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家保護動物」,准媽媽是千萬不能感冒的。但怕什麼來什麼,一到秋天,經常稀里糊塗就會中招。這個時候,大多數准媽媽會使上各種非藥物招數,比如大量喝水,喝薑湯,捂被子發汗,吃冰糖雪梨,冰糖銀耳......總結下來就是兩個字:生扛。
不過小維提醒各位準媽媽,這些「招數」用在普通感冒上或許能奏效,但用在流感對抗上卻有可能貽誤治療時機,造成媽媽和胎兒的生命危險。數據顯示,孕婦感染流感後,自發性流產、早產、胎兒缺陷和早期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升高。所以出現了重感冒症狀必須到醫院檢查治療。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流感病毒集中爆發的時期,因此,准媽媽應警惕流感病毒的侵襲。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流感和普通感冒兩者的差別其實是很大的。
普通感冒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一般發熱較輕或不發熱,全身症狀較輕,而流涕、打噴嚏、鼻塞、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狀明顯。持續時間較短,很少出現併發症。
流感則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伴有明顯的頭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狀,而上呼吸道症狀輕微。少數流感患者可能表現出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等。流感病情較輕的患者病情一般持續5到7天,嚴重者可能會並發病毒性肺炎,表現為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衰竭。
流感可分為單純型流感、肺炎型流感、中毒型流感、胃腸型流感等類型,其中,肺炎型流感和中毒型流感症狀較重,可引起高熱、休克、呼吸衰竭,病死率較高。
還記得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流感肆虐嗎?那是2009年在墨西哥爆發的「人感染豬流感」,很快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將其最終命名為「甲型H1N1流感」,僅北京市的確診病例就有10802例,重症、危重症病例621例,死亡73例。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流感知識,感冒之後對自己的症狀有一個預估,不要盲目生扛。
流感可以預防嗎?
流感的預防最直接的是接種流感疫苗。以北京市為例,每年流感季節,各區接種門診、保健科、社區衛生院都會為中小學生及60歲以上戶籍老人等重點人群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不屬於免費接種人群的可以自費到接種門診預約接種,價格也不貴,國產三價苗價格在20到40多元,四價則需要128元。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明確指出:孕婦患嚴重流感的風險高,孕婦在妊娠任何階段均應接種流感疫苗。在備孕、懷孕期間(任何階段)注射流感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准媽媽不得流感,也可以在體內將抗體傳遞給寶寶,使得寶寶在出生後的四個月內都能得到保護。同樣的,哺乳期間也可以放心接種流感疫苗,可以將抗體通過母乳傳遞給寶寶。
儘管醫療機構都如此呼籲,現實中很多醫院還是不敢輕易給孕婦接種,擔心有醫患風險,有很多地方衛生院是拒絕給孕婦打流感疫苗的,所以最好諮詢一下當地醫院,看能否接種。
還要提到一點,不滿6個月的小寶寶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最好也接種疫苗,防止傳染給抵抗力低的嬰兒。
怎麼預防和抵禦流感?
除了疫苗傍身,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僅能抵禦病毒的侵襲,而且症狀輕,恢復速度快。
一 、科學飲食
要想增強身體素質,能增加免疫力的微量營養素可不能少。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鐵、鋅、硒都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除了維生素D食物中含量較低,其它營養素都來源於日常吃的各類食物。
總得來說,一天一斤新鮮蔬菜(半斤以上深紅、綠、黃、紫色的蔬菜)就能獲得相當量的維生素A(如胡蘿蔔素)、維生素C、鐵等。一天一兩半的瘦肉就能獲得維生素B6、鐵。一周吃兩次左右的帶殼海產品就能補充鋅、硒。
只要食物均衡、種類多樣,就能獲得各種營養素來增強或維持身體良好的抵抗力。
二、吃一些有「藥效」的食物
大蒜:富含硫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在硫胺、抗生素出現之前,大蒜廣泛應用於防治流感、胃腸道傳染病等。最佳吃法是生大蒜舂成蒜泥吃,口腔異味可以喝牛奶或嚼花生祛除。
香菇:含有一種抗病毒的干擾素誘發劑,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可預防流行性感冒等症。
其它比如枸杞、銀耳、洋蔥、新鮮蘿蔔、海參等都含有增強免疫力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時常吃些,但是每次食用不可貪多。
三、遠離傳染環境
流感高發季節,儘量少去人多物雜、空氣流通不暢和密閉的環境,多去公園散步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從而獲得維生素D,改善心情,增加抵抗力。
四、養成良好習慣
居室要經常通風;早起早睡;勤洗手;每天保證1800毫升的溫開水;口味清淡,低鹽飲食可以增強抵抗流感能力;肉蛋類食物要加熱熟透,不接觸活禽或生禽肉。
希望各位準媽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多種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戰勝流感病毒,保護腹中的寶寶。如果已經出現感冒症狀也不要硬扛,找醫生尋求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