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衝鋒槍后座力比較小,這樣它的控槍性能也會很好,動圖當中這位金髮美女試射它的時候手握和小臂根本沒有多少抖動...但烏茲衝鋒槍作為軍用衝鋒鎗它的槍口初速只有360米/秒勉強超音速,低於54式手槍的420米/秒,更不要說AK47突擊步槍的900米/秒,所以它作為軍用武器使用實在是勉為其難!
以色列「烏茲衝鋒槍」和德國MP5衝鋒鎗都是一代名槍,但是甭管它們在設計時多麼的優秀,一旦不適宜需求和歷史上其它先進的槍械一樣都得退役。
衝鋒鎗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量使用是在二戰期間,敵對的雙方將它在城市戰都在發揮的淋漓盡致,蘇軍由於戰爭初期兵員和武器裝備損失巨大,為了讓征上來的新兵快速的投入到戰場上,大量的生產了PPS/PPSH兩種結構簡單、易於保養的衝鋒鎗,新兵拿著它到了前線後,發現有敵人端槍往敵人大概其的方向射擊就行了,無需瞄準,密集的火力只要有一發擊中敵人就會非死即傷。
但是到了二戰之後,隨著機械化/摩托化部隊裝備的完善和步兵連隊武器的多樣性,衝鋒鎗在一線部隊的作用嚴重的降低了,現代營連分隊要求單兵槍械的射程是200~600米的距離,也就是步槍和輕機槍的射擊距離,而衝鋒鎗發射手槍子彈最大射程是200米,而且子彈飛行到100米外初速下降的非常快,到200米的距離彈著點偏差(子彈散布)非常大幾乎達不到人,而隨著突擊步槍的興起,衝鋒鎗迅速的退居到了二線部隊和警察使用的武器行列當中。
MP5衝鋒鎗的後坐力更低,幾乎是沒有,這個小蘿莉在爸爸的監護下試射MP5,完全可以控制它。
幾乎槍槍上靶,當然她射界的距離很近,估計也就5米,但MP5的殺傷效能也很低,它的所有型號的槍口都在400米/秒以下。
衝鋒鎗成為警用裝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在維護社會穩定和制止暴亂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個人防護器材的品種和數量在國際市場上流通量很大,1000美元就能在市場上買到一件防護能力很強的防彈衣,甚至比凱夫拉縴維頭盔更強的防彈頭盔也能買到,這些防護裝備在現今不但軍警裝備了,歹徒也能購買得到,這就大大的增加了治安和反恐的複雜性。
而MP5這類的警用衝鋒鎗在現代反恐/販毒...等惡性案件當中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主要的原因就是射程太近、子彈威力偏低,並且惡性犯罪團伙武器裝備甚至比警方還要精良和先進,通常都使用軍用自動武器殺傷力驚人。
法國警察配備的義大利M12S衝鋒鎗,這槍如果與惡性犯罪集團持有的軍用自動武器對打肯定要吃虧的。
法國反恐特警使用miniM14卡賓槍,通用發射5.56×45毫米子彈(北約標準步槍彈),精確射程300米、槍口初速1003米/秒,可以單、連發射擊,卡賓槍由於槍管較長,子彈可以在槍管內運動的時間比衝鋒鎗長一些能更好的利用發射藥的推力,並且5.56×45毫米尖頭彈的侵徹性要好於衝鋒鎗的19×9毫米彈,由於該槍射速快、后座力小、射擊精確,美國執法部門訂購了十萬支以上的裝備量,法國警方也進口了幾萬支,這說明總特大案件還需卡賓槍上陣。
而美國由於槍枝泛濫、惡性槍擊案頻發的原因,FBI、州地方警察和其他高層次執法部門都以使用M4卡賓槍作為主要裝備,而衝鋒鎗已經靠邊站了。
那麼,衝鋒鎗在作用越來低的情況下,它今後要朝那個方向發展?還是不發展了乾脆淘汰?衝鋒鎗從目前需要上來說還不能被淘汰,因為軍警一線部隊雖然不用它們了,但是二線、三線的執法部門還是需要它們的,比如說:機場守衛、海關,移民...等部門、處理一般型持槍犯罪團伙或者個人,衝鋒鎗的威力肯定要大於手槍,這種情況下也無需威力很大的突擊步槍執法。
目前9毫米衝鋒鎗子彈的威力確實有些力不從心,衝鋒鎗今後發展只能是朝更大口徑或者更微型化方向發展,更大口徑就是向美軍「湯姆森衝鋒鎗」11.43毫米那樣的大口徑,雖然說的槍口初速已經降到了亞音速(282米/秒),但是它的威力大停滯作用好,歹徒只要挨上以前就動彈不得了,失去了反抗能力,傷人不要命也是警用武器所追求的,除了最大惡極的要當場擊斃外,處理內部矛盾還是要手下留情的,當然11.43這類的大口徑子彈致命的機率太高了。
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變得更小,圖片上的奧地利斯太爾衝鋒鎗的體積和一把大號手槍差不多,體積小更便於隱藏,同時它的射速和威力也大於任何一種型號的手槍,非常適合要員的警衛工作。
同時微型衝鋒鎗也適合飛行員使用,往常飛行員只是配備手槍,但在敵占區被擊落之後跳傘的飛行員使用手槍與敵方的搜索隊交戰是絕無勝算,這都是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但給飛行員配置突擊步槍也是受機艙狹小的限制,直升機飛行員還可以,戰鬥機機艙空間更小沒法配備,而微型衝鋒鎗不占地方,可以綁在大腿上連同飛行員一起跳傘...有衝鋒鎗飛行員的存活幾率就會增加...從目前衝鋒鎗發展的趨勢來看,大口徑衝鋒鎗不太現實,因為有卡賓槍甚至突擊步槍,再去發展它顯然是浪費資源,它只能是向更微型方向發展。
總之,衝鋒鎗發展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它雖然不可能再像二戰時期那樣作為軍隊的主要槍械使用,但是它在某些場合的作用還在,甚至有一些替代不了的能力。武器裝備的發展就是這樣,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無需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