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准嗎?2020年立春在哪天?

2020-01-30     農事開元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這種判斷天氣的俗語準不準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

這是在閩南地區流傳的俗語,其意思是說立春如果是在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第二年春天就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倒春寒」是農民最害怕在春季發生的天氣現象了,其一旦發生對農作物的危害可不少。

初春的時候氣溫開始回升,也是是由冬季風轉變為夏季風的過渡時期,但是在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從西北地區來的間歇性冷空氣侵襲南方的情況,北方南下的冷空氣與南方悲傷的暖濕空氣相遇,就會形成持續性低溫降雨天氣,使得氣溫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這就是人們說的「倒春寒」。而春天本來應該是春種的季節,長期的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就會給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嚴重的春天剛種下的種子就會被凍傷凍死,影響老百姓一年的收成。所以老百姓是非常不願意有倒春寒現象發生的,而他們經過多年的觀察也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立春在臘月間,就不會有倒春寒現象,不過俗語準不準還是要經歷了才知道。

就比如說前年狗年的臘月是2018年1月17日到2018年2月14日,而立春是在2018年的2月4日,是臘月的十九,按照俗語的解釋,那麼2018年應該不會發生倒春寒,但是2018年4月份除還是發生了倒春寒小編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個星期我一周過了四季,周一的時候穿的是短袖,周二就換上了襯衫,周三是衛衣,周四就已經穿上了羽絨,人家是四季如春,我過的是春如四季,所以這句俗語也不是完全正確。可能和近些年溫室效應還有極端天氣的出現有關吧。

2019年豬年的臘月是12月26日到2020年1月24日,而立春是2月4日,立春的節氣不在臘月期間,根據俗語的說法,那麼明年很可能會發生倒春寒的現象,大家可以明年春天再驗證一下這句俗語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立春有兩春雨多,夏至少雨做大旱

這同樣是閩南地區的一句經典俗語,以前農民朋友也常常用這句俗語來判斷天氣和收成。意思是說,如果一年中出現了兩次立春,那麼今年春天的雨水就比較充足,對於農事生產和農作物生長是有好處的。而如果夏至節氣的時候雨水多,往往整個夏季雨水也多。但是夏至節氣降雨很少,也預示著往後的幾個月很可能會出現乾旱的天氣,老百姓們就要注意了。類似的俗語還有「年逢雙春,吃米有椿」,說的也是在雙春的年份里,一般是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小編有話說:俗語,是古時候人們通過對生活和勞作的觀察,發現自然的規律而產生的,在當時用來指導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是經過時間驗證的,並且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知識,不斷接受新的驗證,從而不斷完善,成為指導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工具,因此也有人說諺語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但是到了現在,很多人就可能會有疑問這些老俗語是不是還適用現在的氣候條件了,小編覺得確實會有不同,尤其是近些年溫室效應的影響,使得冬天不再像以前一樣寒冷,很多北方地區的降雪也開始減少。而且科技的發展,使得農業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不再那麼依靠天氣,所以農民們不用太過於擔心。但是俗語的本質其實就是對人和自然的各種關係的思考,雖然可能和現在的天氣有一些出入,但是還有著一定的科學價值,所以我們在面對這些諺語的時候,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現實生活去感受諺語的魅力,這樣才能體現出諺語的價值。

來源:農業技術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WEj-W8BjYh_GJGVkuV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