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作為引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的「隱形殺手」,通常悄無聲息,卻在不知不覺中「糊住」一根又一根血管。很多患者沒有在早期及時發現疾病,進而耽誤了治療。其實,血脂一旦升高,除了體檢時指標顯示異常,也會在臉部留下蛛絲馬跡。
這三個症狀提示你:血管有異常
眼部「老年環」
一般情況下,「老年環」常出現在受動脈硬化和高膽固醇血症困擾的老年人中。它發生的部位均在人的黑眼珠上下緣,是一條弓狀灰色渾濁的線,像個環狀。
當這個「環」出現時,就要考慮體內的血脂是不是已經異常了。高血脂會引起很多代謝障礙,最常見的就是脂代謝,當脂肪組織在鞏膜沉積過多時,就會發生類脂性浸潤,從而形成「老年環」。
面部黃色斑塊
高血脂患者的血液中,通常都含有較多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等物質,會使血液變得非常黏稠,時間一長,就會引起血管病變。一旦病變發生到了眼睛部位,眼球中間就會出現黃色斑點,影響眼睛的視力。
如果短時間內面部、手部出現較多黃色小斑塊,比老年斑略大,顏色較深,或者手掌出現黃色或橘黃色的條紋,這就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號。
眼瞼黃色瘤
中老年人群尤其是女性,眼瞼上出現了新的黃色、橘色或棕紅色的斑塊或結節,且不痛不癢沒有感覺,就很有可能是黃色瘤。
它常出現在上眼瞼的內眼角處,也有可能出現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者膝蓋上,黃豆大小,質地柔軟,稍稍高出皮膚表面。
「人與動脈同壽!」上海天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趙永波教授提醒,「高血脂會加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脂肪肝、膽石症、胰腺炎、周圍血管疾病等各種合併疾病,甚至引發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猝死,加大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昏迷的風險,危及生命。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血管,一旦發現上述徵象,需儘早到醫院確診是否存在血脂異常,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高血脂喜歡盯上這幾類人群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脂症患者人數越來越多,以下幾類為高血脂症的高危人群,建議他們每年至少檢查一次血脂。
有家族史人群
家族中有高血脂史,下一代的患病幾率也會提高。尤其是父母患有高血脂,子女發生高血脂的可能性也會較大。家族中若有高血脂症患者,其他家庭成員應該注意對血脂情況進行評估檢查。
飲食不健康人群
有些人常吃油膩食物,尤其是肥肉和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導致體內脂肪組織增加,血中脂質也明顯增加。素食主義者如果攝入過多的食物熱量,超過人體所消耗的熱量,多餘的熱量就會以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形式存留在血液中,也會引起高脂血症。
經常吸煙飲酒人群
吸煙可以使得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降低血中的「好膽固醇」(HDL)含量,吸煙者的血總膽固醇高於非吸煙者。飲酒除了提供更多的熱量外,還可以刺激甘油三酯的合成。不僅如此,高甘油三酯合併飲酒,還會誘發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威脅生命安全。
缺乏運動人群
適當的有氧運動可以消耗體內的大量能量,既可以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還可抑制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長期久坐不動者一方面由於運動量過少容易引發肥胖問題,另一方面久坐也會導致自身的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進而出現高血脂症。
精神緊張人群
有研究顯示:學生在考試時的血膽固醇水平較考試前升高。情緒變化較大時,往往會顯示短期的血脂升高。如果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睡眠障礙,也會導致血脂維持在較高水平。
血脂異常了,該怎麼做?
趙永波教授表示,一旦得了高血脂症,除了遵醫囑服用調脂藥物外,控制飲食和合理運動也很重要。只有藥物和生活方式改善相結合,才能夠把血脂控制好,達到降脂治療的「長治久安」。
遠離高脂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挑食」,低脂飲食,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儘量遠離動物內臟、肥肉、漢堡、披薩、各種油炸食品等,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都較高。
增加高纖維膳食
高纖維有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的作用,可以多吃纖維膳食比例高的食物,如燕麥、紅薯、芹菜、香菇、竹筍、蘋果等。
堅持規律的有氧運動
適當的有氧運動能夠減少血脂含量。每周運動應不少於3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有氧運動。可以選擇游泳、慢跑、快走、啞鈴、羽毛球等,既能有效消耗身體中多餘脂肪,還能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