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看過來,這些誤區千萬不要踩!

2022-10-08     上海天佑醫院

原標題:高血壓患者看過來,這些誤區千萬不要踩!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高血壓是影響人們健康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天佑醫院心血管內科雷著斌主任表示,高血壓不僅僅是血壓高這麼簡單,還是腦卒中、心臟病、腎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初期的時候往往沒有太多明顯症狀,而是通過長年累月破壞心腦血管系統,因此高血壓又被稱為「無聲殺手」。

定期測量血壓很重要!

定期測量血壓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測量血壓並不難,但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只有面面俱到,才能獲得更加準確的測量結果。

測量血壓時,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房間安靜,溫度適宜,測量前30分鐘避免吸煙、喝咖啡、進食和運動,保持坐姿並放鬆3-5分鐘。

如果懷疑自己血壓不穩定,可以連續3-7天測量血壓予以鑑別。而對於血壓相對穩定的高血壓患者,每個月至少要測1次,測量時需要在早晨和晚上各進行一次。

第一次測量血壓時需要分別測量左右上臂,以後則測量血壓較高的一側或非優勢臂即可。只有精準的測量才能為後續診治提供良好的依據。

高血壓人群該怎麼注意飲食?

高血壓人群在飲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增加日常蔬菜、水果攝入,尤其是新鮮綠葉菜,各種水果及根莖蔬菜,如橘子、香蕉、菠菜、馬鈴薯以及低脂乳製品、豆類和堅果類,以增加鉀、鈣、鎂的攝入。

多選擇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五穀雜糧搭配吃。如燕麥、蕎麥、高粱、玉米、薯類等富含鉀的食物。

控制鹽的用量,減少鈉鹽的攝入量,每日鹽的攝入量不應超過6g。除了日常使用的鹽以外,還要防止其他隱形鹽的攝入,如黃豆醬、醬油、味精、腌肉、榨菜等。

同時,每日用油不超過2湯匙,儘量選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忌(少)食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腦髓、蛋黃、肥肉、貝類等。

除了飲食方面需要注意,高血壓人群平時還需要多運動、多鍛鍊,既可以穩定血壓的水平,又可以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抵抗,還可以調節心血管的適應能力,可以選擇步行或者慢跑等運動方式。

高血壓六大誤區,千萬別「踩坑」

關於高血壓的誤區嚴重干擾了高血壓的規範治療,這些誤區可千萬不要踩哦!

01

誤區一:正常血壓概念不清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範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建議就診。

02

誤區二:憑感覺估計血壓高低

高血壓是用血壓計量出來的,不是感覺出來或估計出來的。有些患者患病時間長,已經適應了高的血壓水平,直到發生了腦出血,才有了「感覺」,這時就晚啦。

03

誤區三:不願意過早服降壓藥

很多40-50歲的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後擔心降壓藥會產生「耐藥性」,用得太早會導致以後用藥無效。這是非常錯誤、而且十分危險的觀念。降壓藥不是抗生素,不會產生「耐藥性」。早控制早預防,血壓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預防心、腦、腎損害。

04

誤區四: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降壓治療時必須要掌握住緩慢、平穩的原則。如果血壓下降速度太快,會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灌注不足而導致缺血事件。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在4周內或12周內將血壓逐漸降至目標水平。

05

誤區五:血壓正常後,隔天吃一次降壓藥

很多患者以為血壓<140/90mmHg就算正常了,之後採取間隔吃藥。其實,隔天吃一次降壓藥,血壓忽高忽低會加劇靶器官損傷,與高血壓一樣有害。

06

誤區六:只知道服藥,不知道定期檢查

目前還缺乏針對高血壓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療方法。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在終生服藥的同時,還需做定期檢查,以便評價降壓藥療效,監測靶器官損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8f0943f230dc400e68d925330381d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