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在海外屯田了,一百多年屯了萬頃耕地,給世界一個警示

2019-12-13     裝備分析回歸

人活著僅僅是為了吃飯嗎?當然不是,人活著要有詩和遠方,飯只是一種生存必需品而已。但如果人不吃飯,就沒有力氣去實現任何理想,所以糧食對人類非常重要。可隨著城鎮化的速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種地了,而那些荒地則被用來種樹,種棉花,種藥材等經濟作物,就是不種糧食,這引發了人們對於糧食危機的思考。

對於人多地少,老齡化嚴重,地震颱風頻發的日本來說,糧食安全更為重要。從近代開始,日本就有了海外屯田的意識。所謂海外屯田,就是花錢種別國的土地,填飽自己的肚子,既讓國內土地休養生息,也幫別人發展了經濟,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而日本在一百多年時間裡,就在海外屯了5700萬公頃耕地,這些土地遍及 全球一大半國家,當然我國除外。例如2013年,日本以企業投資的方式就在巴西屯了22000公頃農田專門用來種糧食。之所以花大錢屯田,主要原因就在於日本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了,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糧食生產直線下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向產糧大國,美歐等國進口糧食,奈何隨著經濟危機影響,糧價上漲,日本不得不自行生產糧食,以解決危機。

當然,海外屯田並非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德國人曾指出,全球目前的糧食足夠養活當今幾十億人口,而且還有開發的潛力,但是仍然有10億人吃不上飯,原因就在於農業生產結構不合理,大部分糧食被用於飼料,燃料和其他副食品上了。而且操控糧價的往往都是一些已開發國家,這是無法容忍的。

所以日本的海外屯田就很有這樣的現實意義了,也對全球有個警示。尤其是對於擁有18億畝耕地紅線的我國來說,值得學習,如果我們無法保證18億畝耕地,或許真該挨餓了。就像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擔憂的那樣,如果沒有糧食,任何事情都就搞不成,尤其是我們的糧食還依靠國外進口,要是被人家一卡脖子,不買糧,那就麻煩了。

換句話說,當自家耕地不夠用,進口糧食也被卡的時候,很容易陷入兩難境地,因此學習日本海外屯田,增強糧食產量,是一種解決危機的方法,也是造福後代的好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e0FG8BMH2_cNUgru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