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你可能喝過的飲品在某社交平台成為了新一代護膚神器——某品牌茶飲。根據擁躉者們的實踐,不光是市面上銷售的茶飲水,哪怕用自家碎茶渣或者茶包,冷泡一晚萃取出的茶水,據說也是相當好用。
冰過的綠茶水,不僅可以在炎炎夏日,讓被曬得泛紅、敏感的皮膚快速鎮定下來,綠茶的抗氧化效果還能避免皮膚變黃,越敷越白。效果吊打千元護膚品,主打一個既能曬後修復,又能美白消腫,就連你困擾的痘痘、黑頭、毛孔粗大它也能一網打盡。
圖源:某社交平台
難不成中國人喝了上千年的茶水,真是護膚界的遺珠?
茶多酚確實有用,但濃度很關鍵
不可否認的是,茶葉確實一直都是護膚界的寵兒,尤其是從綠茶中提取的 EGCG、兒茶素、表倍兒茶酚酸酯等等,在達到一定濃度後更是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效果,而且對舒緩皮膚炎症、收斂皮膚也有效果,在不少護膚產品中都有使用。
但前提是要達到一定的濃度。在一系列相關研究中,採用的綠茶提取物通常是經過了一系列的研磨、萃取、濃縮、純化等等一系列實驗室手段獲得的茶多酚,而在研究它的抗氧化、修復光損傷等等功效的時候,研究者們採用的濃度也往往達到了 2%~10%區間。
而無論是我們從市場上購買的茶飲還是自家 diy 的茶水,其中的茶多酚含量是遠遠達不到這個濃度的。
根據成分標誌,該品牌爆火的某款茶水中茶多酚的含量是≥280mg/kg,這個茶多酚含量符合國家對於調味茶飲料的標準。但對於護膚人想要的抗氧化、美白、收斂毛孔等等功效來說,那就是遠遠不夠了。
圖源:一諾/攝
我們自製的茶水同樣如此。
家庭自制不可靠,過敏風險反更高
另外,就算通過高濃度浸泡等手段,真能讓茶水中的茶多酚濃度達到相當的濃度,直接上臉也有風險。
畢竟茶葉中的成分有上千種,如咖啡因、單寧酸、咖啡鹼、茶鹼等都有可能致敏,讓本就不舒適的皮膚雪上加霜,尤其是皮膚本就有破皮時更是有風險。
如果在製作過程中操作不當,還有可能被微生物污染,上臉又多了一重風險。而且為了飲用而製作的茶飲們,並沒有如護膚品般添加促滲成分,即使其中有一定的有效成分也不能如我們所願地滲透進肌膚,起到我們所期待的那些祛痘、美白的功效。
其實,用家裡各種食品自製護膚品,冷泡茶水並不是第一個。
小時候,我們就經常看到用淘米水洗臉、白醋洗臉、珍珠粉面膜、蘆薈敷臉、黃瓜片補水等等所謂生活小妙招,只不過現在又開始流行起了茶葉水洗臉。
圖源:圖蟲創意
但家庭自製,往往是功效一般,但風險不小。
比如淘米水洗臉美白,其實只是其中的澱粉在皮膚表面形成的假象。
而用白醋洗臉,因為醋酸過於刺激,反而有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用生蘆薈直接敷臉就更有風險了,未經處理過的蘆薈中含有容易致敏的蘆薈苷、大黃素等成分,隨隨便便上臉可能反而會讓皮膚紅腫、發炎,甚至出現嚴重水泡。
因此,家庭自製護膚品雖然聽起來平價又方便,實際上是沒用還可能有風險,後續治療反而更費錢。想要達到護膚效果,還是應該選擇正規的護膚品。
策劃製作
作者丨信實科普工作室 科普團隊
審核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