消納豬糞的能力,豬把糞一拉到發酵床的墊料上面,墊料會迅速的將臭味吸附到墊料裡面去,接著微生物開始工作,慢慢地一步一步把臭味消納掉。

每一克的墊料裡面,有1800種的微生物,它們分成很多很多的功能群,有的功能是降解脂肪的,有的功能是降解澱粉的,有的功能是降解纖維素的。它們之間的合作,會根據豬糞的狀態,自己安排自己工作,你先來降解脂肪,接著我來降解纖維素,這樣協調地把工作做好。每一個立方米的墊料,一天能夠處理18公斤的豬糞,一個豬場,用這種80公分的墊料,就能夠完全解決它們的排放問題,它們的消納問題,同時可以產生出非常多的資源,可以消除臭味,乾淨環保,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污染治理的裡面去。

發酵床還有很強的防病抗病能力,大家知道養豬其實最頭痛的,還不是環保,最頭疼的是病害。發酵床有這個能力,首先是發酵床內部的空間的溫度要比外面高一點點,形成一個正壓效應,所以可以阻擋外面外來空氣帶來的病源,接著發酵床本身具有一個叫做糞菌移植的機制。在這個機制在裡面,一個發酵床,你只要養上一次健康的豬,豬就能夠利用豬糞,把健康腸道的微生物菌群排到墊料上面,經過擴增,移植到下一代的豬群裡面去,來促進豬的健康。

發酵床的內部溫度是常年保持在45℃, 45℃是豬病毒的殺滅溫度。發酵床體內有很多的微生物,它是一個好氧發酵的狀態,完全限制了幾乎所有豬病,都是厭氧菌的發生。實際上發酵床,就是給養豬業建立一個微生物生物安全的防控體系,從空氣、墊料到腸道,多個角度建立防控豬病的一個防火牆。

發酵床給豬建立一個舒適的家,它也很寬敞,又很乾凈,又沒臭味,很舒適。這樣一個舒適的家裡面,生豬們友好相處,吃得香,睡得好,玩得爽,跑的歡,得病少,脾氣好,打鬥率下降90%,與傳統養殖相比,它的健康指數提高十倍。健康的環境,才能提供優質的豬肉。豬跟人一樣有很多壞脾氣,假如我們在一個很齷齪,很髒的傳統豬欄里,它一發脾氣,身體就產生很多毒素,這個毒素就影響豬肉品質。我們做發酵床,建立這麼一個好環境,生產出來的豬肉,這個品質有一個很重要指標叫做五花豬肉。五花牛肉大家聽過,五花豬肉其實是肌間脂肪提高,比傳統的豬肉提高39%,很好吃,所以生產出來豬肉有土豬的味道。業主就說:這個是叫做「運動豬」優質肉,瘦不柴 肥不膩。

我們的一位朋友在福建寧德,他做了一個很現代化的養殖場,希望用發酵床來做污染治理。豬舍已經建好了,我怎麼辦呢?我們想了一個辦法,給他設計了一個異位發酵床,就在原來豬舍的邊上,做一個發酵床,把豬糞的引到發酵床裡面去,進行無臭處理。他的兩三萬頭的豬場,我們做了一個2000多平方米的異位發酵床,一年能夠處理2萬多噸的豬糞,沒有排放,也沒臭味解決了問題。

異位發酵床的推廣使用,它無臭味,零排放,資源化,簡便,經濟和環保,被農業農村部選為,2018年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在全國推廣,現在全國已經做了6000多套。

問題又來了,我們貴州的一位農民,在網絡上看到發酵床養豬很好,他到我們農科院來找到我們,他說我們那邊比較窮,是一個貧困村,資金不很足,但是我們會種草,有沒有辦法做發酵床?我們把他這個問題,拿來研究完以後,給他設計了一個叫做飼料發酵床。就把發酵飼料跟發酵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用種草把草粉碎完以後,做墊料墊在豬舍裡面,豬養在上面,豬糞拉到發酵飼料上面來,我們科學上講是氮素添加,能夠促進發酵飼料的發酵。

大家就問了,豬會不會吃豬糞?我們研究過豬的行為,豬是不會吃自己,沒有發酵過的豬糞,發酵過以後它就不是豬糞,變成一個氮素的物質。整個試驗完以後,非常簡單,這個農戶開頭先做成一個發酵床,墊到豬舍裡面去,只要種草,每天把草割回來,鮮草扔到豬舍裡面去,豬就吃鮮草,配發酵床的發酵飼料,吃剩的鮮草再進入發酵床,就這麼循環。不用沖洗,不用清糞,不用藥物,不用加溫,貴州那邊冬天還有點冷,他們覺得很好。這一對夫妻那年投了62萬,做了一個豬欄22萬,種草,養豬,還有管理等等。做了一個400平方米的豬舍,養了400頭豬,到年底賣掉以後,賺回77萬元,利潤15.2萬。這15.2萬是什麼意思,連豬舍的老本都拿回來了,他明年要做下去的話,可以做到35萬的利潤。

微生物發酵床具有很多的優點,我們把它總結了一下,叫做5 4 3 2 1 0,五省就是,省水、省工、省料、省藥、省電、五省;四提就是提高品質、提高免疫力、提高出欄率、提高料肉比、料肉比提高飼料利用率;三無就是無臭味、無蠅蛆、無環境污染;兩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增加;一少,減少豬肉抗生素殘留,這個非常要緊;還有零,零就是零排放。所以這一技術現在,在豬、羊、牛、雞、鴨、鵝上得到很好的應用。今後,我們可以越來越多地吃到,像長汀的豬,發酵床豬,南平的牛,發酵床牛,福清的羊,發酵床羊,光澤的雞,發酵床雞,漳州的鴨,發酵床鴨,邵武的鵝,發酵床鵝。

我國傳統農業,已經發展了5000年的歷史,依託可持續的自然資源,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利用自然涵養自然。已經樹立了一個很好的理念,自然和諧,天人合一,這樣一個綠色文明觀。創造了一個奇蹟,我們用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人口的22%。近百年來農業發展非常快,從傳統農業發展到了化學農業,接著到生態農業,接著到綠色農業,接著到現代農業,一個嶄新的農業新時代,已經到來了叫做微生物農業。我們的發酵床研究,是微生物里農業裡面的一個典型,它是基於微生物參與的,種養結合的一個農業形態。

在發酵床裡面,一部分資源用於生產益生菌,來促進豬本身的生長;一部分資源用於生產蛋白質, 為人類提供豬肉;一部分資源來生產腐殖質,促進植物的再生產;這個裡面沒有污染,沒有剩餘的資源,體現了人和自然界的,和諧共存的一個關。

最後我想說,養豬的問題,你把觀念改變了就不是問題,養豬為了豬糞,生產腐殖質,解決農業的有機質問題,又解決環保問題,順帶產生豬肉,你看這個效益好不好。用了這種方法養豬,環保解決了,你養豬就不成問題了;看病解決了,你可以放心的養豬;效率提高了,一個人可以養1萬頭豬,不要依賴進口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養豬污染環境,我們就不用擔心農田缺乏有機肥,我們也再不用擔心,豬肉供應了。(文章來源:CC講壇,轉載請註明)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Vpg7m8BjYh_GJGVgY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