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巴西政府,何以導致亞馬遜雨林大火經久不息,天災,人禍?

2019-08-27     裝備分析回歸

南美諸國自然稟賦優越,原本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著大自然饋贈的這片沃土,可保「千年衣食無憂」,奈何人心的陰暗以及對利益的無底線追求,最終被自己種的「果」給嗆到了。據新京報消息,圍繞亞馬遜的這場「百年不遇」的大火,各方展開了針對巴西政府的「靈魂拷問」,為何火勢蔓延了十多天後,巴西政府才開始公布火情?為何火災發生初期,巴西政府不主動出擊,直到火勢無法控制,才向國際提出援助?巴西政府在火災初期的「無作為」,是有意為之,還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太多的疑問困擾著人們,太多的流言也充斥著大街小巷。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讓我們對巴西的內部情況做個大概梳理,則可以對此次事件有個深刻的認識。南美諸國建國歷史不長,在歷史的演變中,反覆受到外來文明的衝擊。如阿根廷西班牙裔居民較多,巴西民族則由當地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和黑人、歐洲白人後裔反覆通婚形成。這種多血統的混合,不僅造成了文化的差異性,也導致了當局執政基礎的多樣化。

如此次飽受各方爭議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就是典型的極右翼勢力的代表。不僅在國內大肆推行「鎮壓」反對黨的行動,而且在國際社會上頻頻向美國看齊。如今年4月份在以色列總統的陪同下,參觀了「哭牆」;迎合美國,在巴基斯坦「敏感問題」上,給前者製造麻煩;在經貿關係上,和外部盟友搞「間隙」……。之所以列舉巴西新政府的動向,只想說明一個問題:博索納羅總統跟著美國的腳步有些過於近,以至於忘了巴西還是發展中國家。

巴西雖貴為金磚國家的參與國和拉美最大的經濟體,但其經濟的本質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這和巴西在全球經貿體系所處的位置是一致的,巴西的外部經濟主要以農產品出口為主。如大量出口大豆、玉米、咖啡豆、蔗糖、香蕉。(巴西也有採礦業,淡水河谷公司為該行業的典範)可以說,出口產品的低附加值、以及經濟結構的單一,未能使巴西在全球經貿體系中贏得更多話語權、取得更大的利益。反而因為利益的驅使,導致民眾頻頻向亞馬遜熱帶雨林開刀。不僅大肆濫伐樹木、捕殺野生動物,而且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良田,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居民大肆燒林造田。其結果是,雨林的面積逐步的縮減,並引發了大面積的火災。

此次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民眾普遍認為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畢竟今年的6月份和7月份,印度和俄羅斯分別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火。不過有一點必須值得肯定,火情發生後,印度和俄羅斯都派出了大量的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赴「災區」,並在火情發生的初期將其「扼殺」在萌芽中。與印度和俄羅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西在大火發生的第一時間,竟未派出有效的力量滅火,反而一拖再拖,直到今天火情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亞馬遜雨林過火面積已經達到了60%,並導致了80萬公頃的森林付之一炬。在這場罕見的火災中,巴西政府到底扮演了何種角色,目前已經一清二楚。這是一次人為造成的悲劇,非天災,巴西政府的政策失誤以及腐敗造成的救援不利應是主因。儘管現在看來撲滅火災好像已經錯失了「最佳時期」,但為了保住剩餘的林木資源,為人類留下可以繼續「呼吸」的空間,巴西以及國際力量勢必共同應對這一難題。巴西的44000名軍人已經趕赴了火情發生地,盼「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tyv0mwBJleJMoPMF5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