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良心工程,同守青山綠水——滬滇協作治理農村污水保護飲用水源

2022-07-19     家在硯山

原標題:共修良心工程,同守青山綠水——滬滇協作治理農村污水保護飲用水源

·····················以上廣告······················

距離硯山縣城7公里的路德水庫,是縣城近十萬居民的飲用水源之一。沿水庫周邊分布著路德小寨、小水井、迤勒3個村小組,由於缺乏完善的排污管道,日常農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不僅環境髒亂差,更是影響了水源保護地致使水質下降。硯山縣委縣政府依託滬滇協作平台,積極爭取支持,實施了沿路德水庫周邊村寨污水治理項目,切實保護好水源地。

一、建管網水池,實現污水全納管。根據農戶住宅分散分布的特點,項目採取分散式處理系統,共設置18個污水處理點,平均4-5戶共用一個凈化槽,形成一個獨立的小系統,靈活全面提高了污水收集率,在極端個別情況下設備發生故障,也可快速進行修復,無環境污染的隱患,降低後期運維風險。三個自然村總共建設70座凈化槽、70座沉澱收集池,改造戶內雨污分流338戶,建設檢查井260個、排污主管道9147米、排污分戶管道4543米,實現農戶生活污水全部納管處理,污水經處理達到了雲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3/T953-2019)》一級A排放標準。

二、建光伏發電,效益一舉兩得。為解決污水治理系統日常用電問題,項目採用540W高效單晶矽光伏組件,布置在路德村委會活動室屋頂、停車棚頂,總鋪裝面積1000平方。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25萬千瓦時,不僅能滿足污水處理系統6萬千瓦時的年用電量,還剩餘19萬千瓦時全部併入南方電網,為項目後續運行提供保障,也提高了村集體收入。

三、建表流濕地,生態凈化水庫。為進一步消減向水庫排放的農業面源污染,項目實施了庫塘生態濕地工程。建設多級的沉澱、過濾、生態凈化池,清除水生雜草及漂浮垃圾4100平方,建設濕地與水庫之間護渣鋼網,種植水生植物3000平方米。通過濕地的緩衝,使水中多餘的氮、磷以顆粒形態沉積於土壤中,加之濕地中的挺水植被根系再次吸收水中的雜質,營養物質沉澱積累在泥層中,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從而達到凈化下游水質、改善生態環境。

路德村委會污水處理項目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達到了較好的社會和生態效益。結合鄉村振興整體設計,有效解決髒亂差的情況,改善村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村容村貌整體提升,補齊人居環境突出短板,為路德村委會「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項目建成運行後每年向環境排放的COD(COD即化學需氧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的程度)的量將減少1.2~11.3噸左右、氨氮將減少0.2~1噸左右,源頭水質可得到有效控制,保護了水庫生態,保障路德水庫水質長期保持在二類,切實惠及水庫下游縣城近十萬人的飲水安全。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滬滇協作積極探索文山農村地區污水治理的新路子,創新治理模式,強化運營維護,助力補齊人居環境短板,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來源:滬滇協作,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家在硯山

01

聯繫我們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硯山平台

留言區抖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a0a24d7ed2ca862c9fc3dd390510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