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親這個情況是術後出現了轉移,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了」
回想起醫生說的話,趙先生深深地低下了頭,父親還在病床上等他回去,但趙先生始終邁不出走回病房的那一步。
母親早逝,全靠父親拉扯大的趙先生對父親十分敬重。趙父平時是個和善的人,沒啥不良嗜好,就喜歡喝點小酒。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了有點小愛好,況且喝的也不多,趙先生也就沒攔著,還時不時地陪著喝兩杯,哄老人家開心。
誰知去年單位組織體檢時,趙父被查出了肝癌。這讓趙先生一下子有點接受不了,不過為了父親的身體,趙先生很快打起精神積極配合治療,吃藥手術能做的都做了,誰知道,前兩天的複查結果居然讓人如此心寒。
好好的肝癌為什麼會轉移到肺上去呢?不是都做了手術了嗎?
相信不止趙先生,許多有相似經歷的人也有這個疑問。
對於癌細胞來說,從來沒有什麼局限性可言,只要能擴散,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走出「出生地」,讓身體其他的器官「遭殃」。癌症細胞是我們肉眼觀察不到細小組織,雖然看不見,但並不代表它沒有在發展壯大。
肝癌的轉移途徑
途徑一,血行轉移
肝臟最常見的轉移方式是血行轉移,而血行轉移中又可分為肝內轉移和肝外轉移,以肝內轉移最多見,肝細胞可以隨著血液在肝臟內任何一個部位進行種植和繁殖,從而導致肝臟內多發癌灶。
途徑二,淋巴轉移
我們的肝臟也是有淋巴管道的,負責收集肝臟的代謝產物,而癌症細胞也可以侵蝕淋巴管,隨著淋巴液進入淋巴管道,經過肝門和腹腔淋巴結進行「搭便車」。轉移到身體的其他地方去。
途徑三,直接蔓延
癌症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來進行傳播,肝癌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附近器官進行直接蔓延,例如直接侵襲腹膜、膈、胃等部位,但是這種轉移途徑發生率比較低。
這些器官容易被肝癌「盯上」
理論上說,肝癌可以散播到全身任何一個地方,只要這個地方合適肝癌細胞生存,那就有可能發生癌症,但是現代研究表面,肝癌細胞更容易向下面幾個器官發生轉移。
1、肝癌肺轉移
肺部也是一個很大的器官,在這裡血液和氣體發生交換,因此流動的速度會減慢,而且血管都是毛細血管,比較細,當肝癌細胞隨著血液流動到這裡。就會流動受阻,並在肺部停留,引起肺部發生繼發性癌症。
2、肝癌淋巴結轉移
肝癌通過淋巴進行轉移的時候,勢必會在淋巴結處停留,而停留的時間內,肝癌細胞會大量繁殖,只要肝癌經過的淋巴結,基本上都會發生腫大,患者體表上會發現串珠樣的腫塊。最常見的就是肝門淋巴結轉移。
3、骨轉移
肝癌發生骨轉移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的骨頭裡面也有血管在供應養分,所以癌細胞跟隨血液進入骨頭內也是可以的。
最常見的肝癌細胞骨轉移的部位為椎骨。可能是由於門靜脈癌栓及門靜脈高壓的存在,門靜脈椎靜脈叢開放 ,癌細胞直接由肝轉移到椎體所致。
如何判斷肝癌發生了轉移?
有些人會問,我怎麼知道癌症是由肝癌轉移而來的。如果你的癌症是發生在肝癌之後的,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因為肝臟轉移過來的。在一些時候,肝癌轉移也會有某些症狀提示。
1、這些症狀是肝轉移癌容易發生的
首先是疼痛,癌症大多數都會侵蝕神經,這會導致疼痛的發生,疼痛程度視癌症的發展程度而有所輕重;
其次是消瘦,癌症出現,患者通常會比較瘦小,這是癌症與機體爭搶營養的結果。
肝癌轉移到某些特定的器官,還會有一些特殊的表現,例如轉移到肺癌症狀為咯血、咳嗽、胸痛;發生骨轉移後會發生骨痛、易骨折等。
2、輔助檢查,幫助你精確判斷
除了症狀,借用輔助檢查的幫助當然更加有注意我們精確判斷肝癌是否發生了轉移,例如增強CT、磁共振、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其實肝癌患者即使經過了手術治療,仍有非常大的幾率會發生復發或者轉移,所以在肝癌治療之後,患者應該更加注意生活細節,加大體檢的力度,以求在最早的時間內,發現轉移的癌症,這才是對待癌症應該有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張大勇,《螺旋CT檢查對轉移性肝癌的診斷作用分析及研究》,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2019年13期,ISSN:2096-3807;
[2]劉暢 王立峰 萬百順 趙芳芳 張珉,《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肝癌及肝轉移瘤中診斷價值》,安徽醫藥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9年07期,ISSN:1009-6469;
[3]伍慧麗 鄭素軍 段鍾平,《從解剖學角度探討原發性肝癌的轉移途徑》,臨床肝膽病雜誌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2017年10期,ISSN:1001-525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