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科技新知》
kejixinzhi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伊頁
過去6年虧了500億。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伊頁
商湯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
4月24日,商湯科技在二級市場突然開始爆發,單日漲幅超30%。隨後幾天,這種勢頭持續蔓延,股價一路從0.58元一路暴漲至1.32元,不到一周時間完成翻倍。
從消息面來看,能夠支撐商湯上漲的理由非常簡單,即公司發布了日日新5.0大模型。根據公告顯示,公司於4月23日推出6000億參數大模型日日新5.0,在知識、數學、推理和代碼能力方面大幅提升,綜合性能全面對標GPT-4 Turbo。同時,公司推出行業大模型一體機版本以及移動端大模型SDK版本。
與此同時,官方對於股價的波動也宣稱,除了日日新5.0的推出外,董事會不知悉有關價格及交易量變動的任何原因。
近6年虧損了500億的商湯是否就此翻盤了?日日新5.0真的如多家媒體報道一般超越了GPT-4嗎?
投資人朱嘯虎曾言,「大家都說自己很快能超越GPT-4,但好像沒有一家能做得出來。」根據公開信息顯示,GPT-4的參數量達到了1.8萬億,這是其前身GPT-3參數量的10倍以上。GPT-4採用了混合專家模型(MoE)的設計,其中包含了16個專家模型,每個專家模型大約有1110億參數 。這種架構允許模型在保持合理成本的同時,處理更複雜的任務。GPT-4的訓練數據集包含了約13萬億個tokens,這些數據經過了重複計算,覆蓋了多個epoch的訓練。
對比來看,商湯的日日新5.0並未達到上述水平。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日日新參數水平上達到了6000億參數,同時超過10TB的數據tokens進行訓練。
那麼一些報道之中所謂的超越GPT-4究竟指的是什麼?從商湯官方的表述來看,其實並未提出超越而是用了對標。發布會上介紹的一些應用場景上的細分功能,日日新確實從某種程度上超越了GPT-4。如以下這個廣為流傳的例子,有13個小朋友玩老鷹抓小雞,1人扮演老鷹,12個扮演小雞,已經抓了5隻小雞,還剩幾隻?GPT-4給出答案是抓了5隻當然還剩8隻,商湯模型給的答案還減掉1隻老鷹,所以還有7隻沒有被抓住。
回顧歷史,作為國內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近幾年過得並不順利。上市後總市值最高曾達3200億元,但目前也已蒸發超2800億元。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商湯科技分別實現虧損34.33億元、49.68億元、121.6億元、171.8億元、60.93億元和64.95億元,6年總計虧損503.24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商湯科技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兩大業務本質上屬於安防業務,而安防這個容量有限的市場,早已經變成了一片紅海。
近年,整個AI行業的進入門檻大幅降低,技術越發普及,在商業落地上,各家廠商的技術差距正在縮小。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等不斷補齊自身的短板,和這些在渠道、供應鏈等方面具有優勢的傳統軟硬體廠商相比,AI公司的算法優勢反而被削弱。
主業遭遇挑戰,生成式AI成了業績中最大的亮點。公告顯示,2023年商湯科技生成式AI業務實現營收11.84億元,同比增長199.9%。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儘管增長迅速,商湯的壁壘依舊不高,不僅無法造血,而且未來虧損仍將繼續。根據券商預計,商湯未來還將繼續虧損,預計2024至2026年合計虧損100億元。
多重困境之下,反轉似乎還遙遙無期;虧損之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相信商湯不斷造夢的故事。
/ THE END /