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我上藥店買「地雷」,藥的名字實在太太太難記了!

2024-08-28   果殼網

不得不說,藥的名字真的太難記了。

把地塞米松記成提拉米蘇,把氯雷他定記成地雷,這不僅是網際網路上的段子,也是線下真實發生的困擾。化學藥物的名字總是又長又拗口,看完也記不住一點,甚至只能依稀回憶起末尾寫著「膠囊」二字。

醫藥專家一通深思熟慮,結果就定出了這些誰也記不住的藥名,這合理嗎?藥物的名字為什麼總是很難懂?

對普通人而言,看藥名如同看亂碼 | 圖蟲創意

藥名為什麼那麼長?

包裝盒上的藥名經常是一長串文字,這個名字是藥品製劑的全名。

除了最核心的藥物名,它還會加入了各種「前綴」和「後綴」來表明附加信息,所以就容易變長。這些信息包括藥物的劑型、給藥途徑、生產藥物的手段、藥物分子屬於哪種異構體等等。

藥物名稱中「附加部分」的含義舉例 | 作者製圖

在記憶藥名時,最常坑人的是「xx酸」的前綴,例如鹽酸、草酸或枸櫞酸。這些酸不屬於藥效成分,它們的作用是和鹼性藥物反應形成鹽,這樣能增加藥物的水溶性。如果只記得這些酸的名字,就像是只記住了「膠囊」一樣,對鎖定藥物成分毫無幫助。

只記得「鹽酸」對鎖定藥物毫無幫助,因為有這個前綴的藥實在太多了 | 馬丁代爾藥物大典

通用名:全球統一咒語系統

把製劑全名中的「前綴」和「後綴」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藥品的通用名。

通用名是藥物最標準的名字,它一般源於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非專有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藥品包裝、處方和病歷都必須統一使用這個標準名,以免別名帶來誤解。

通用名是藥品標準的名字,按規定它要用最突出的文字顯示 | 作者製圖

通用名本身不算很長,通常是四個字左右。但它依然很難記,在普通人眼中宛如亂碼。這一方面是因為藥物名稱多是新造的專有名詞,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們一般採用了音譯

雖然學習門檻高,但用新造詞和音譯命名藥物也有優點。新造詞避開了生活中原有的詞彙,不容易造成混淆;而音譯則能讓藥名在多種語言中保持讀音相似,更有利於醫藥工作者進行交流。

這些通用名其實是有含義的,專業人士只看名字就能大致判斷藥物特性。每個通用名都包含一個詞根,它就像藥物的家族姓氏,展現了藥物在化學結構、作用原理上的分類。比如說,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中的「西林」就代表藥物屬於青黴素衍生物。

藥物通用名是有含義的代號,但必須先學習才能懂——就像咒語或者遊戲技能名那樣 | Persona 3 Reload

商品名:怎麼還看不懂?

部分藥品除了通用名還有商品名,這個名字是廠家為宣傳產品而起的。商品名一般簡潔響亮,比較容易記住。

但即使是最好記的商品名,很多時候也依然讓人感覺意味不明。單看這些名字,根本看不出藥是幹什麼用的。

響亮好聽但意味不明的商品名 | 作者製圖

商品名也不會特別好懂,這主要是因為太直白的名字會受到限制。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藥物的商品名不能擴大或暗示療效,不能直接表明用途,不能展現治療部位,也不能和通用名太過相似。

商品名不應顯示療效,不過也有用諧音「擦邊」的情況,例如著名抗抑鬱藥百優解 | zhyyz.com

另一方面,不少藥物的商品名來自英文音譯,這也導致了一些信息損失。比如降脂藥立普妥的英文名叫Lipitor,雖然沒有明示用途,但它容易讓人聯想到脂質(Lipid),能幫助患者記憶,而音譯的中文名就沒有這層含義了。

記不住怎麼辦?

記憶藥名沒有什麼捷徑,醫務工作者們當初也是花了好幾個學期時間才把它們都背下來的。

不過對普通人而言,記不住其實也不必勉強。關鍵在於保留好醫療記錄或藥品包裝,需要時可以直接拿給醫生看,這樣就能省去很多麻煩

處方底方記得留好 | 圖蟲創意

如果是在醫院開藥,只要保存好處方底方即可,上面會詳細記錄藥品名稱和用法用量。如果是自己買藥,可以給包裝盒拍張照片。

最後是奇怪的小測試時間

以下三個名字一個是藥名,一個是遊戲技能名,一個是寶可夢的名字,猜猜它們各自是哪個吧。

A.米吉多拉 B.布地奈德 C.派拉斯特

點擊看答案

參考文獻

[1]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gzwj/gzwjyp/20060315010101665.html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nonproprietary_name

[3]https://www.who.int/teams/health-product-and-policy-standards/inn

作者:窗敲雨

編輯:Luna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