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怎樣提高果園土壤肥力?

2019-12-24     農事開元

50年前的土壤,你還認識嗎?先輩農人以落葉、雜草、植物秸稈為肥源,漚制而成有機肥施入田間,培育成有機土壤。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更不用除草劑。隨便一鍬就能挖出幾條十幾條蚯蚓來。根腐病等土傳病害極為鮮見。各種病蟲害很少,一般都能自控,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損失。那時候有一句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那時候土是肥的,瓜是甜的,果是香的,那是一個值得懷念的有機農業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追求高產量的慾望不斷上升,驅使農業很快步入以化學肥料為主的化學農業時代。相繼而來的是高額的投入,取得高產量的同時也換來了土壤酸化、板結、鹽漬化、肥力不斷下降。土壤的病態及亞健康狀況不斷加重。

目前土壤問題已成為果樹豐產優質、提質增效的瓶頸。但有很多人對此認識模糊,甚至偏頗。誤認為是投入某一種化肥少了,因而不斷增加化肥的施用量。其結果是,化肥用量越多,對土壤的破壞就愈烈,投入產出比就愈小。諸如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事例,比比皆是。究竟土壤內缺什麼呢?這一問題該如何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正確認識土壤肥力的形成,採取正確的補充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土壤肥力,扭轉單一施肥的錯誤傾向。

土壤肥力是由有機肥力、微生物肥力和化學肥力等三種肥力的綜合效應形成的,缺一不可,任何一種單獨肥力都無法滿足土壤肥力效應的需要。

一、各種肥力的作用及相關性

(1)有機肥力。

通常是指土壤有機質的多寡。土壤有機質,泛指土壤中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機化合物。是土壤中來源於生命的物質,它是土壤中最活躍的部分,它能改善結土壤結構、物理性質、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和緩衝性,為各種有益微生物提供糧食,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土壤有機質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土壤有機質是其他各種肥力發揮的基礎。雄厚的基礎會使其他的肥力發揮得更加充分,也就是說同一種肥料施入有機質含量不同的地塊,其效果是不一樣的。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方法有三種。

1)廄肥、堆肥、餅肥等的施入。

土壤有機質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經過長期的農業措施培肥,才能實現。首先,應長期、大量、不間斷的施入有機肥。每年在每畝土地上施入不少於3米3有機肥。有機肥的種類有很多,首選應該是經過充分腐熟的畜禽糞便,如羊、牛、雞、豬、兔糞等。其有機質含量高,而且各種大、中微量元素齊全。

其次,堆肥由作物秸稈、落葉、雜草等經過充分漚制而成。堆肥除有機質含量高外,還富含多種有益微生物細菌,如枯草芽孢桿菌等,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種是油渣、各種餅肥,所含植物蛋白最高,對促進植物葉綠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有著明顯的效果。另外,油菜籽、黑豆及動物殘體,都可作為較好的有機肥在田間使用。

2)果園生草。

草在果園內消耗掉的是土壤表層一部分營養和水分,還給土壤的是寶貴的有機質。每年通過多次刈割、腐爛所形成的有機質及自然生成的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之多,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是無法衡量的。草死掉後,回到土壤,成為微生物的食物來源,因為光合作用產生同化物質,又在地表形成數量眾多的耗氣性微生物,而這類微生物,大多是有益的。有這樣的加倍償還,何樂而不為呢?

圖1 自然生草條件下蘋果生長狀況(2019年7月)

圖2 覆草紅富士蘋果結果狀

據報道,長期種草對不同土層有機質組分影響不同。生草處理0~15厘米土壤重組,有機碳含量比清耕園平均提高2.23克/千克。土壤中各種養分含量,氮、磷、鉀總量比清耕園提高14.4%。

3)大量施入工業有機肥。

工業有機肥,也稱商品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高,培肥土壤效果明顯。工業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膠體,陽離子交換量高,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土壤結構。它養分全面,不僅含有果樹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大量和中微量元素,而且含有可供果樹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機養分和生長刺激素等。有機肥料的基質,可不斷分解、釋放養分,它的肥效長且發揮穩定,所以說它是一種完全肥料。

工業有機肥料的作用是改良土壤,需要長期大量的施入,每年每畝要求施入不低於400千克。

(2)微生物肥力。

土壤內的微生物包括有益菌種群的數量之多,可以說是千軍萬馬、數以億計,它們在土壤中日夜勞作、辛勤耕耘。土壤微生物同根的互動,是根系生長的外源刺激。土壤微生物群落生長旺盛可促進養分循環、有機物分解和能量流動,對土壤生態功能的作用至關重要。是土壤質量優劣非常敏感的指標,微生物肥力是土壤生態系統和土壤肥力的核心。

微生物肥力的作用,主要由活菌來完成。微生物通過代謝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及分泌的有機酸等酸性物質,促進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釋放和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結,促進團粒結構形成。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促進有機質、腐殖酸和腐殖質的生成。活菌通過自己的活動,分解土壤內的營養物質,變成植物可吸收的養分,並分泌一些對植物生長有用物質,也包括有效菌死亡之後遺留下的殘體物質,形成一種強大的肥力,增加營養元素的有效含量,幫助植物吸收營養,刺激作物生長,提高作物對不良環境的抗性。

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謝過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殘留的化肥、有機農藥、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在其理化反應中,對上述污染物質進行分解、轉化、固定,轉移以及新的無害化合成,有效降低土壤污染程度。它既可以通過人為的施入補充,也可以從自然界中獲得。土壤微生物的存在,就像人們吃的酵子饃一樣,美味可口而有營養。

土壤微生物是一個個活的生命體,它在土壤中也要吃、喝、要呼吸、要溫度,要有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它的食物是有機質,繁衍生息的載體還是有機質,土壤通透疏鬆、氧氣充足靠的還是有機質,土壤越肥沃,有機質含量越高,有益微生物生長繁殖就越旺盛。兩種肥力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係不容改變。

(3)化學肥力。

化學肥力,眾所周知,就是土壤中可利用的礦質元素,對於果樹來說,化肥的營養功能巨大,沒有化肥就沒有高產量,這一點是肯定的,因此說:化肥的作用是科技進步的成果。

由於化肥所含成分都是高濃度的單一元素,使用不當,往往會出現元素間的拮抗作用,人為造成嚴重的缺素症和營養過剩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土壤有機質來調節平衡。

化學元素肥料是果樹的糧食,而有機質是土壤的胃。糧食只有經過胃的消化吸收,果樹才能利用,有機肥力就是維護胃的健康。

因此,有機肥力、微生物肥力和化學肥力缺一不可,三者緊密聯繫,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生產中只注意其中一種肥力的投入,而忽視其他兩種肥力的有效補充,往往會不自覺地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破壞土壤結構及土壤肥力的形成。

二、各種肥力的綜合合理補充

每年我們都要從果園拿走幾千千克甚至上萬千克〔果實〕有機物。根據養分還原定律,就一定要通過土壤進行補充,選擇什麼肥料、如何合理搭配、怎樣使用,是目前生產中面臨的一個最大的現實問題。

(1)根據物候期及各種肥料的特性,決定使用肥料的種類。

有機肥的主要作用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養分溶量,促進微生物活動,它的肥效緩慢、長期穩定。最好把全年用量在秋後作為基肥一次施入。

微生物肥中的有益菌種群,需要在土壤中經過大量繁殖以後,才能發揮作用,所以要提前施入,最好是和有機肥一起施入,使其有繁殖壯大的時間和基質。

而化學肥料養分含量高,釋放速度快,但養分較為單一,容易通過空氣揮發、雨水淋溶、土壤固定等途徑損失,利用率不高。土壤酸鹼度的變化及鹽分過高都會影響其使用效果。使用不當,不僅對果樹生長不利,還可能使土壤質地變劣,降低土壤肥力。使用時,最好選擇適合自己果園土壤的元素配伍,在整個生育期,少量多次的喂給,在各個生育期都要注意大、中微量元素之間搭配,儘量平衡,不可偏施。

(2)秋施基肥時要正確掌握、合理搭配各種肥料的用量。

綜上所述,在秋施基肥要把握兩個70%:第一是秋施基肥要投入全年用量〔經濟〕的70%;其二是在本次施肥中有機肥花費要占總量的70%。除有機肥全部投入外,微生物肥料及鈣、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要投入全年用量的70%以上。在大量元素中,由於磷元素分解移動速度緩慢,所以要求本次要投入70%~80%;而氮鉀兩種元素,只需投入全年用量的30%即可。其餘部分可在生長季節分次供給。

(3)掌握各種肥料的使用方法,使其效率發揮到最大化。

有機肥,最好在樹冠投影線外開溝施入;放射狀、環狀、或在行間挖通溝施入,溝深20~30厘米,肥土混合均勻,然後埋土。也可全園撒施,然後深翻20厘米即可。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及磷肥等可混合使用,而化學肥料最好和微生物菌肥分開使用,以免影響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效果。

微生物菌肥不是萬能的,每一種菌群都有自己的主要功能,不是一種菌群就能具備所有作用。如提供營養、防治有害生物、增加抗性、改良修復土壤、解磷、解鉀、固氮等等,各種功能都各有所屬。所以微生物菌肥的使用,要根據它內在的有效活性菌種類的功能,選擇適合自己果園土壤環境的菌種。微生物菌肥對生存環境有一定要求:微生物菌肥一定要和有機肥一起施入,最好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塊。不能和殺菌劑、除草劑、過酸、過鹼的化肥一起使用。磷細菌和磷礦粉一起使用效果好,再加入有機肥會更好。

多種生物菌肥不能一起使用,更不要經常變換使用不同種類的生物菌。要注意多次追施同一種生物菌肥,以壯大菌群提高效率。

生物菌肥不能直接暴露在地表,要埋入土中。菌肥使用時要求土壤含水量在50%~70%時最合適,地過干時不宜使用。

菌肥使用最適宜的溫度在10℃以上,40℃以下,過低或過高使用效果差。生物菌肥開包後要儘快用完,不宜長時間在空氣中暴露,以免被雜菌感染,影響活性。

(4)關於化學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項。

遠離根際,深埋20厘米,肥土混勻,避免燒根。土壤肥力的形成,它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需要一個長期維護、合理補充和培肥的過程,杜絕破壞。維護土壤生態平衡,促進土壤自然肥力的形成,是今後農業生產中很長一個時期的任務和責任。

同時要對土壤生態的物理性質加以有效的改良,如頻繁的機械耕作,過度的澆水,不合理的耕作模式等引發土壤活土層變薄,犁底層加厚,造成土壤團粒結構差、板結、透氣性變差,連年偏施化肥等不良行為,引起土壤酸化、鹼化、富營養化,人為的自覺不自覺的對土壤造成的直接破壞,影響了果樹根系的健康生長,導致土傳病害蔓延、樹勢生長不良、缺素症等生理病害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應當引起現代農人的高度重視,要想獲得高產、優質、高效益,就必須從改良土壤起始。

來源:果農之友雜誌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eajNm8BMH2_cNUg_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