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御資本衛哲:寒冷的春天還是春天

2023-05-20   投中網

原標題:嘉御資本衛哲:寒冷的春天還是春天

ChatGPT爆火,又一次點燃了人工智慧革命,投資機構都殷切地期望,AI是堪比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下一個爆炸性投資機會。

對此,嘉御資本董事長兼創始合伙人衛哲有自己的思考。他將人工智慧分成四層:AI+Infra、大模型、AI+行業、行業+AI,從嘉御資本角度來看,對AI+Infra、行業+AI這兩類「修路修橋、在原有車上換一台發動機的事兒」感興趣,AI+行業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大模型堅決不碰。

對於消費這一嘉御資本的傳統優勢領域,衛哲認為在當下的存量、低增速經濟時代,網紅品牌已經是過去式,重點是打造國民品牌,「一二線中產階級會用,覺得挺有面子;三四線小鎮青年會,覺得會很有里子。」

如何打造國民品牌?衛哲的觀點是「得中原『山河四省』得天下」,就像日本的國民品牌優衣庫一樣,「上得了北上廣深的廳堂,下得了山河四省的廚房。」

前三年的疫情,衛哲認為雖然是「冬天」,卻包括整整一年的暖冬,現在則處於「寒冷的春天」,但他充滿希望,「無論是對創業者,還是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寒冷的春天,但是畢竟是春天不可逆,不會回到冬天,也不會變得更差。」

對於當下的財務投資人來說,投資策略也應當隨行就市,衛哲認為「周期>配置>組合>項目」,周期決定了機構的行業配置,而組合的成功又比單個項目的收益更重要。

以下是衛哲現場發言,由投中網進行整理:

投中的各位夥伴們,大家好!相信做投資最近不斷被問的是,你對經濟形勢怎麼看?對創業環境怎麼看?對投資怎麼看?我今天演講的主題,代表了我們的看法,「寒冷的春天還是春天」。

怎麼理解?三年疫情實際上是一個冬天,但是冬天中有暖冬,實際上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的上半年,這整整一年二級市場也很火,一級市場出手也很活躍,甚至很多高得離譜的估值,比如某點心店的單店估值1個億,這居然是發生在「冬天」,在疫情期間發生的。

三年的疫情冬天中,有將近一年是暖冬。暖冬的欺騙性更大,你覺得暖冬了,衣服少穿點,然後得病了。企業得病,投資機構也會被暖冬誤導。

「冬天」過去了,無論是國際形勢、國內經濟,肯定是進入了春天,但是我說這個春天也是不同於普通的春天,普通的春天后面很快迎來夏天和收穫的秋天,這個「春天」是一個很長且寒冷的春天。

投中發布的數據,一季度投資機構看得多,出手還是少。創業者也是一樣,見投資人的頻率提高,但是真正拿到融資的也少。這個狀況我們判斷還會延續很長時間,所以無論是對創業者,還是對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寒冷的春天,但是畢竟是春天不可逆,不會回到冬天,也不會變得更差。

周期>配置>組合>項目

在寒冷的春天裡,我們做什麼,或者是怎樣重新考慮問題?原來投資機構拿來介紹、炫耀和評選的都是投出的明星項目。明星項目像什麼?像一個足球隊中的明星球員,但是過去幾年,我們看歐洲杯也好,看世界盃也好,很多擁有明星球員的球隊,世界盃別說八強了,可能十六強都沒有進。

那麼每一期基金都要投10個、20個,甚至是早期基金要投30個以上的項目,它更像一個足球隊,不靠一兩個明星項目,不靠一兩個明星球員,前面進了兩個球,後面丟了四個球,還是會輸。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期基金組合的成功比單個明星的成功更為重要。所以過去幾年,我們投委會都要問個問題,項目在這期組合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踢的什麼樣的位置?

我們知道一個足球隊至少要有一個守門員,我們的組合中,經常會問這期基金的守門員項目是什麼?也就是一個項目回收一個基金的(成本),把整個DPI做到1的項目有沒有?每個球隊需要守門員,但是也不需要太多的守門員。

接下來我們要問,有了守門員,你是踢「433」的陣型,還是「422」的陣型。「422」是雙前鋒,「433」是三前鋒,比較激進的、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是前鋒型的項目,踢中衛和後衛的項目,有較快和較容易的後續投資,能夠拉高基金IRR的項目。

在座有很多的LP,LP是「既要又要還要」,既要DPI,又要IRR,又要MOIC,這三個要求對不對?我是LP,我也這樣。就是要既要、又要,還要。但是作為投資人,不能一個項目實現既要又要還要。應該通過不同的項目,滿足這期基金組合中LP不同的要求,所以我們提出組合的成功比單個項目成功重要。

有什麼比組合成功更重要的呢?我們覺得是配置,嘉御12年來,我們兩三年會調整一次配置,可能外部的認知中,嘉御是一個消費網際網路為主的基金。

其實從2019年開始,嘉御(不斷)加大科技的配置,從2019年的20%,2020年後的30%、40%、50%,在配置上變成了雙輪驅動的基金,50%的在消費,50%中的50%配置到跨境電商,先有這樣的配置才能來談組合,所以配置的成功決定了組合的成功,組合的成功才超越單個明星項目的成功。

又是什麼來決定配置呢?周期。很多人說二級市場不會一不小心變股東,二級市場今天買錯的,明天割肉出血就能退,做投資的不能炒股炒成股東。我們天生就是股東,哪怕是做Pre—IPO也得三年,基本上平均持有五年,科技項目更長。所以看周期,不是看現在,是要看5年以後。

既要看現在進入的周期對不對,也要看退出的周期對不對。做投資像趕地鐵,到了地鐵站,地鐵已經開出去了,千萬不要跳車上去,很危險,下了車還得補票,還特別貴。當你看到周期已經過去,不要去追,要相信還會有下一輛地鐵來,還不如在下一輛地鐵來之前找個好位置,提前買好票。

所以周期大於配置,配置大於組合,組合大於明星項目。尤其是在寒冷的春天,我們就知道寒冷的春天對於政策周期、宏觀周期和行業周期意味著什麼,所以這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點。

告別網紅品牌,打造國民品牌

接下來談兩點:一是對消費;二是對科技。我們怎麼看。

對於消費我們就一句話,叫告別網紅品牌,打造國民品牌。什麼是國民品牌?國民品牌將在什麼樣的周期出現?我們對於國民品牌的定義是,一二線中產階級會用,覺得挺有面子;三四線小鎮青年會,覺得會很有里子。

優衣庫是我們公認的日本第一國民品牌,誕生於1984年,很巧1985年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從此日本進入存量經濟和低增速的時代。那麼我們相信現在有共識,中國肯定也告別了高速發展的經濟時代,進入存量和低增速時代,網紅品牌是上一個時代的,國民品牌是低增速存量時代的品牌。

五一小長假,我去山西北部一直跑到大同的渾源縣,可能大家不知道在哪裡,但是它那裡有一個懸空寺,特別高興看到滬上阿姨、鍋圈食匯、公牛電器在那裡,消費品牌要看你能不能在渾源縣生存,而不是在上海生存。

這些品牌是不止是一二線的白領和中產階級會用的,日本很有錢的穿優衣庫,不怎麼有錢的也穿優衣庫。某些奶茶網紅品牌是沒有能力的,他們的產品不能下沉,他們的店型不能下沉,他們的管理不能下沉。

你能不能沉下去的檢驗標準是,得中原「山河四省」(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得天下,3.5億人口,消費能力確實不高,但是你能不能在那裡活下來?

經濟好的時候,網紅品牌、輕奢品牌注重北上廣深沿海15個城市能不能站住,但是國民品牌的時代,相當於1984年成立的優衣庫,未來消費的核心是你能不能打造國民品牌。

上得了北上廣深的廳堂,下得了山河四省的廚房。

關於AI:「先修路修橋再造車」

最近做科技投資被問得最多的一句話,OpenAI帶來的大模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過去我被問過不同的科技領域,區塊鏈怎麼看?Web3.0怎麼看?元宇宙怎麼看?

當時我的答案很偷懶很真實,我說,不看。因為我不認為這些技術能夠改變很多行業,區塊鏈、元宇宙肯定能夠改變部分行業,但是改變的行業很少,對原來行業改變的深度也不夠。

對我們來說什麼是革命性、顛覆性的科技?它一定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改變的行業很寬:網際網路為什麼厲害?因為它改變了這麼多的行業;二是網際網路改變很深,比如說娛樂行業、零售行業。

所以值得看的科技,必須具備兩大特徵:一是改變的行業多;二是對單一行業改變得深。因此OpenAI帶來的大模型人工智慧的變化,我們就看了。在過去五六年,那些我們都不看,這次要看,因為它符合我們剛才所講的兩個原理:一是這次人工智慧可改變的行業很多;二是對每個行業的改變很深。

怎麼看?我們將人工智慧分四層:

第一層AI+Infra,叫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大改造。這一類是是我們最看好、最堅定不移投資的。它意味著什麼?如果人工智慧大模型是一輛大的車,這一輛車能不能造出來,造出來怎樣掙錢不知道,但是這一輛大車上面跑的路。肯定要改造。

網際網路修的基礎建設不支持AI這次的大模型,(因為)沒有這樣計算過。我們了解了一下,今天和ChatGPT問一個問題,相當於用搜尋引擎搜索一百次到一千次。大家想一想,搜尋引擎每次搜索需要算力,今天只問ChatGPT一個問題就相當於100次的搜索行為。

原來構建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從傳輸、到存儲到算力是全方位的瓶頸,所以嘉御資本第一件最重要的事,也是過去三年我們一不小心投了這些對AI+Infra基礎建設起關鍵性作用的,最近這幾個月我們都是這次的受益者,這些前幾年我們投的項目,也是巨大的受益者。

第二層是路上跑得最大的那一輛車,就是大模型,很多網際網路的老朋友都有情懷,都帶著巨大的資本進入了大模型,嘉御資本不碰新創建的大模型,不碰的原因是沒有那麼大的情懷,也沒有那麼大的資本。

網際網路大廠一定也會積極投入中國和美國下一個、下兩個、下三個大模型,我們甚至無法判斷最後是一個大模型一統天下,還是會有多個大模型並列。

但是這麼多年網際網路從業下來告訴我們,網際網路一定是「二八原則」甚至是「一九原則」,也就是頭部占據60%、70%的份額,搜尋引擎、電子商務無一例外,這次人工智慧我們也是相信,勝出的大模型在中國很難超過2個,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包括美國,也很難超過2個,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不碰大模型。

第三層是我們很感興趣的,叫「行業+AI」。

第四層是「AI+行業」。

很多人說這不是繞口令嗎?不一樣的,「行業+AI」意味著行業的頭部企業不僅不被大模型顛覆,調用大模型,或者因為AI,原有行業的(發展)速度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這一領域我們會非常感興趣。

那麼「AI+行業」不一樣,首先它是AI公司,使命是想通過AI改變不止一個行業,這種「AI+」的行業,嘉御覺得還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因為大模型的疊代速度本身非常快。「AI+行業」很有可能你今天的領先優勢、憲法優勢也就3個月,但是「行業+AI」不一樣。

總結一下,我們將這次人工智慧的大突變分成了4個層面。我們對於修路修橋,和原有車上換一台發動機的事兒感興趣,也就是圖中的第2、第4項,第3項不碰,第1項讓子彈飛一會兒。所以這是我們堅定的科技領域,一定要去看。

怎麼看怎麼投,我們也總結了方法論,也是希望通過未來一兩年的時間實踐這一方法論,也給感興趣的投資人不僅僅是帶來很好的財務回報,還能在偉大技術革命背後,為新誕生的偉大公司做貢獻。

微軟發布了大模型,大家看股價沒怎麼漲,但是英偉達股價漲了80%,因為微軟是大模型的車,英偉達是路,所以美國二級市場比我們理性多了,A股隨便一家和AI相關的都能漲。

美國市場的二級投資者告訴我們,英偉達一定是這次大模型的受益者,因為它是「修路」的公司,上面的車能不能跑出來,目前還不知道,我們目前也是這樣的觀點,先修路修橋再造車。

總結今天投中現場和各位分享的:我們的周期是什麼?我們的周期是一個寒冷的春天的周期,它不是「暖冬」,不是正常的春夏秋冬;二是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組合中會加大對人工智慧基礎建設的配置,增加守門員項目的組合,但是並不是把人工智慧配置6個「前鋒」這樣All-in的打法。

期待這個寒冷的春天,第一不要太冷,第二不要太長。我們堅信春天過後是夏天,夏天后面是秋天,期待和投中的夥伴們一起走到秋天,走到又可以一起收穫的金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