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
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達2.45億,但是僅有約3成患者在積極接受治療。
正常情況下,血壓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有一定範圍的波動。
但是年齡越大,舒張壓下降趨勢明顯,脈壓也隨之加大。
當血壓迅速升高時,動脈斑塊受沖刷,不穩定性增加,慢慢剝落,隨血流流動。
血栓一旦堵塞腦血管,會誘發腦梗。而破裂的血管也容易破裂,引發大出血,誘發腦溢血。
一提到高血壓,很多人都知道吃鹽太多了,究竟為什麼鹽分會造成血壓升高呢?
1、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過量進入人體,會造成血液中鈉離子含量大幅升高,血容量增加。
這些鈉離子會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此時,血液流通的空間減少,管腔壓力增加,血壓升高。
2、人體內有一種縮血管因子——兒茶酚胺,鈉離子過量會導致這種因子敏感性增強,引發血管收縮異常,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升高;
3、為了保證細胞內外的鈉離子、鈣離子平衡,在鈉離子增多的同時,鈣離子濃度也會升高,加速平滑肌的收縮,影響血壓平穩。
除了食鹽外,還有3種食物也是造成血壓上升的主要因素,一定要警惕。
第1個:酒
很多人認為少量飲酒有擴張血管的功效。
確實,對於缺血性腦卒中來說,少量飲酒可促進血管擴張,一定程度的幫助血液流通。
但是對於出血性腦卒中來說,酒精會加倍刺激血管壁損傷,造成血管破裂嚴重,危險程度大幅增加。
喝酒時,交感神經興奮,還會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勁酒雖好,但不可貪杯。
第2個:糖
食品中的添加糖,也叫「游離糖」,會讓心率增快,血管收縮,體內的水和鈉排泄減少,血壓也就會升高。
而且一些高糖的甜點、蛋糕等,還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加速血栓形成,損害血管健康。
第3個:肥肉
食用過量的肥肉,或飲食油膩,攝入過量的油脂,都會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壞膽固醇含量升高,引發高血脂。
血液粘稠流通速度減慢。心臟只能加足馬力,結果血壓升高了,心臟也會加速衰老。
血壓高的人,預防腦出血,一定要從飲食和起居上著手。
飲食——補充血管所需營養
血管需要「抗氧化」,當人體自由基過多時,會造成血管內皮老化,引起動脈硬化、彈性變差,使得血管內更容易沉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劑,可以捕捉並消滅「自由基」,減少其對血管的傷害,維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穩定血壓,預防血管疾病嚴重化。
生活中,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玲瓏菊、枸杞子、覆盆子、綠茶葉等。
起居——改變生活習慣
第1件:高血壓患者飯後不做3事
1、飯後立刻吸煙
吸煙時產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造成血管壁損傷,還會降低血液含氧量。
而飯後全身的血液主要供應給胃腸幫助消化,如果此時吸煙,會加倍損傷血管。
2、飯後立刻睡覺
飯後供應給大腦的血液會適量減少,此時睡覺,血液流速過慢,會加重大腦缺血缺氧的情況,誘發腦梗。
3、飯後生氣
生氣時,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促使末梢動脈收縮,血壓驟然升高,很容易腦血管破裂,形成中風。
第2件:勤監測,堅持服藥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一定要謹遵醫囑,按時服藥。
時間:每天6至9時,17至20時,兩個血壓尖峰時段,各測一次。
每次測壓3遍,一遍測壓完成後,靜待2分鐘再測,取平均值。
準備:測血壓前半小時,避免勞累、焦慮、激動、劇烈活動、吸煙、憋尿、飲濃茶或咖啡等,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一旦發現血壓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切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