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航母戰鬥群從蘇聯時代就是蘇/俄的心腹大患,對怎樣消滅航母戰鬥群一直以來都是蘇/俄軍事部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俄羅斯戰略火箭軍近日研究了一種新的戰法,就是使用大型「薩爾馬特」液體洲際飛彈運載「波塞冬」核魚雷,也就得洲際飛彈飛行十幾分鐘後到達美軍航母戰鬥群上空,然後釋放出4~6枚核魚雷,在航母戰鬥群周圍爆炸形成巨大的海嘯,將航母戰鬥群「團滅」!
「薩爾馬特」遠程液體洲際飛彈是著名的SS–18「撒旦」洲際飛彈的改進型,一次可以運載10枚300萬噸當量的重型核彈頭(射程7500公里)或者15枚55萬噸的中型核彈頭(射程超過10000公里),有效載荷10噸,而且它還可以攜帶大量的誘餌假彈頭來對抗反導系統,由於射程遠、載荷高威力巨大是目前俄羅斯重點發展的核心裝備之一。
「波塞冬」核魚雷(波塞冬是希臘神話里的海洋之神)是2017年末俄羅斯國防部公開的終極武器!該魚雷長度超過了20米,重量超過100噸,以微型核反應堆為動力,實現了無限航行,它由改進的「奧斯卡Ⅱ」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外部攜帶,在水下發射後自主航行到美軍航母的母港外進行設伏,一旦接到打擊命令之後「波塞冬」就會重新啟動以200節的高航速直撲航空母艦的母港,在港口外引爆10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的爆炸,掀起500米高的海浪將航母連同港口一同摧毀,就像電影《2012》那樣。
「薩爾馬特」和「波塞冬」兩種超級武器結合在一起孕育出來的這種怪物級別的武器確實讓人望而生畏,但有些細節還是要考慮的,比如說:「波塞冬」重達100噸、長度超過20米,「薩爾馬特」洲際飛彈載荷再大也運載不了,所以「核魚雷」有可能被縮小了體積和重量,俄羅斯目前擁有ATR–2和ATR–3兩型直徑350毫米的反潛魚雷,尺寸和重量要比「波塞冬」小了許多,如果把它們的戰鬥部換成10萬噸當量的核彈還是有可能的,適合「薩爾馬特」攜帶的,而且可以攜帶6枚以上,符合技術要求,至於說「波塞冬」太大了是不可能運載的。
總之,俄羅斯為了對抗美軍航母戰鬥群也是絞盡腦汁,使用核打擊不失為一個有用的戰法,但是使用核武器打航母說明已經進入到了核大戰階段,洲際飛彈使用核彈頭似乎比核魚雷更直接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