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病害診斷口訣:「八看六問十三查」

2020-01-30     農事開元

病害很多,而且有些病害真的很像,那麼多症狀真的是很懵圈!

今天呢,給大家梳理了分類,和一些比較相似的病害,給各位來參考一下。

大分類

侵染性病害

由病原物(真菌、細菌、病毒等)侵染引起的

田間往往是分散發生

有發病中心,並有逐漸向周圍擴散蔓延的現象,會相互間進行傳染。

非侵染性病害

由外界不良環境引起的

在田間往往是大面積成片發生

一般病株分布較均勻,沒有發病中心,也沒有從點到面擴展的過程。

然後再對照具體的症狀表現特點。

真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

有病斑存在於植株的各個部位。病斑形狀有圓形、橢圓形、多角形、輪紋形或不定形。

大多數在葉片上發生,少數在莖稈(包括莖外表、莖內維管束、地下塊莖等)、枝梢和果實上發生。

既無真菌性病害一類的霉、毛、霜、粉、銹、粒、點病徵,也無細菌性病害一類的菌膿或膠狀液。

常表現為全株性病變,花葉、黃化、畸形、壞死、叢枝、矮化等,沒有組織潰爛現象。

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顏色的霉狀物或粉狀物,顏色有白、黑、紅、灰、褐等。

葉片病斑無霉狀物或粉狀物。長不長毛是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的重要區別。

花葉表現為葉片皺縮,有黃綠相間的花斑。黃色的花葉特別鮮艷,綠色的花葉為深綠色。黃色部位都往下凹,綠色部位往上凸。

根莖腐爛出現黏液,並發出臭味。有臭味為細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徵

厥葉表現為葉片細長,葉脈上沖,重者呈線狀。

細菌病害比真菌性病害蔓延速度要快。

卷葉表現為葉片扭曲,向內彎卷。為害果實的蔬菜病毒性病害,主要表現在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

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一般是混合發生的,只是發生時會有一種病害占主導地位,所以在對病害進行防治時會選擇兩種病害一起防治,真菌性藥劑和細菌性藥劑一起施用。

病毒病主要依靠昆蟲取食傳播,所以在病株和病田中常有昆蟲殘跡。

病害診斷的口訣:八看六問十三查!

八看(看植株病狀)

一看色澤變沒變,二看葉片水漬斑,三看病斑扁或圓,四看斑色深或淺,五看斑紋顯不顯,六看畸葉是否現,七看霉層產不產,八看植株是否蔫。

六問(問種植戶)

一問施的啥肥料,二問噴的啥農藥,三問灌水多和少,四問茬口倒沒倒,五問光照強或弱,六問溫度低和高。

十三查(查病症)

一查根莖皮層是否有腐爛,二查維管導管是否有色變,三查葉斑是否受葉脈所限,四查病斑霉粉是否正背面,五查病斑霉層顏色深或淺,六查早晨葉片是否有漬斑,七查病斑乾濕是否有裂穿,八查葉斑在中間或是邊緣,九查葉斑在分杈或是枝幹,十查花朵果實是否把病染,十一查是否有臭氧鼻中竄,十二查病斑顯霉用個保溫碗,十三查菌源在顯微鏡下觀看。

六分(分類確診)

一是真菌細菌要分清,二是病毒生理要分清,三是前後症狀要分清,四是肥藥病害要分清,五是相似病害要分清,六是同病異作要分清。

來源:農業技術

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GEj-W8BjYh_GJGVku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