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人類可以在火星建立獨立城市?馬斯克高調錶露雄心

2019-11-10     裝備分析回歸

當眾多的國家還為如何征服月球而辛勤忙碌時,美國的相關企業就已經將火星列為下一個關注點。據俄衛星通訊社11月9日消息,Space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公開對外表示,人類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也就是在火星建立獨立城市。雖然這一目標實施起來,仍然極其的困難,但其會一直堅持。

那麼困擾馬斯克的問題都有哪些呢?這位企業家指出,地球和火星的距離過於遙遠,人類必須選擇在火星和地球的最近點開啟宇宙飛船。同時在火星建立獨立的城市,困難程度超乎想像,馬斯克估計可能至少需要20年。拋卻這些制約因素不說,馬斯克展現出的堅強決心和不懼艱難的勇氣讓人佩服。

眾所周知,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被認為僅此於月球的最有探索價值的星球之一。該星球地殼運動頻繁,且常發生風暴、地震等自然現象。從美國的「洞察者」號多次反饋的照片來看,火星上或在遠古時期就存在著水的痕跡,火星的表面或有一層氣體組成的物質。

美國宇航局就曾設想在此地建立星際旅行的中轉站,並多次向當局建議加大對火星的探索力度。然而受困於技術和資金的限制,美國遲遲無法啟動相關計劃,這使得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人士有所失望。不過,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優惠政策,或讓SpaceX、波音等公司看到了登陸火星的希望。

相對於登陸月球,人類對於這個未知的星球更具有興趣。圍繞深空探索領域,世界各國掀起了新一輪競賽熱。俄羅斯、日本、以色列、印度等國家先後加入了太空探索的大軍的行列。這裡面當屬美國和俄羅斯的技術水平最高,當然以色列、印度這些「後起之秀」也不能忽略。

以色列曾在今年的3月份向月球發射了第一個登陸器「創世紀」號,遺憾的是在最終的登陸環節,創世紀和地球的控制台失去了聯繫。印度也犯了同樣的失誤,月船2號在距離月球表面5公里時失去了信號。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空探索的難度,可想而知,登陸火星人類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不過話說回來,自從上個世紀中葉,前蘇聯率先向太空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起,人類的科技的發展、技術程度的更新已經和太空探索的腳步聯繫在了一起。先進的探測儀器,超強的遠程操控技術以及複雜的宇宙飛船,都先後運用在了太空領域。

隨著這波探索熱的興起,人類關於太空探索的規則制定的呼聲也開始此起彼伏。聯合國曾在早先時候出台了相關的技術性文件,希望各國能夠嚴格遵守約定,為合理有效的開發太空資源做出努力。顯然在這種潮流下,以馬斯克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將目光轉向距離地球更遠的火星上面,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種規劃的出台,是否具有可行性,目前仍難以做出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探索宇宙、征服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腳步必會越走越快。願馬斯克的夢想能夠成真吧,願類似「水手者」、「洞察者」號探測器可以飛得更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EOhG4BMH2_cNUgC9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