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Vision,索尼、奔馳有什麼不同?

2020-01-07   路由社

撰文 | 張傳宇 編輯 | 老司機


在新技術勢能即將置換舊世界動能的關鍵時刻,老勢力們也坐不住了。

中國這邊特斯拉交付儀式剛剛落定,美國CES展上索尼和奔馳就率先扔響了「炸彈」,試圖在一片喧騰聲中,沖入早已擁擠不堪卻不知何時到站的技術革命跑道。

索尼VISION-S是誰?

人人都說大法好,一用方知戒不了。

以往,我們通常將Sony品牌與Walkman音樂播放器,Vaio筆記本電腦、Bravia電視或PlayStation遊戲機關聯在一起。但是,這家技術巨頭「意外」地在今年CES展上推出了一輛純電動概念車,它的名字叫做Vision-S。

初見Vision-S,你會發現它採用了時下非常流行的純電動轎跑的設計,整體圓潤並且具有超短的前後懸,與國內小鵬汽車P7有著不少相似之處。如果,再進行「國際化」的聯想,其設計可能還會使你想到保時捷Taycan和Lucid Air兩者的混搭。

根據索尼官方給出的硬體信息,Vision-S概念車將具有高度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整車配備了不少於33個傳感器,不僅可以監測車外人員,還可以監測行進中遇到的單車、汽車。

此外,索尼方面沒有透露有關轎車技術規格的太多細節,但提到了Vision-S具有一對268馬力的電動機,分布在車前後端。這樣的動力儲備下,Vision-S可在4.9秒內實現0-100km/h的最快加速,且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40 km / h。

到這裡你肯定非常好奇,憑索尼一己之力,它就能在短時間內推出一款純電動概念轎跑嗎?

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索尼官方的說法,索尼並沒有自己開發Vision-S,而是與麥格納·斯太爾(豐田Supra,寶馬Z4和梅賽德斯G級的製造商)合作開發了該平台。同時,英偉達、大陸、博世、采埃孚和高通等知名公司都參與了零部件的合作開發。

但是,索尼並沒有發布Vision-S量產的具體時間表。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索尼推出這款概念車的原因,主要就是以一種輕資產的思路,展示索尼可以在汽車技術方面為車企或者零部件供應商,帶來更為優異的解決方案。畢竟在手機行業,份額早已式微的索尼,仍然占據著大量的手機傳感模塊的市場份額。

其實,科技公司跨界造車的消息並不罕見。比如之前蘋果公司就一直傳出「泰坦計劃」即將落地的消息,而谷歌公司早就已經在自動駕駛、共享出行領域深耕多年。汽車行業不斷整合、結盟的新型供應商模式,為索尼這類的外行硬體玩家提供了更低的准入門檻。

但是,發展如日中天的蘋果,此前也在汽車項目上「難產」,谷歌在跌跌撞撞之後終於發掘了自動駕駛領域的潛力,或許,對於索尼這類硬體玩家來講,其最大的資產或者自信就是優質的用戶基礎,畢竟相比其他公司,索尼在音樂、相機等消費領域的擁躉不要太多。

除此之外,索尼最不能讓人忽視的就是上文提及的傳感器業務,這也是VISION-S 這個名字的由來。從CCD到手機CMOS,索尼將光學傳感方面的技術優勢,直接借鑑應用到自動駕駛等領域,並不存在太大的難度。

當然也不能過早自信,汽車行業向來都是一個長周期、重資產的行業,需要一定的規模效應,對於一直固守技術研究的日本企業來講,他們早已遠離了類似半導體行業的規模競爭。

技術既是日本科技企業的優勢,也是他們靈活競爭的桎梏,反而對於崇尚基礎研究的零部件行業,是一個更好的切入點。

綜合來看,韓國三星在汽車行業的作為,或許就是索尼們明天在汽車行業的參考。

奔馳怎麼這麼秀?

那邊索尼開始放大招,奔馳在CES上也坐不住了。

本屆CES,奔馳希望通過一部電影、一輛車將未來的圖景描繪在消費者眼前。這一部電影就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熱門電影《阿凡達》的續集《阿凡達2》,自然而然的,因為合作,奔馳最新概念車就被命名為Vision AVTR。(關於未來,大家都喜歡用願景Vision來命名)

奔馳官方宣稱,他們從電影的關鍵情節中汲取了靈感。例如人、機器和自然之間的聯繫,以及三人以完美共生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社會的夢想,推出了這款概念車。換句話說,Vision AVTR充當了一種「生命有機體」,可以與用戶聯繫在一起,並讓他們感受到周圍的世界。

具體要如何做到呢?

先看外觀。Vision AVTR概念車的外觀採用低矮的四門跑車設計。而在車輛的後端,有33個可以同步移動的多功能襟翼,有助於在行駛時保持空氣動力學。梅賽德斯的外觀設計師表示,為了更好的結合阿凡達的設計元素,他們將設計車輪時,也參考了電影里的木頭精靈。

來到車內,如果你將手放在中央控制器上,車輛將讀取你的脈搏。同時,巨大的中央螢幕,可讓你虛擬地旅行到遙遠的土地-無論是潘多拉世界還是地球上的某個地方。

此外,內部的照明和樣式元素,模仿納威人的房屋和它們睡覺的葉子吊床,座椅,儀錶板和地板全部來自新的再生材料。最為重要的是,沒有方向盤。

其實,這並不是奔馳推出的第一款Vision系列的概念車。

對於汽車的未來,奔馳一直都有著自己超前的考慮。例如,在2015東京車展上發布了一款名為Vision Tokyo的概念車,這款車定位於廂式車,揭示了奔馳對於未來出行的理解。

經過幾年的演化,奔馳Vision家族所代表的願景,正在注入到奔馳相關的純電動產品線中,2019年廣州車展亮相的概念車Vision EQS,就是Vision家族的第一次具象化落地。

由此可見,在第一階段概念產品逐步落地後,Vision AVTR很有可能就是奔馳第二階段對於未來出行的再一步暢想。

結語:

雖然,同樣是Vision車型,但是不同的背景註定會產出不同的產品。

綜合來看,索尼就是基於本身發展,做出的硬體的整合、堆砌嘗試,而奔馳則是對於未來汽車世界和汽車生活真真切切的暢想,將人、車、世界暢想為一個整體,而非因有無生命,作為一個割裂的個體。車輛是人的延伸,人是車輛的內核。

可見,關於暢想汽車的未來,奔馳依舊還是汽車行業大佬中的大佬,而索尼在汽車行業還是一個小字輩的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