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進入APP混戰時代,通義千問們路在何方

2023-11-16     AI狐頭條

原標題:大模型進入APP混戰時代,通義千問們路在何方

原創 | 壹零社-官方

01

搶灘手機的大模型

大模型的火,終究還是燒到了智慧型手機市場。一方面,華為、小米、vivo等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APP植入旗下手機產品,另一方面,通義千問、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紛紛推出APP版搶灘智慧型手機產品,大模型與智慧型手機的結合,不僅僅讓手機助手變得更聰明,更能讓搭載AI的智慧型手機幫忙寫郵件、寫總結文檔甚至幫忙制定旅遊行程攻略,打開了手機應用新的空間。

不過相對於影像、遊戲等具體應用性能的比拼,大模型從進入手機似乎就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單就手機助手而言,在最新版本的iOS系統中,已經有了部分機器學習的功能融入Siri中。

其官網顯示,機器學習 (ML) App 使用模型來執行圖像識別或查找數值數據之間的關係等任務。通過使用算法和數據模型分析數據中的模式並從中進行推斷,從而無須遵循明確指令即可學習和適應。這意味著阿里、百度等第三方大模型在手機AI助手應用領域上並不具備優勢,而這些通用大模型在產品設計上也走上了各自的「問道」之路。

從左到右分別為通義千問、文心一言及豆包(位元組跳動)單看UI設計介面,通義千問、文心一言及豆包(位元組跳動)三款大模型APP的定位分化就相當明顯了,通義千問APP不僅僅是一款大型預訓練語言模型,其更整合了創意文案、辦公助理、學習助手、趣味生活等多個方面預設對話角色,其本身在App Store上的介紹也是「生活和工作的智能助手」。

位元組旗下的「豆包」則很精準地定位語言對話模型,除陪用戶聊天對話外,更會主動給用戶發消息以強化虛擬社交屬性。而文心一言通過多輪升級後,當前已經具有非常明顯的平台屬性,雖然目前看到的文心一言默認主介面是「對話」,但1.8.1.10版文心一言全新搭載「社區」和「發現」兩個欄目,分別針對用戶交互和差異化應用需求,平台化的定位已經非常明顯了。

從功能設計和定位看,同屬通用大模型的通義千問和文心一言選擇了平台化的發展方向,「大而全」路線是否意味著兩款大模型未來將成為「AI大模型應用商店」一般的存在呢?

02

生活助手路線:文心一言領先一步

想要搶灘智慧型手機,成為用戶的生活助手,必然需要海量的應用落地,覆蓋人們日常生活學習乃至工作的方方面面,才能讓軟體獲得更高的用戶留存率以及用戶使用時間。

通義千問APP的主介面設計走簡約路線,其每一次默認給用戶推送4個細分應用賽道讓用戶選擇,用戶如果不滿意的話也可點選右上角的「換一批」,以獲得更貼合當前應用需求的大模型細分應用場景。用戶點選需要的場景後,通義千問APP會在底部對話框中彈出預設好的聊天模板,用戶可根據個人具體需求的不同,對聊天模板內容進行替換,然後點擊發送。

相當於通義千問APP針對不同聊天場景,做出了預設的用戶對話內容模板,用戶只需要根據個人需求,在模板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即可,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更方便AI理解用戶意圖和指令。

事實上,每一個預設的場景對話模式完全可以再進一步深挖,令其成為獨立的AI應用,進而通過持續的用戶對話實現語料投喂和單獨的升級,通義千問APP也可以成為應用平台一般的存在,文心一言在該領域明顯做得更好一些。

啟動文心一言APP後,點擊頂部「發現」選項,可以看到新介面針對角色、職場、學習、繪畫等細分應用領域打造了不同的品類集合,絕大多數用戶都可以在這些品類中找到,點擊進入某一個細分品類的應用後,AI會以該應用角色出現,進而引導用戶完成對話。

而在「文心一言」的社區中,則展示了用戶分享出來的各種對話作品以供用戶學習,同時,用戶點擊文心一言左上角「AI」按鈕時,也可以看到當前對話的虛擬人物和自己的歷史對話。目前文心一言的助手僅提供了虛擬的洛天依一個角色,希望未來會有很多虛擬人物加入,進而提升產品的豐富度。

顯然,單從功能設計上看,平台化明顯的文心一言顯得更強大一些,其已經具備了初步構造生態的基礎,而通義千問APP通過預設場景對話的形式,也有了構造生態的雛形,不過在具體的應用調用上多少有些不便利。

至於最終對話內容效果則相差無幾,目前主流通用大模型均經過數代升級,單是通義千問2.0在10個權威測評中,已經全面超越GPT-3.5和Llama2,加速追趕GPT-4,完全能夠滿足大眾日常對話所需。

03

大模型生態初現

國內大模型APP對應用集合的打造或多或少讓我們看到了應用商店的雛形,這讓我們第一時間想到了在2023年11月初的OpenAI開發者大會上,OpenAI對於生態的設定和構想。

企業不僅可以打造GPTs,更能將其上架在市場內,即GPT Store,可分享給其他用戶使用,以及獲得分成,類App Store的商業生態由此為出發點。

OpenAI GPT-4升級後的Turbo版本後,雖在技術上給人「查漏補缺」的感覺,但OpenAI發布的all tools工具、assistant API(助手API)則很好地解決了開發者們的痛點,在OpenAI打造的全流程工具鏈上開發運行,將降低研發的門檻,縮短研發、測試周期,同時節省人力成本,這讓OpenAI生態有望在未來出現爆炸式增長的局面。

而國內通義大模型系列中語言大模型AliceMind-PLUG、多模態理解與生成統一模型AliceMind-mPLUG、多模態統一底座模型M6-OFA、超大模型落地關鍵技術S4框架等核心模型及能力已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源,同樣也是在生態上的布局。大型企業壯大自己「朋友圈」的同時,各類AI應用也有望出現井噴的局面。

04

期待大模型的App Store時刻

2022年底推出的ChatGPT一夜爆火,成為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應用。英偉達CEO黃仁勛為此感嘆道:我們正處於 AI 的iPhone 時刻。

但鮮少被關注的是,蘋果於2008年推出的App Store在某種程度上的重要性甚至高於iPhone,因為它重新定義了手機應用的裝載邏輯。只有在吸引海量軟體供應商入駐後,iPhone才從一個稍微有點用的電子設備變成革命性的智慧型手機。

大模型同樣如此。通義千問、文心一言等通用模型一定程度上成為AIGC時代的基石,在具體的產業應用中同第三方企業或開發者合作,共同打造細分賽道的解決方案。而當AI的智力成為未來必備的生產要素時,相應的供應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企業就一定會出現,而大模型也必將出現基礎設施服務商,這或許也是阿里、百度們共同期待的。

編輯|張毅

審核|吳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647506faed86bf5cae37aecce4a92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