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多地均有學校因學生髮熱而停課,發熱原因為甲流。各地疾控機構流感監測顯示,我國甲流感染已進入高發期。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我們需掌握相關知識,儘可能地抵禦病毒的侵襲。
什麼是甲流?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容易感染人群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A(H1N1)pdm09和A(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甲流、乙流。
甲流,又叫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在1~3天,每年會呈季節性流行。
甲流有哪些傳播途徑?
甲流的主要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主要通過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可通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上海天佑醫院呼吸內科胡光副主任醫師提醒:春季是甲流高發季,進入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地鐵、教室、辦公室等,必要的防護措施不可少。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同樣是重要傳播場所,一旦家裡有人被感染了流感,其他家庭成員需做好防護。
甲流與普通感冒、新冠的區別
- 普通感冒是指以打噴嚏、咽痛、咳嗽、低熱、頭痛等不適為表現的一類疾病,通常症狀輕微而且多數能夠自己恢復。
- 甲流通常為全身症狀,除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頭疼、乏力、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識別甲流的最關鍵點在於,感染者是否曾有甲流患者的接觸史。
- 新冠和甲流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狀相似,都會有發熱、咳嗽等表現,然而這兩種疾病感染的病原不一樣,臨床症狀也有差別。新冠病毒感染者一般會有發熱、乾咳、腹瀉等表現,嚴重者會出現胸悶、氣促、呼吸衰竭等,還可導致味覺、嗅覺異常,這在甲流感染中相對少見。
如何預防甲流?
對此,胡光副主任醫師表示,預防甲流,「防」大於「治」。甲流和新冠同屬呼吸道傳染病,因此,「戴口罩」、「少聚集」等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對甲流的防控同樣有效。
1減少交叉感染
公共場合正確佩戴口罩、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咳嗽噴嚏時以紙巾遮好口鼻、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
2患者及時隔離
甲流患者應自覺居家隔離,接觸家庭成員時也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房間內保持空氣流通。
3增強自身抵抗力
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物,避免著涼感冒,適量運動勞逸結合,保證充足休息睡眠,飲食營養健康。
4接種流感疫苗
及時接種相應疫苗,推薦在甲流流行期開始之前(一般是10月)進行接種,當然甲流流行期間也可接種疫苗。
注意!奧司他韋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近期,不少甲流患者在藥店搶購奧司他韋。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甲流的預防和治療藥物,但奧司他韋這類抗病毒藥物屬於處方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脆弱人群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如被診斷為甲流,需做好健康監測,如果出現持續性的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基礎病加重等情形,應及時就醫。
隨著甲流及諾如病毒高發,上海天佑醫院及時出台《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及《諾如病毒感染暴發調查和預防控制技術指南》,從病毒的病原學研究、發病機制及病理、預防控制措施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病毒,並指導各科室做好病毒防控,防止院內交叉感染,全力保障醫護和患者安全,為百姓築牢健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